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新冠肺炎救治市級專家組成員、永川片區指導專家、普通型診療組組長楊和平教授。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30日19時訊(首席記者 黃宇)白衣執甲,今朝凱旋!今(30)日,在隔離休養14天後,重慶北部寬仁醫院31名市內參與抗擊新冠疫情一線的英雄們全部平安歸來,重新投入到開診後的正常工作中。
「春暖花開,英雄歸來」,在歡迎儀式主題海報上,31位戰疫英雄的照片和姓名一一展示,抗疫隊伍中有65歲的老軍醫,有90後的醫護人員,也有默默無聞的後勤人員……此刻,他們成為人們心中的「最美英雄」。
1月底,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重慶北部寬仁醫院選派、組建、培訓由黨員及醫護人員等50餘人組成的抗疫醫療預備隊。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楊和平教授、重症醫學科主任熊建瓊教授入選重慶市新冠肺炎救治市級專家組成員,分別擔任永川片區指導專家、普通型診療組組長和黔江、萬州片區重症組組長。
北部寬仁醫院在兩江新區第二醫院觀察點護理組組長雷雨。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65歲的楊和平是一名有著42年軍齡的老兵,更是有著42年黨齡的老黨員,曾任第三軍醫大學(現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呼吸內科主任。17年前,楊和平就曾作為重慶市抗「非典」專家組黨支部書記、副組長,投身到抗擊「非典」第一線,他也因此榮獲「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今年大年初一清晨6點,楊和平從海南驅車1600公里,途經廣西、貴州,次日下午趕到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作為普通型新冠肺炎救治組組長,楊和平根據病情演變特點,率先提出並和其他專家討論制定了防止普通型病人向重症型病人轉變的病情變化預警指標,有效實現了「病人零死亡、零致殘,醫護人員零感染」的目標。
熊建瓊也是一名老兵和黨員,在重症醫學科(ICU)臨床一線工作20多年,曾任第三軍醫大學(現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在熊建瓊的指導下,三峽中心醫院為3名危重症患者使用了ECMO,均從危重型轉為普通型,並康復出院。
除了專家們在抗疫一線與時間賽跑,醫院還選派了13名醫護人員組成社區排查第一分隊,支援兩江新區康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疫情防控社區排查工作。
「我們平均每天『暴走』3萬多步,走訪100多戶居民,經常會腳腫、肌肉疼痛,但我們無怨無悔。」第一分隊隊長薛瑩說。
3月30日,重慶北部寬仁醫院歡迎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回到醫院。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此外,醫院還選派了10多名醫護人員,組成第二分隊支援兩江新區第二醫學觀察點疫情防控工作。在醫學觀察點的50多個日夜裡,測體溫、消毒、保障留觀人員的飲食起居……小組成員每天都做著細緻又繁瑣的事情。 第二分隊隊長雷雨說:「這次在醫學觀察點的工作,讓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一名護士肩上的責任與擔當。」
「抗疫英雄歸隊,更多新的工作等待我們去一同完成。」重慶北部寬仁醫院羅克表示,醫院目前已開診,將嚴抓醫療安全和質量,不斷優化改進,提升服務水平,守護更多百姓的健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