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16年,彭德懷元帥入湘軍正式開始軍旅生涯起,到1950年率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參與光榮的抗美援朝,已經有近35年的軍事生涯。
當年的18歲的新兵,已經是浩浩蕩蕩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身經百戰,數不勝數的戰役,使其擁有了幾近完美的指揮才能,堪稱軍事大家。
彭德懷元帥,從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畢業後,在湘軍中從排長一直做到團長,曾參加過北伐戰爭,但在國民黨背信棄義之後,他在革命低潮時,毅然決然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曾與毛主席、朱德總司令,共同開闢江西根據地。
彭德懷元帥
我們對彭德懷元帥最熟悉的印象,便是抗日戰爭時其指揮的著名的「百團大戰」,和毛主席的一句讚詞,「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其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當中立下的赫赫戰功,已經永遠記在了歷史冊中,永遠被人們銘記。在戰爭中的,彭德懷有的放矢,針對不同的現實情況,採取的不同的作戰策略。
如,面對國民黨騎兵追擊時英勇無畏的正面迎敵,面對日寇的游擊戰和針對交通的破襲戰,解放戰爭時的「蘑菇戰術」,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出奇制勝,以少勝多,軍事進攻與和平談判同時進行……同樣讓人敬佩不已。
面對自認為擁有絕對優勢的軍事裝備,而不可一世的美軍,彭德懷元帥的指揮藝術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
彭德懷元帥的指揮藝術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因為美蘇等國際大國,以及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種意識形態陣營的競爭,朝鮮半島,始終處於動盪不安的局勢。1950年,朝鮮軍隊率先出兵,南進作戰,韓戰爆發。
起初,在朝鮮軍隊的攻勢下,韓國軍隊節節敗退,甚至丟掉了政治中心城市漢城。此時,美國為了一己私利,糾集了所謂「聯合國軍」,悍然出兵朝鮮半島,並在幫助韓國軍隊穩住陣腳之後,在仁川登陸,占領了平壤。扭轉了韓戰的戰局。此時,朝鮮軍隊岌岌可危。
二戰後的美國,國家綜合實力和軍事力量,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而更令人憤怒的是,美軍多次侵入中國領空,麥克阿瑟更是公開叫囂「鴨綠江並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礙。」1950年,應朝鮮政府的請求,也為了保衛祖國,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
自此,驕傲自大的美軍見識到了中國人民軍隊的意志,「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僅經過幾次戰役,就被「彭大將軍」打得抬不起頭,丟掉了「聯合國軍」總司令的職務。彭德懷的指揮才能,也在國際上大發光芒。其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讓雜牌軍50軍,成為了一支王牌軍。
「五星上將」麥克阿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50軍,軍長為曾澤生。這支軍隊的最前身,是滇軍,番號為陸軍第60軍。
在清朝末期,雲南因為與越南接壤,當地人受到了很多國外傳來的新的思想。見識到國外的新技術給軍隊帶來的戰鬥力,雲南人就在當地建立了遇難講武堂。這是一所現代軍校,雲南的軍閥,以講武堂的軍官為建軍核心,快速建立了一支既有新思想,又有戰鬥力的軍隊。這是滇軍的前身。
這支軍隊,也參加了北伐戰爭,為推翻袁世凱立下了戰馬功勞。後來,經過一系列操作,雲南王龍雲終於統一了滇軍內部,整編軍隊,組建了第60軍。那時候,60軍還是有血性有思想的軍隊,在台兒莊戰役中,60軍與日寇死戰27天,死傷上萬人,為台兒莊大捷的勝利和抗日事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台兒莊戰役
但是,國民黨在蔣介石的帶領下,實屬貌合神離。蔣介石更是自私自利。他對這些不是自己嫡系的部隊,向來不顧死活。甚至是利用日寇,也利用紅軍,消磨他們的有生力量。所以在部隊快打光了的情況下,蔣介石依然不管這支付出巨大的「雜牌軍」,不但不給補給,還想對其進行縮編。
在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命令軍長曾澤生,帶領60軍,到東北與東北野戰軍作戰。軍隊在台兒莊吃了大虧,在東北的時候,當然也吃一塹長一智,與解放軍作戰的時候,出工不出力,極力保留自己的實力。曾澤生畢業於雲南講武堂,同時也是黃埔3期的將官。
他本是一員虎將,但被蔣介石這一折騰,再加上國民黨嫡系對其的排擠,不給他們裝備和補給。60軍很快就自甘墮落,成為打家劫舍的散兵游勇。當年浴血奮戰的60軍,成了老百姓恨得牙痒痒的「60熊」。
後來,國民黨大勢已去,曾澤生帶領60軍起義投誠,被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第50軍,並隨彭德懷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
抗美援朝戰爭
俗語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現實中,往往好的企業領導人或者部門領導人,會帶著團隊取得優異的成績。而同樣,不同的將領,會給部隊帶來不同的性格,好的將領,會讓軍隊更有戰鬥力。一支軍隊的戰鬥成績,往往就取決於這支軍隊將領的指揮能力。
彭德懷本是湘軍出身,對非嫡系的軍隊,能夠了解他們的心理。他們在彭德懷這裡,受到了完全不同的對待。
彭德懷明白滇軍的戰鬥力,也明白曾澤生的戰鬥力,要充分激發他們的潛力,欲讓其「勇」,先讓其「恥」。初入朝鮮,50軍和38軍的表現都不好,但是彭德懷對他們的態度截然不同。38軍是彭德懷的老部隊,彭德懷臭罵其軍長梁興初,而對曾澤生十分客氣,不加以任何責備。
人們紛紛傳言,50軍不是嫡系,連挨罵都沒有資格。而曾澤生卻沒有像以前一樣自暴自棄。一來,50軍的戰績確實不好,他自認受罰是合理的。但是總司令不罰,就是對自己的戰鬥力不抱希望,這更讓人懊惱。於是,他極力想要證明自己,憋著勁要打個翻身仗。
彭德懷
鬥志起來了,於是,彭德懷,就給機會。
在戰役中,彭德懷指派50軍渡江後縱深追殲敵人。「聯合國軍」都是機械化部隊,機動性強,又有坦克等重型裝備,同時又有強大的空軍掩護。作為只靠腿來前進的部隊,追擊,可謂是難度極大的任務。這是一場硬仗。
可一心想要證明自己的50軍,就是靠著兩條腿,追上了逃跑的敵軍,面對敵軍的重炮和重達50噸的重型坦克,他們沒有後退一步,死死地把敵軍釘在原地,等到主力部隊到來,一舉全殲了敵軍。
此後,50軍更是身先士卒,轉頭就英勇地向南殺去,成為第一支攻入漢城的新中國部隊。更是與美軍25師正面硬鋼,揍得敵軍丟盔卸甲。最後,50軍一路殺到了北緯37度,成為志願軍在朝鮮打得最遠的部隊之一。
志願軍
50軍終於一雪前恥,打出了輝煌的戰績。
而對於浴血奮戰的50軍,彭德懷可沒有像蔣介石一樣「厚己薄彼」。有功就要獎,他高興地握著曾澤生的手,承諾道「蘇式武器來了,第一個給你們換裝。」
這前前後後的對比,讓曾澤生感慨萬千。同樣為國效力,同樣忠於軍隊的職責,在國民黨的時候,受盡冷落,浴血奮戰卻差點失去了部隊的番號,在解放軍里,終於受到了應有的尊重。
同樣的軍隊,就讓彭德懷以如此的領導藝術,把奄奄一息的「雜牌軍」,變成了嗷嗷叫的「王者之師」。毛主席說得好,「這支部隊在蔣某人手下是六十熊,在我手上就是五十凶了……」
毛主席
從客觀來說,麥克阿瑟,的確也是一位出色的戰鬥指揮家。他在戰鬥中,以聲東擊西,出奇制勝和「釜底抽薪」的戰術,立下了出色的軍功。
但是,彭德懷元帥,顯然更勝一籌。他最出色的指揮才能,就是「用兵無常形」。他在指揮作戰的時候,從不按部就班,而是根據實際情況,不同的環境特徵、對手特性、戰爭的特點等等因素,快速制定出最合適的作戰方法。因地制宜,靈活多變。而集中優勢力量,消滅敵軍有生力量,游擊戰配合正面戰場等等,更是彭德懷的拿手好戲。
有國外人員總結了彭德懷的指揮戰術,列出了諸如「機動戰術」、「尖刀突破戰術」「分割戰術」「隨機應變的防禦戰術」「機動防禦戰術」等等,彭德懷就是能夠正確認識到敵我的戰鬥力和優缺點,然後憑藉著自己的優異的指揮才能和戰略思想,化解了美軍的軍備優勢,把我軍的劣勢轉變為優勢。
彭德懷
為同樣重要的是,在出色的智慧才能之上,彭德懷還有卓越的領導才能,他具有堅定的民族情感和黨性覺悟,能夠以民族利益為重,團結友軍。同時,嚴於律己,一視同仁,賞罰分明。又能夠實事求是,不自卑,戰略上蔑視敵人,不自大,戰術上正確分析敵我形勢……
從實踐中練就的指揮藝術,是值得人們仔細研究的。同時,人民志願軍在保衛祖國,維護人民的利益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在極端艱苦的環境中,打敗了占據絕對優勢的美軍,在世界上,捍衛了國家的尊嚴,為祖國發出了最強音。
他們,無愧於「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