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號:伊心(ID:yixintongxue)
前幾天發微博,一個小朋友問我,該怎麼提高閱讀速度?
我回覆:少玩手機的話就可以!
雖然這條建議看起來不太相干,但必須要承認少玩手機一定可以提高閱讀速度。因為咱們很多人,都是看幾頁書就去玩手機,不知不覺就玩了一個小時……
不得不說,手機依賴症太可怕了,而克服手機依賴症,或許能幫我們成就一些大事。
因為手機實在是占用我們太多太多時間了。試想一下,每天使用手機2個小時VS每天使用手機6個小時,那就是4個小時的差距!每天4個小時,一年365天,那就是1460個小時的差距。10年的話,就差不多15000個小時。
根據我一直信奉的「10000小時理論」,我們都能完成1.5個領域的精益練習了。
試想這一萬五千個小時如果用於讀書、學習、健身,或者哪怕用於和家人散步聊天,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我們的生活吧。
所以有時候逆襲可能並不需要做轟轟烈烈的大事,而是做一點生活中的小事。
今天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吧。
為什麼要克服手機依賴症?
1.它會造成我們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化
每次寫時間管理的話題,其中一個重要的關鍵詞就是「碎片化時間」,一般情況下,我將等車的時間、等餐的時間、開會的空隙等等時間列為碎片化時間,但其實看我們自己的生活狀態,這些碎片化時間早就被玩手機塞滿了。
更誇張的是,玩手機甚至讓我們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化了。
比如每天睡前,我們本來可以擁有整整一個小時的休閒,這一個小時,本來我們可以讀幾頁書、寫一點日記,但只要一拿起手機,原本的思路瞬間就被打斷了。
如此一來,這一個小時也被變成了所謂的碎片化時間,連帶著將我們的思考和學習也被迫變得碎片化。
這樣看來,是非常可惜的。
2.它會造成我們的專注力持續下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越來越難以專注了。甚至連安安靜靜坐在電影院裡看完一部電影的專注力都不存在了,中途數次拿起手機看有沒有什麼新消息。
看情節緊湊的電影尚且如此,更別提讀書和學習了。
專注力的下降非常可怕,會一點點讓我們的意志力臣服和妥協。
就像懶惰了很久的人重新開啟運動很難一樣,找回曾經的專注力同樣很困難。
而專注力的持續下降,就更加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和學習效率,讓所謂的時間管理變成一紙空談。
3.它會讓我們的大腦只接受easy模式
試想一下,我們玩手機的時候都在做什麼呢?
刷朋友圈,看別人發的圖片;刷微博,看別人發的內容;刷抖音,看別人發的視頻;刷淘寶,看別人發的產品……
這個過程不需要嚴肅的思考、不需要思維的改變,只是放鬆和娛樂,所以玩手機的過程,就只是最簡單的娛樂。這個娛樂甚至不需要走出家門,進而讓我們的運動能力進一步退化。
行為和思維都有巨大的慣性,如果我們的大腦習慣了這樣的easy模式,就再也不想開啟hard模式了。
更可怕的是,這樣還會導致我們的焦慮。因為每天忙忙碌碌卻沒什麼進步和成長,那種感覺太糟糕啦。
我始終相信,真正能讓人成長的事情,都不會是舒服的事情,都是艱難的事情。哪怕是自己熱愛和擅長的領域,想要持續的成長也會給自己帶來不舒適的感覺。
比如說我很喜歡寫作,某種程度上也算得上擅長寫作,但是每天的寫作對我來說仍然是艱苦的,因為尋找話題、組織素材、完成一篇流暢的文章從來都不容易,但只能用這個方式來「逼迫」自己去思考去進步。
不知道大家都在從事什麼工作,但道理都是相通的。
在年輕的時候,與其沉迷於手機讓自己越來越懶怠,還不如在全方位的能力上更加精進,否則真的要浪費掉自己的大好時光啦。
怎麼克服手機依賴症?
1.每天留出固定的時間看手機
我記得上次提醒大家少用手機時,大家還說,少用手機的話就無法看我的文章啦。
哈哈哈,想必大家想說的是,如果不用手機的話,就會錯過本來關注的一些博主的更新。
我也有很喜歡的微博博主與公眾號,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每天定期抽出一點時間來專門看一下他們的更新。
比如,每天中午半個小時,下午半個小時,晚上半個小時……
放心吧,這個世界的變化並沒有那麼快,用兩個小時去追這些資訊與熱點其實足夠啦。
今年我希望將每天的手機使用時間控制在兩個小時,希望自己能做到。
我的計劃就是每天分別於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各抽出半小時的時間來集中處理手機消息。其他的時間,就將手機放的遠遠的啦!
這個辦法,大家也可以試試。
2.對手機app進行斷舍離
不知道大家手機上有多少APP,但於我們而言,經常使用的APP其實非常少。
就像減肥需要克制飲食一樣,我們也可以對手機APP進行斷舍離。
我有一個朋友之前太愛買買買,本來不愛買,可一打開淘寶就看到各種商品推薦,所以她堅決卸載了淘寶,從此既節省了時間,又節省了金錢,整個人變得神清氣爽。
所以不妨看看手機里有哪些可以卸載的APP,為手機來個大瘦身吧!
如果無法卸載,也可以對自己要求一下常用APP的使用時間。比如今年我就計劃每天在微博上花費的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因此而取關了很多帳號),在豆瓣上花費的時間不能超過10分鐘。
大家也可以試試這個辦法喲。
3.不必做那個「隨叫隨到」的人
我們每個人都在微信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可這些時間用於甲方、用於客戶、用於工作上的時間並不多,其實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了閒聊上。
而這些閒聊說起來,大部分又是對生活的抱怨,有價值的信息也少之又少。
如果朋友家人真的需要溝通感情,大可定期組織聚會,這樣的社交反而質量更高一點。
所以今年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不必做那個在微信上「隨叫隨到」的人。
保護自己的時間,甚至搶回自己的時間,就從減少閒聊做起吧!
不過克服手機依賴症的這些方法,只適用於一部分行業,如果你的職業是銷售類行業,需要隨時隨地和客戶保持高頻聯繫的話,那還是要抱住手機、隨叫隨到的。
其他行業,大家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總之,如果你還沒有想好自己要養成什麼好習慣,我覺得可以和我一起,來努力克服手機依賴症喲。
因為我相信,只有和手機這個「黑洞」堅持戰鬥,才可以找回我們的時間,順便找回我們的專注力與意志力。
如此一來,才能去實現更多的計劃。
加油呀!
伊心,你值得擁有的暖心少女,新書《留住所有時間變美好》正在熱賣中,微信公眾號:「伊心」(yixintongxue)微博@伊心同學,知乎@伊心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