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期檔非常有意思:投資3.6億元籌備6年,由鹿晗、舒淇兩大明星主演,改編自江南同名小說的國產科幻電影《上海堡壘》,上映6天總票房剛過億元;投資6千萬的動畫電影,沒有明星配音加持,由名不見經傳的餃子導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20天票房正向40億大關衝刺。
《哪吒》和《上海堡壘》票房對比
巨額投資的《上海堡壘》遭遇了票房滑鐵盧,小群受眾的《哪吒》卻將暑期檔攪了個天翻地覆,兩部電影無論是在口碑還是票房上都是冰火兩重天。也許從觀眾的評分中可以窺得一二,《哪吒》豆瓣評分8.6,《上海堡壘》卻只有3.2,不僅遠低於被我們讚譽為國產科幻之光的《流浪地球》(7.9分),甚至比不上偽科幻電影《不可思異》(3.8分,2015年上映,小瀋陽、王寶強主演)。
《上海堡壘》的導演是影視圈裡著名的滕華濤,他曾拍出過《裸婚時代》、《蝸居》、《雙面膠》、《王貴與安娜》等多部有口皆碑的品質劇。他曾和寧浩一起前往美國好萊塢學習科幻電影的製作,肩負著中國科幻片的希望。後來,寧浩拍了一部討巧的喜劇片《瘋狂的外星人》,其實和科幻已經完全不搭邊;而滕華濤則堅持科幻電影的拍攝,交出了《上海堡壘》這份答卷。
這份答卷如今看來並不及格,非但沒有延續《流浪地球》帶給觀眾的科幻熱情,甚至像一盆澆到國產科幻創作者頭上的冷水,讓他們不再陶醉於眼前科幻狂熱的假象,而能夠沉下心去研究國產科幻電影真正的出路。
和《上海堡壘》義無反顧地上映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改編自劉慈欣榮獲雨果獎同名小說的電影《三體》。自從2015年初開機以來,到現在已經4年半的時間過去,電影是否還在拍攝抑或已經項目告吹,到現在都還是一團迷霧。 一再推遲上映日期,到現在已經銷聲匿跡,似乎也在印證一句真理:「國產科幻片,不是那麼好拍的」。
電影《三體》官方海報
是啊,國內本身就缺乏科幻的土壤,我國的科幻小說作家屈指可數,而好萊塢的科幻題材編劇多如牛毛。另外,電影工業製作水平上的差距也非一日之寒,我們眼中的國產最佳《流浪地球》和好萊塢近年來的最佳科幻片《星際穿越》,至少還有20年的差距。就像滕華濤在接受採訪時提到的那樣:「好萊塢的科幻電影已經形成了龐大的配套體系,一把太空艙里的椅子都有幾十種選擇,甚至都配著說明書」。
電影《星際穿越》經典鏡頭
在《流浪地球》之前,中國從沒有出現過正兒八經的科幻片,都是套著科幻片的外衣講述著平淡無奇的故事。可以說,國內觀眾的啟蒙科幻片不是國產電影,而是光彩奪目、不勝枚舉的好萊塢佳作。從席捲全球的「超級英雄系列」,到《黑客帝國》、《後天》、《星際迷航》......數不勝數。
我們的科幻電影剛剛邁出第一步,好萊塢卻早已對科幻片做出了更細緻的劃分,以求得到更精準的科幻題材受眾。以《2012》、《後天》為代表的災難科幻片;以《猩球崛起》、《阿凡達》為代表的戰爭科幻片;以《異形》、《第九區》、《ET》為代表的外星生命科幻片;以《星際穿越》、《2001太空漫遊》為代表的太空科幻片。
差距,要承認,更要正視。這種差距並不是靠著一部46億票房的《流浪地球》就能輕易抹平的,更不要妄想我們能夠走捷徑,《上海堡壘》自然也無法完成這樣艱巨的任務。差距是需要幾代電影人持續不斷的努力、學習、探索,才能夠逐漸縮小的。是需要從一把太空椅,一件太空衣,甚至一支太空筆下手,而不要被巨大的市場效應蒙蔽了雙眼,無視了這種差距和不足。
《上海堡壘》官方海報
《上海堡壘》和《流浪地球》不同,後者的敵人是宇宙本身,科幻場景大多集中在地球的現狀以及宇宙場景的表現,而前者則面臨著更大的困難,它需要製作出外星生命體。和《復仇者聯盟》中紐約大戰時的外星入侵者類似,《上海堡壘》需要製作出獨具特色的外星入侵者。最好的方案還是《第九區》中類似「大蝦」的生命體,但是因為巨大的製作成本,《上海堡壘》不得不選擇了折中的方案——外星機甲。
外星機甲入侵者
不過可惜的是,外星機甲在電影中還是露了怯。沒有新意的機甲設計成了最大的硬傷,科幻電影變得不那麼科幻,對電影本身來說相當於釜底抽薪。更不用說電影中展示的作戰指揮室,本應是科技范十足的地方,卻看起來有些廉價,尤其是他們用來模擬戰鬥的駕駛艙,沒有給科幻影迷們帶來一絲驚喜。
模擬駕駛艙
還有角色身上的穿戴,似乎也看不出多少的想像力,對於科幻電影來說,想像力便是立身之本。沒有了新鮮的東西,怎麼能叫科幻片呢?《流浪地球》中的細節便是精益求精,穿著特製的抗寒服,吃著蚯蚓干,住在地下城,開著科幻范十足的運載車,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給觀眾帶來科幻的氛圍。
《流浪地球》抗寒服
反觀《上海堡壘》,主角們還是和我們一樣喝著啤酒,外星人都入侵了,還將生死置之度外地抱團唱歌跳舞,戴著2017年都已經爛大街的攝像眼鏡。面對外星機甲,守護者的單兵裝備毫無科幻風格,外星機甲都能蓄力釋放能量了,守護者還只能拿著幾乎沒有破壞力的手槍誓死對戰。這種小場面對於看慣了好萊塢大片的觀眾來說,了無生趣。
戰鬥場面
這種情況和國內科幻片的剛剛起步不無關係,沒有成熟的科幻體系可以借鑑,沒有成熟的科幻道具可以取用,導致《上海堡壘》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以探索者的勇氣披荊斬棘。「灰鷹小隊」的服裝也顯得有些「過於乾淨」,太清爽的服裝風格和科幻氛圍不太搭調,這屬於低級失誤。
戰鬥服裝
從電影最中呈現的效果來看,服化道確實不能夠讓人滿意,有些脫離實際,有些缺少想像,有些過於簡陋。但是在外景拍攝方面,《上海堡壘》還是表現出了一定的特效製作實力。無論是疏散部隊從迷霧中走來,還是整個上海發生陸沉,一定程度上還是看到了電影的創造力。
上海陸沉
其實,當我們看到《上海堡壘》的主創名單中有鹿晗的名字時,就已經心生疑慮。畢竟鹿晗的本職工作是唱歌,在演戲上雖然也有《重返二十歲》時的驚鴻一瞥,但更多的卻是諸如《擇天記》和《甜蜜暴擊》中的失望表現。至少現在看來,鹿晗的演戲能力完全達不到電影男主角的水平,更不要說是大製作的男主角。
《重返二十歲》鹿晗劇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鹿晗、張藝興、吳亦凡、李易峰等年輕明星被人統稱為「流量明星」,因為和他們有關的話題總會成為熱點,他們本身無時無刻不處在眾人關注的焦點。「流量明星」是一把雙刃劍,既能為他們帶來更多的曝光量和合作機會,但同時也會帶給他們額外的壓力,讓他們成為放大鏡下的人。
雖然說是年輕明星,但是他們也接近30歲的年齡了,機會和危機並存。靠流量火不了一輩子,靠作品才能捧起長久的飯碗。所以他們集體轉戰影視圈,因為自身的巨大話題度,也使得不少導演會選擇他們擔綱主演。嘗試轉型,有成功的經驗,自然也會有失敗的教訓。
李易峰是為數不多的幾個成功轉型者之一,雖然免不了出演了幾部爛片,卻靠著在《老炮兒》和《動物世界》中的優秀表現征服了不少觀眾。尤其是電影《動物世界》中,他讓觀眾認識到了另一個李易峰,一個具有無限潛力的演員李易峰。
《動物世界》李易峰劇照
鹿晗雖然在曝光度上不遑多讓,無論是參加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還是眾人皆知他和關曉彤的戀情,都保證了自己的「流量」。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他也意識到了轉型的緊迫性。《上海堡壘》是他在演藝事業中邁出的一大步,帶著對未來的希望,卻沒想到卻為自己帶來了反效果。從《上海堡壘》的諸多差評中可以輕易發現,有那麼一群觀眾就因為鹿晗是主演便直接打低分,帶著對「流量明星」的不屑,和滿滿的惡意。
到最後,「流量」成了原罪,成了他撕不去的標籤。如果理解了鹿晗在接受《南方周末》採訪時說的一段話,也就不難懂得為什麼那麼多的觀眾針對他給《上海堡壘》差評。
「要說讓我去塑造一個角色,從頭到尾,包括特點、性格、小動作。可能抱歉,就是這個大實話:現階段小鮮肉不可能的,現階段很忙的一些流量明星,我敢發誓那是不可能的,哪有時間啊!」
沒有時間,自然會無法塑造好角色;沒有時間,自然無法去錘鍊每一句對白,去練習每一幀表演,沒有時間,自然會在一部部作品中片葉不沾身,拍的量很大卻從沒提高演技。當李易峰花費8個月的時間推掉商業活動,潛心研究角色才帶來令人驚艷的《動物世界》時,沒有時間的鹿晗在《上海堡壘》中災難級表演也就不令人意外了。「流量」決定演員的下限,而付出則決定了演員的上限,沒有付出,何談收穫呢?
鹿晗在《上海堡壘》中飾演「灰鷹小隊」的隊員江洋,明明是保衛上海的一名軍人,卻被發現連最起碼的軍容儀表都無法達到要求。鹿晗在大戰前後用了不同的表演方法,前面偏輕鬆,後面偏內斂。只是看到他明明穿著大褲衩卻在被隊友掀起被子時,仍然佯裝害羞的時候,我就確信了江洋這個人物沒有立得住。
電影的戰鬥場景中,江洋做著並不標準的戰術動作,雖然姿勢帥氣瀟洒,卻看起來總像小孩子過家家,少了些軍人的鐵血和果敢。如果真的把上海,甚至全人類的命運交到這樣的江洋手裡,你會放心嗎?歸根結底,原因在鹿晗,希望有了這次的吃一塹,能夠讓他明白演員的意義。
如果撇除科幻因子,《上海堡壘》在電影整體製作上也不盡如人意:對背景音樂的濫用,幾乎是從始至終都圍繞著背景音樂,無論是表達地表的荒涼,還是外星飛船的宏偉,甚至是男女主角間的曖昧,背景音樂充斥著分分秒秒,極大地影響了觀影體驗。其次是對電影節奏的把控上失了水準,對「灰鷹小隊」的戰友情刻畫得不深刻,導致後來煽情也顯得十分刻意。
煽情場面
《上海堡壘》雖然缺點很明顯,還是有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上海大炮」亮相的時候還是很驚艷的,大炮充能的時候,有些像哥斯拉積蓄能量的過程,視覺效果很壯觀;灰鷹小隊駕駛的飛機也有很大的創新性,轉彎靈敏而且可以操控其他的無人機護航,算是電影中的一個亮點。
上海大炮操作室
《上海堡壘》絕不是國產科幻片發展路上的絆腳石,真正阻止我們進步的恰恰是那些不敢探索,不敢嘗試的人。國產科幻電影方興未艾,我們落後於好萊塢幾十年,還沒那麼容易望其項背。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與其嘲笑敢於探索的《上海堡壘》,不如靜心思考國產科幻電影路在何方。
《流浪地球》綻放出領路人的光彩,《上海堡壘》嘗試了一次不太成功的探索。對於蹣跚學步的國產科幻片來說,每一次摔跤都有它的價值,每一次進步都值得慶賀。沒有嘗試,何談進步?你可以不支持它的拙劣,請一定要尊重它的勇敢。中國的科幻片歷史上,將會銘刻這些先驅者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