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有那麼幾處老房子,因它曾經主人而聞名。他們是思想先驅、文學巨匠、學術精英,他們留給這座城市的人文瑰寶,是無價的。今天我們一起看看這些故居,沿他們走過的足跡,品味那抹濃濃的人文氣息。
康有為故居
福山支路5號
前望匯泉灣,後依小魚山,康有為的「天遊園」坐落在幽然靜雅的福山支路,被公認為是青島文化名人故居的標誌。
作為維新運動領袖和思想政治家,康有為在德占青島、戊戌變法、五四運動、青島主權回歸等重大歷史事件中,都留有重要印記。
這棟豪宅原是德國總督宅第,1923年被康有為購得,取名「天遊園」,旨在遠離政治紛爭,安享愜意生活。
瓊樓玉宇和滿園春色,盡顯當年主人的顯赫。豐茂百草與玉砌雕欄,搭配的相得益彰。來庭院裡走走,感懷古今品味人間滄桑的同時,或許還能萌發出人生新的領悟。
穿越長廊,裡面有康有為的人生事跡和作品展列室。
詳細地址:福山支路5號(近魚山路)
周邊公交:6路、26路、31路環線、202路、312路、314路、220路
開放時間:8:30-16:30
小編備註:免費開放
老舍故居
黃縣路12號
與富華顯赫的「天遊園」相比,「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的故居則顯得樸實低調。
這裡路深巷窄,曲徑探幽,有酷愛老舍文學慕名而來的讀者,也有偶然溜達至此的背包客。
樓上是老舍當年的私人茶館,不對外開放,樓下為全家居所。
老舍先生於1934年來青島受聘于山東大學,大部分時間居住於此。經典文學作品《駱駝祥子》就是在此完成,所以這兒又名「駱駝祥子博物館」。
館內陳列有老舍先生生平史及著作。
詳細地址:黃縣路12號(近大學路)
周邊公交:1路、367路、220路空調、411路環線等
開放時間:上午9:00-11:30 下午12:00-16:00
小編提示:免費開放
蕭紅蕭軍故居
觀象一路1號
看過《黃金時代》,我對蕭紅有了更深印象,也一直想去看看這位與張愛玲齊名「民國四大才女」的作家,在青島住過的地方。
看上去眼熟?沒錯,就在江蘇路的「六道口」位置,整天經車路過卻從未在門外駐足。
1934年,文壇情侶蕭紅蕭軍到青島,與舒群夫婦共同住在觀象一路1號,蕭軍在那時的《青島晨報》任主編,蕭紅在青島完成名著《生死場》。
此處風景獨美。當年蕭紅蕭軍也時常望著窗外,找尋寫作靈感吧。
沿觀象一路直走,一幢幢老樓體現著城市的自然美感、藝術格調與宜居情懷。這裡如今是寧靜安逸的民宅。遊人們在拜謁名人故居時,不要打擾百姓的生活噢。
詳細地址:觀象一路1號(六道口西側)
周邊公交:1路、221路、225路
小編提示:現為民宅,不對外開放
聞一多故居
魚山路5號
古樸典雅的德式洋樓坐落在海大西北角。這裡曾是俾斯麥兵營的一部分,後來,民主學者聞一多來到此地,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劃破天際,為青島學子帶來新鮮的文學思想。
1984年,海洋大學將此樓闢為聞一多舊居展室,樓前立有塑像,並鐫有其學生臧克家撰寫的碑文。
如今的「一多樓」隱秘安靜,時不時有遊人前來瞻仰。我想,倘若能約三兩好友來此夜觀星空,吟詩作對,既無人嬉笑,也無人打擾,甚好。
詳細地址:魚山路5號(近海大北4號門)
周邊公交:220公交紅島路車站下車即是
小編備註:海大校園,免費遊覽,車輛禁入
梁實秋故居
魚山路33號
梁實秋是1930年與聞一多一起來青島的,他住在魚山路33號,如今這裡是居民樓院,格外清寧。
昔年,梁實秋就在這院子裡發出「此(青島)君子國也」的感嘆。
詳細地址:魚山路33號(近海大西南門)
周邊公交:1路、220路空調、411路環線等
小編備註:鐵門開啟可免費進入,勿打擾樓內居民。
沈從文故居
福山路3號
沈從文故居是一棟依山面海的歐式建築,是當年國立青島大學為單身教師在小魚山麓建的「山中宿舍」。
這裡地勢很高,推開窗扉,面前便展現出蔥鬱的匯泉和碧波蕩漾的匯泉灣。沈從文曾如此形容:「這裡海天那麼寬闊,就覺得身心舒適,對人生遠景凝眸的機會便較多了些。」
沈從文在青島期間寫了大量作品。他去嶗山九水見到清純少女,聯想到家鄉湘西少女,便構思醞釀了一篇小說,就是代表作《邊城》。
洪深故居
福山路1號
洪深故居與沈從文故居緊挨,位於福山路南口,與齊河路、紅島路、京山路的交匯處,如今是獨立的居民庭院。雖然禁止拍照入內,但透過雕花的鐵藝大門,還是能感受到這座建築曾經的闊綽與大氣。
高聳的院牆,古樸的石階,歌特式的屋頂,寬敞氣派。洪深的父親在青島曾有別墅,但被日本侵略者沒收,於是洪深結合生活遭遇和民族屈辱史,創作了中國第一部電影文學劇本《劫後桃花》。
童第周故居
魚山路36號
當年的小學課本里便有童第周的記載。童第周跟青島也極為有緣,1934年留學歸來後就在青島擔任生物系教授;後來又創建山大動物系;主持籌建中科院青島海洋生物研究所。
魚山路36號是原山東大學教授宿舍大院,一座座兩層的日式建築,童第周當年就住最東頭那座,總共在這裡住了11年。
這個距離海邊百餘米的院落,雖不復當年的學術氣息成為了普通民居,但幾棟小樓還是保存極好的,房屋從始建迄今未曾大修,古韻味十足。
詳細地址:魚山路36號(近大學路路口)
周邊公交:1路、25路、367路
小編備註:開放式小區 遊人可入 禁止喧譁 車輛禁入
無論是歐洲風格建築,還是文化名人舊居,都是青島這座文化之城的「名片」,亦是留給後人的無價瑰寶。事實上,青島現有40多處名人故居,我們只走探尋了其中一小部分。剩下的希望你去遊走品味,去親近自然,去感受民族文化的沉澱,瞻仰名人們在青島創造的非凡成就。品一段人文歷史,尋一座城市深邃!
【圖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屬於原作者,並致謝意!歡迎各位朋友評論點贊,記得關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