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清楚,很多歷史上的人因為獲得了暫時的成就,就變得非常驕傲,甚至還會忘乎所以,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誰了,最終卻導致了自己的失敗。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比如說戰國時期魏國的龐涓,因為自己前期取得了一些成就就變得驕傲自滿,甚至還想殺掉自己的同門師兄弟孫臏,最後卻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著實的可悲可嘆。
人在取得一定的成績之後就變得膨脹,認為自己天下無敵的人國外也有很多,但是國家驕傲的例子卻不多,和個人驕傲的結局相似的是,國家驕傲必然也會因此而敗亡。在我國歷史上的明朝時期,就發生了這樣一件非常令人深思的事情,當時有一個歐洲國家的皇帝問大臣:「如果我們要攻打東方的明朝,需要多少軍隊呢?」大臣非常高傲地回答道:「只需要80人。」皇帝聽完之後,思考了半天,說到:「太少了,最少也得4千人才行。」如果讓東方的明朝聽到了,絕對會認為這樣的對話完全就是痴人說夢,這兩人會被當成笑話來看,哪怕是放到今天,我們也會將這兩人當作傻子看待,但是在歷史上這件事情卻是真實發生的。
對世界歷史熟悉的朋友應該知道,在近代時期新航路開闢以後,西方各國開始走上了殖民掠奪的道路,剛開始的時候荷蘭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因此被稱為「海上馬車夫」,是當時最強大的西方國家。而西班牙後來居上,在打敗了荷蘭之後,組建了自己的「無敵艦隊」開始了在世界各地的殖民擴張道路。西班牙在到達東方以後,利用自己強大的實力先後征服了東南亞的菲律賓等一些小國家。在征服了一些小國家以後,西班牙人開始變得非常驕傲,認為這個時候的自己已經稱為了世界霸主,在世界範圍內來說都是強大無比的存在。
西班牙在征服了菲律賓以後,並不是很滿意,征服菲律賓不僅沒有給他們帶來想像中的好處,反而是因為菲律賓拖了後腿,導致自己在菲律賓的部隊都經常餓死人。在這樣的情況下,西班牙人開始打上了明朝的主意,當時西班牙有一位叫做馬丁·德·拉達的傳教士到中國傳教,他在親眼見識到了明朝統治下的中國無比富庶之後,給當時的西班牙總督寫了一封信,信中非常詳細地介紹了他看到的明朝的情況,還有他制定的征服明朝的計劃。
當然了這個計劃並沒有被採納,但是沒過幾年,這個計劃卻獲得了西班牙一位殖民船長迭戈·德·阿蒂埃達的支持,迭戈·德·阿蒂埃達還親自面見了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聲稱自己只需要八十個精兵就可以征服明朝,腓力二世在聽完迭戈·德·阿蒂埃達的建議之後,覺得這人完全就是白日做夢,直接就拒絕了這個提議。後來到了1576年的時候,時任菲律賓總督的弗朗西斯科·德·桑再次給皇帝腓力二世遞交了一份更加詳細和具體的征服明朝的計劃書,他提出自己只需要4000-6000名士兵就能征服明朝。腓力二世在看完這次的計劃之後,覺得這次的計劃還非常有道理,他命令全國開始準備與明朝開展的戰前準備工作,計劃派出多達1.2萬名西班牙士兵、 500名印度士兵以及5000名日本士兵,並準備付諸行動。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西班牙征服明朝的計劃雖然很全面,但是腓力二世在戰前工作中耗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這個計劃最終因為西班牙和英國之間爆發戰爭而被完全擱置,最後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被英國人打敗,英國開始了稱霸全球的路程 ,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則是成為了歷史。因為這場戰爭沒有發生,所以在中國的歷史上沒有記載這一戰爭。歐洲皇帝問打明朝需多少兵?大臣:80人,皇帝:太少,至少4千,各位網友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