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五糧液獨家冠名播出的音樂創新節目四川衛視《我們有歌》已經播出兩期。在上一期節目中,三百六十五里路距離的鄉愁讓廣大觀眾思緒萬千,回憶故鄉,思索當下。在今晚21:10即將播出的以「詩與歌的對話」為主題的第三期節目中,古詩詞與現代詩的魅力與韻味凸顯,現代流行音樂創作風格的復古化和不忘初心的責任感流露,在詩與歌的形式轉換中品味中國博大精深文字與現代音符碰撞出的美妙反應。
國風詩詞邂逅流行音樂 王菲、李宇春引領「詩歌音樂」潮流
流行的不一定是經典,但經典的一定會流行。將經典詩詞與流行音樂相結合不為是個讓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的好方式。在本期節目中,講述了諸多優秀音樂人的「詩歌音樂」情節。王菲為致敬偶像而翻唱過《但願人長久》,這首作品出自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原詞充滿哲理,境界高逸,遇上王菲滿懷敬意而又不失個性風度的演繹,堪稱絕美。熱播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劇名和主題曲都取自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融古貫今作出的詞曲,好聽的同時歷史內涵也不能忽略。當林徽因和李宇春的心靈交匯在人間的四月天,溫柔清透嗓音與春日溫暖意境的搭配原來可以用情投意合來形容。關注本期節目,更多經典組合奔襲千年而來,等你一 一解鎖。
探索詩詞更多新玩法 「中國台灣音樂教父」演繹搖滾「成都府」
唐代詩人杜甫應該想不到,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他寫的《成都府》會穿上搖滾的外衣,把「大江東流去,遊子去日長」的吟誦,唱給世人聽。「中國台灣音樂教父」陳彼得在《我們有歌》的舞台上,將杜甫的這首《成都府》譜上了曲,以搖滾的方式重新介紹給觀眾。這並不是陳彼得第一次給詩詞譜曲,在這之前他已經有給上百首古詩詞譜曲入歌的成就。詩歌在結構上講究對仗,講究韻律,音樂具有易傳播更親民的特點,兩者最開始的結合,就體現出中華兒女願優秀詩詞歌賦文化經典永流傳的責任感。就像陳彼得先生的成都情懷,都沉澱在他有故事的歌聲里了。
致敬歲月,動聽中國。今晚21:10分,在DJ馮喬溫暖治癒嗓音的牽引下,傾聽詩與歌的對話,尋味音樂里的詩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