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40%-80%的腫瘤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導致約20%左右的患者最終直接死於營養不良。腫瘤患者發生營養不良的原因多樣,包括進食減少、吸收障礙、代謝異常、腫瘤細胞大量消耗營養物質等等。肌肉減少症是腫瘤患者病死率的獨立預測因子。
抗腫瘤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腫瘤患者更多的時間是在家中度過,所以在家裡規範的補充營養素顯得極其重要。腫瘤患者攝入營養物質的原則是食物要多樣化,營養要均衡。參照中國居民膳食寶塔,食物分五層。谷薯類及雜豆類、蔬菜及水果類、畜禽魚/蝦類/蛋類、奶製品類、豆類及堅果、油鹽類。
腫瘤患者要攝入優質蛋白質,既要質量,也要數量。優質蛋白一般在魚、蝦、蛋、奶及瘦肉中。一個60公斤左右的腫瘤患者每天要攝入至少250ml牛奶,1-2個雞蛋,2兩豆腐,2兩水產品比如魚蝦等,1兩禽畜肉,比如雞鴨鵝肉或豬肉牛肉等。
腫瘤患者適當補充碳水化合物,來源於米麵雜糧,如果消化功能良好,鼓勵多進食粗雜糧,例如:全麥饅頭、紅豆糙米飯、小米綠豆粥、薏仁粥等。
腫瘤患者飲食儘量清淡,低鹽之外,要避免高脂肪類油膩食物,高脂食物會減慢胃排空,脂類物質需要通過肝臟代謝,會增加肝臟負擔。此外要進食補充蔬菜和水果補充膳食纖維和各種水溶性維生素,做到頓頓有蔬菜,每天兩三果。消化道腫瘤患者儘可能少食多餐的補充營養。
腫瘤病人不能吃的食物,1.煎炸食物、燒烤食物以及腌制熏制食物;2.過燙、生冷食物、過辣食物及堅硬粗糙食物;3.隔夜變質食物;4.加工類紅肉及蜜餞話梅等加工零食。
腫瘤病人補充營養要遠離五大誤區。1.重治療,輕視營養 部分腫瘤患者為了省錢用於治療,吃的很少很簡單,出現體重明顯減輕,這是極其不利的,沒有足夠的營養供應,營養不良患者治療效果是比較差的,而且不良反應發生率很高。2.忌口食物太多 腫瘤病人食譜中不存在發物一說,牛肉、羊肉、魚、韭菜、筍、海鮮等等,都不是腫瘤患者的忌口食物。要知道食物限制越嚴格,營養素攝入不足造成的風險就越大。3.害怕補充太多會促進腫瘤生長 腫瘤細胞生長與患者吃多少營養物質並沒有直接關係,無論你吃與不吃,癌細胞都會優先攫取營養物質,「飢餓療法「是不能餓死腫瘤細胞的。4.用靜脈補充營養替代食物 認為只要輸了營養液就可以不吃或少吃,腫瘤患者只要能經口進食,就一定要儘量通過正常方式攝取營養。如果長期不進食,腸道黏膜萎縮,會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從而增加腸源性感染幾率。5.喝湯才有營養 很多人認為「營養都在湯里」,每天喝各種排骨湯、魚湯、鴿子湯,實際上湯的營養只有原料的5%~10%,主要是一些維生素、無機鹽,而大部分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是在肉里,所以應該湯和肉都一起吃才能補充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