秦嶺深山中有種鳥,不睡窩裡睡樹枝上,老喜歡打架連猛禽都不放過

2019-08-05     雪靈穀人文地理

在中國的版圖上,有一條天然而美麗的分界線,橫亘東西兼容並蓄著北地的壯美和南方的柔美,它就是秦嶺,秀美的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藏在這崇山峻岭之中。有位遊客就在這裡拍攝到了一段「䴉鵲相爭」的畫面。

從視頻的畫面中可以看到,一隻朱䴉媽媽正在巢中撫育幼鳥,這時3隻喜鵲來到朱䴉巢邊,不斷騷擾朱䴉一家,想「鵲占䴉巢」。面對喜鵲的挑釁,朱䴉媽媽表現得很強硬,不時用自己的喙敲打喜鵲。雙方爭鬥持續了了半個小時,最後3隻喜鵲被打敗,只好灰溜溜飛跑了。

喜鵲雖與烏鴉同出一族,卻招人喜歡,不睡窩裡睡樹枝上

喜鵲是一種相當常見的鳥類,分布非常廣,幾乎在北半球所有國家都能見到。有趣的是,喜鵲和其他大多數鳥類不同,越是人口密集的地方,數量越多。

喜鵲在中國古代就被視為是一種喜鳥,到如今已成為報喜與愛情的象徵,聽到喜鵲的叫聲預示著將有喜事到來。《中國鳥類野外手冊》對喜鵲的描述中也提到:「此鳥在中國分布廣泛而常見,被認為能帶來好運氣而通常免遭捕殺。」

眾所周知,全身烏黑的烏鴉就很不招人待見,老百姓普遍認為它是「報喪鳥」,聽見烏鴉叫要倒霉,那些說話討厭的人就被稱為「烏鴉嘴」。但是,假如我們把喜鵲翅膀和肚皮上的白色區域遮住,再把它的尾羽縮短一些,就會發現它變得與烏鴉幾乎一模一樣。

事實上,「報喜鳥」喜鵲和「報喪鳥」烏鴉系出同族,同屬於雀形目鴉科,只是一般所說的烏鴉指的是鴉屬的物種,而喜鵲則屬於鵲屬。

人們通常會認為喜鵲窩就是喜鵲的家,它們白天出門覓食,晚上就回窩睡覺。其實不然,喜鵲窩並不是喜鵲的家,只是喜鵲的「育嬰房」,幼鳥長大離巢之後,喜鵲窩就會被廢棄,繁殖期之外的喜鵲無論老幼,夜間都喜歡睡在樹枝上的,並不睡在窩裡,你說怪不怪?

具有極強的領地意識,老喜歡打架,連猛禽都不放過

喜鵲個頭不是很大,但性情兇猛,經常能看到它們追逐、挑逗大型猛禽,膽子很大,並且性格爆燥。就是這種看起來嬌滴滴的喜鵲,竟然能讓兇猛的老鷹都不敢靠近。這一性格特點還體現在它們自己也經常互相打鬥,常常是一言不合就拳腳相加。

喜鵲還具有極強的領地意識,不論是什麼鳥侵入他們的領地都將會引發一場血戰。單打獨鬥不行,說起打群架來喜鵲可是一點兒也不含糊。

喜鵲敢於攻擊任何入侵自家地盤的飛行物體,它們本著「臥榻旁邊豈容他人酣睡」的原則,對猛禽都是採取先下手為強的策略。蒼鷺大型鳥類飛行時也會遭到喜鵲的攻擊,也許是因為它們飛行時的姿態有點像猛禽,使得喜鵲將它們也歸類為危險分子。

不僅如此,自己內部有時候也內訌。一群喜鵲落到屋頂撿食時,另外一群喜鵲就在旁邊的樓頂和樹梢上圍成一圈跳著腳罵街。每當喜鵲低頭啄食,就會有灰喜鵲悄無聲息地從高處滑翔下去,在喜鵲頭頂大叫一聲然後馬上振翅升空,重新回到制高點再接著罵。二者根本沒有身體接觸,被騷擾的喜鵲會抬頭翹尾,發出一陣惱怒的叫聲,似乎是在還嘴,但它們從沒真刀真槍打起來過。

喜歡取食路邊動物屍體,也偷食人家的小鳥寶寶

喜鵲的嘴巴不刁,多從地面取食,幾乎什麼都吃。喜鵲絕不會放過任何吃肉的機會,它們非常喜歡取食動物屍體,比如路上被車輛軋死的小動物、河邊的死魚、死在野外的牲畜和其他捕食動物吃剩的獵物等。

沒有現成肉吃的時候,喜鵲有時也會親自下場捕獵,它們能夠敏銳地察覺到哪些小動物會讓它們有機可乘,並迅速展開攻擊,主要目標是那些身體虛弱的傷病個體或缺乏經驗的幼年動物。

作為其他鳥類眼中「偷小孩」的慣犯,個頭較大的鳥類一旦發現有喜鵲靠近自己的巢區,那絕對是毫不客氣上來就揍。

遇到游隼,喜鵲都只好躲在樹冠里叫,卻沒有一隻起飛迎擊。游隼幾乎全以其他鳥類為食,強健的體格、高超的飛行技巧和無與倫比的速度使它在空中不畏懼任何對手。

游隼通常捕食鴿子或野鴨,但如果有機會它肯定不介意嘗嘗喜鵲肉。喜鵲們自己對此也心知肚明,沒有一隻喜鵲不自量力出去「送菜」。

結語:對牛郎織女仗義相助的鳥兒

過幾天就是七夕了,到了喜鵲忙著給牛郎織女搭鵲橋的時候了。傳說七夕那天,所有的喜鵲都會飛到天上去當「橋零件」,所以那天是見不到喜鵲的。雪靈谷自然實驗室想問一句:搭一座鵲橋需要多少只喜鵲,你知道嗎?

雪靈谷自然實驗室/出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YBa2Y2wBUcHTFCnfIRI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