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網友總結了大家小時候的「童年四大陰影」,他們分別是:拿針管扎孩子的醫生、收廢品順便拐孩子的老人、藏在黑暗角落裡吃孩子的妖怪、專抓不聽話孩子的警察叔叔……
這些陰影,我們都感同身受啊有木有!
這其中的一個傳說叫做「拍花老頭兒」。這個故事說的是有一群收廢品的老爺爺手裡有一種特別的迷藥,只要拍一拍小朋友的腦袋,小朋友就會暈倒或者迷迷糊糊的聽話跟他走,然後他把小朋友裝進收廢品的大袋子裡背出去賣掉。
上網一查,原來這個「童年陰影」由來已久。「拍花」一詞最早出自於清朝李虹若的《朝市叢載·人事·拍花》:「拍花擾害遍京城,藥末迷人任意行。多少兒童藏戶內,可憐散館眾先生。」
這個就跟後來我小時候聽說的版本很相似了。看來這也是傳承百年的一段經典段子了,百年來大人用它來恐嚇孩子總是屢試不爽:「小孩快跑,拍花的來了,快回家。」
甚至是到了2010年6月,還有謠言稱哈爾濱江北大學周圍發生幾起「拍花」事件,不法分子用迷藥或者其他什麼淬在針上,將人騙到偏僻的地方弄暈,然後借著莊稼地的掩護盜取眼角膜,腎臟等器官。後來造謠者已被公安機關訓誡。
拍花堪稱是橫跨幾代人的童年陰影了。
小時候的我們,就是被大人們用這樣有鼻子有眼的故事來嚇唬著,每天擔驚受怕的早早回家。
雖然現在我們都已經長大了,偶爾回想起這些童年陰影還是難免會有點不太舒服。
不過我們小時候都還停留在「聽說」的層面,可是如果這些「童年陰影」真的就來到面前跟你說話,你是小孩子,你頂得住嗎?
最近在某短視頻APP上就莫名出現了各種童年陰影的真人視!頻!版!
以下畫面不適宜孩子觀看!請家長注意
一個美瞳+濾鏡,帶有強烈網紅風格的「醫生」 對著鏡頭惡狠狠地說: 「今天沒有好好吃飯的孩子 都給我帶到醫院來 不吃飯就吃藥、打針! 要不要好好吃飯?
還有一段是讓小孩睡覺的 同樣是以醫生+針管的方式,醫生邊彈著冷冰冰的針管,邊對孩子說:「睡覺!趕緊睡覺!」暈針的我都覺得很嚇人,看了這個,孩子真的能睡得著嗎?
還有整天被家長們搬出來說要抓走不聽話的孩子的「警察」,也來詢問:誰家孩子不聽話?
可能你覺得這就是一種搞笑的表演吧,大家看個樂呵。可是卻真的有人拿來「教育」自己的孩子,然後留言反饋:很有效。
很多人把視頻轉發到媽媽群,推薦給其他家長,大家都稱讚這種方式管孩子很有用。
有不少人居然用錄製這種視頻的方式成了網紅,家長們還會要求主播給自己孩子定製嚇唬視頻。看到自家小孩被嚇到的樣子,心大的爸媽們還挺開心,感謝主播:小孩真的變聽話了!
帶過孩子的家長都有過搞不定孩子的無奈。
或許孩子哭鬧起來的確是讓人手足無措,娃蠻不講理說什麼都不聽的樣子也確實讓人氣的牙根痒痒。
這個時候說上一句經典的「不聽話醫生阿姨來給你打針了!」「不聽話警察叔叔來抓你了!」可能真的會有效。
有的孩子比較皮,不相信你說的是真的,就會有家長再配上這樣一段主播們為皮孩子們「量身定做」的陰影視頻。還有人乾脆找來身邊認識的醫生、警察、甚至是樓下路過的無辜的收廢品老爺爺來配合自己給孩子來一段逼真的表演。
這時候就算再膽大的孩子也會心裡犯起嘀咕,不得不乖乖收斂。
於是家長們心滿意足的笑了,還是這樣嚇唬來的比較快啊,看孩子現在多聽話!
可是如果有一天,孩子生了病,來到醫院看到想要幫助他恢復健康的醫生護士,身上都穿著那件嚇人的白大褂,手裡拿著泛著寒光的針管。
他大概只會一個勁的拚命哭叫、掙扎,拒絕配合想要趕快逃離這個嚇人的地方吧。
前段時間,有個非常暖心的新聞,標題叫做《″孩子別怕,我在呢!″》。
一個3歲的女童之前被燙傷,在醫院做了疤痕整形。在拆線的時候,醫生給女童實施了簡單的全身麻醉。當孩子醒來的瞬間,因為陌生的環境加上病痛而變得煩躁不安,連腳上的針都給拔掉了。由於家屬不能進手術室,女醫生把小患者抱在懷中說到:「孩子別怕,我在呢!」
溫暖的擁抱,輕柔的安撫,讓女童很快平靜下來。「那一刻,手術室瞬間一片安靜,仿佛整個世界都是溫暖的。」孩子在溫暖的懷抱里安靜下來,就這樣緊緊地抱著女醫生,「我想,這比任何安定情緒的藥物都有效」。
可是如果這個孩子從小被用醫生嚇唬,在痛苦中醒來的她看到自己最最害怕的醫生正要伸手抱住自己,大概會更加不安吧。
作為醫生的博主@白衣山貓也通過自己的一段經歷來告訴家長們,請不要把我們變成孩子的童年陰影:那天剛走進電梯里,見到一大媽拉著小姑娘,小姑娘還在抽泣。大媽指著我對小姑娘說:「不要哭了,你再哭這個醫生要把你抓去打針了……」我馬上溫柔地摸摸姑娘的頭並打斷大媽的話:「別信你奶奶胡扯,醫生叔叔又不是壞人,不會無緣無故抓你去打針。醫生叔叔都很溫柔可愛哦,只有你生病了,哪裡痛了,才會給你吃藥和打針。醫生叔叔和警察叔叔一樣,是來幫助你的……」給孩子說完,抬頭,一本正經地告訴大媽:「你這樣教育孩子很不對,孩子遇見危險和病痛時,警察和醫生,應該是她最值得信賴的人之一。不要拿警察和醫生來嚇唬孩子。你這樣拿醫生嚇唬孩子,孩子從小怕醫生,萬一孩子病了,需要醫生時,能夠有好的治療效果嗎?以後不要這樣了……」電梯到一樓,大媽已經石化。
在江蘇,有一個8歲小女孩迷路了,她運氣極好遇上警察,卻像遇上人販子一樣「拚命想要逃」;當警察說帶她一起去找媽媽的時候,她甚至哭喊著推開警察,一個勁兒說不要、不要……
原來,是她媽媽經常這樣嚇唬她:你再不聽話,警察就把你抓走。
而黑暗裡的妖怪之類的恐嚇可能會讓孩子變得怕黑、幽閉恐懼等,有的人長大之後依然要開著燈睡覺,有的人再熱的天也不敢把手腳伸出被子,總覺得會被鬼怪抓住。
其實,一個個童年陰影的誕生,都是源於家長不能與孩子平等耐心地溝通或做知心朋友,只能依靠強權形象和胡編亂造嚇唬孩子,只要孩子不哭不鬧乖乖聽話就是達到了自己的終極目的。
然而這種簡單粗暴地做法,就像是有副作用的止痛藥,雖然在當時可能達到了你理想的效果,卻也對孩子產生了可能會伴隨終生的負面影響。
短期內可能會影響他分辨誰才是能真正幫助自己的人,讓他在面臨疾病和潛在危險時選擇逃避而不是配合與求助,也可能影響孩子的正常社交與健康生活習慣。長期來說甚至留下巨大的心理陰影,直至影響到成年。
或許跟哭鬧中的小孩說理是真的說不通的,但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家長,我們也絕對不能把孩子終止哭鬧當做目的,為此不擇手段的嚇唬他們。
多一點耐心、理解和循循善誘,好過親手為孩子編制一片久久不能散去的可怕陰影。
你記憶里有什麼印象深刻的「童年陰影」故事?你覺得嚇唬式教育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嗎?留言說一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