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身體對話,讀取身體的信息,你可以擁有自我療愈的能力

2020-10-01     坤麗科技

原標題:與身體對話,讀取身體的信息,你可以擁有自我療愈的能力

你可有過現代醫學無法解釋的生理病痛?比如:心悸、頭疼、耳鳴……跑了很多醫院做檢查,醫生說你沒有任何問題,心理諮詢師說你得了「疑病性神經症」。然後你也開始懷疑自己得了心病。暉公子說,心病是心病,但卻不是「疑病性神經症」這麼簡單粗暴歸類了事。

所有身體的傷痛都是有更深層的原因。人的身體本身亦是有智慧的,「身、心、腦、靈」構成了身體的內維空間。人的內維空間與高維對應。

身體的症狀隱含了靈魂給你的信息。

人的大腦固有的一些模式和壓抑的情緒會導致身體的問題。當我們的大腦固執在過去的知識、經驗、標籤里,無法讀懂靈魂給你的啟示;本該釋放的情緒被壓抑,對靈魂的啟示置之不理;最終靈魂只能把訊息傳遞到身體。

因此,「看見」並清理這些負面情緒和大腦舊模式就可以達到療愈身體的效果。

靈魂給身體的訊息可以通過冥想清理、催眠等等方式解讀出來,通過你的內在的高維智慧與能量去「看見」,並療愈。

以下摘兩個案例說明身體的療愈過程:

案例一

阿道是我的同學,他一直心輪堵塞,時常小腹脹氣,一次曉光老師的清理療愈課,他準備查看小腹脹氣的問題。

以下摘自阿道在這次冥想清理的真實體驗自述:

剛開始時,感受到高頻能量與身體重疊。

場景一:小學時候,父母責罵自己日記做假,被罵得很難受,心裡憋著一股氣。

轉換第三人稱視角:學會勇敢真實地表達:「每天的日子都這麼無聊,我要怎麼 才能記出新意啊?」父母接受了他的表達,表示理解。

場景二:幾年前,女朋友冷漠我兩個月才發信息給我,我很鬱悶。她是不是不愛我了?

轉換第三人稱視角:隨她去好了,沒必要看那麼重。

場景三:小學時,數學老師和母親罵我學習不認真。我被罵哭了,很委屈。

轉換第三人稱視角:認真去做就能做好。

(第三人稱視角即是以觀察者的身份去「看見」。接下來,將重新進入之前的三個場景。因為阿道的心念改變,三個場景都有了質的變化。)

場景三:我數學可厲害了,全市前列。

場景二:對前女友:切,你想我,我還未必想你吶。

場景一:對父母:天天寫日記,你們(父母)寫一個試試。

當完成了這三個場景,我感到身體有一股電流,心中的冷塊被炸開,法喜充滿。

最後,來到未來場景。

場景一:領導罵我工作沒做好,我解釋了原因,並表示以後會注意。領導理解了我。

場景二:彌勒佛在樹下講佛法,有人坐著,我站著聽。

在線上清理療愈之後,阿道非常興奮地與我們分享他的體驗,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阿道的小腹脹氣是因為曾經被罵被冷漠委屈,而憋著的一口氣,他通過冥想三個場景的方式把這股氣釋放出來。從而達到身心療愈效果。

經阿道本人同意,我把他的分享整理成文字,與各位有緣人共享身體的智慧。

為了保護個案的隱私,阿道是化名,也不便提供他本人照片。我放一份阿道的手書分享稿。

案例二

我的左側腰部從17歲開始就勞損,經常疼痛。一個月得去盲人按摩幾次,也只能緩解疼痛。這次,我想通過曉光老師的線上清理療愈課探究左側腰的勞損點是有什麼訊息。

療愈師引導我們放鬆,設置問題,然後清理開始,我看到左腰勞損點有很多白色的氣和光散出去,像開花一樣。

我問高我:這個疼痛點是要告訴我什麼訊息?

眼前隱隱地出現一個畫面,然後越來越清晰:一個人在跳水運動的跳板上做後空翻轉體兩周,這個畫面在不斷地重複循環。

我問高我:這個畫面是什麼含義?

高我:你最害怕的運動,這是你覺得永遠也不敢嘗試的運動!你要勇敢!(我無法抑制地大哭起來)

我問:是什麼事要勇敢?

高我:無論什麼事都要勇敢。

我問:最近哪方面最需要勇敢?

高我:愛情。(我又大哭起來。我明白其中的含義,涉及隱私,此處省略一萬字……)

「看見即療愈」,接下來,療愈師引導我們把曾經的傷痛送到光和愛里。

「感謝你的呈現,感謝你曾經的陪伴,我已經看見,我已經學習到,我把你送回到光和愛里。」

我還不太放心,與高我確認,我是把傷痛送到哪裡了,真的送走了嗎?

高我:嗯,送到光和愛里,你已經不需要它了。

回到剛才的場景,畫面改變:

我在跳板上跳水,後空翻轉體兩周,舒展開身體,是飛翔的姿勢,完美地落入水中。

有人問:冥想和清理的區別在哪裡?

我個人認為最大的一個區別:冥想是「看見」內在系統,清理是對內在系統的重新編碼,更改過往的固有模式。

清理更傾向於催眠,它是通過你自我的內在高維能量與智慧(高我)的引領,去「看見」並改寫舊模式。

這種方法很安全,並且不會產生對療愈師的依賴,因為真正療愈的是你自身的內在能量。療愈師只是幫你打開這樣的路徑。

請相信,我們每個人內在都有這樣的自我療愈的能量,這是宇宙的規律!

正如當代瑜伽士薩古魯所說:世界上最精密的機器是人體。你的健康和你的疾病,你的快樂和你的痛苦,都來自於內在。如果你想要幸福,是時候轉向內在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Y1Q45XQBLq-Ct6CZX3O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