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營收下滑44%,矛頭卻直指特斯拉,馬斯克大怒氣得直跳腳

2019-08-01     安靜的頑主

熱點聚焦

7月31日,松下公布了2019第一財季(4月至6月)報告,財報顯示,其第一季度運營利潤為563.9億日元(約合5.2億美元),相比上年同期下滑高達44%。

松下表示,海外經濟不景氣造成電子零部件等產品銷售低迷是銷售額、純利潤雙雙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松下在歐洲市場電視銷售不振也是業績下降的原因之一。



但是從利潤較低的消費電子業務轉型後的松下,汽車零部件和工廠設備早已被外界視為其新的利潤支柱。因此,松下的業績不佳被普遍認為與中國汽車市場密切相關,其中特斯拉電動車的銷量下滑更是難逃干係。可在這一猜測的另一邊的馬斯克卻在氣得跳腳:Model 3汽車生產的延遲全是因為松下故意縮減產能,限制了Model 3的組裝!

到底是特斯拉銷量下滑拉低了松下的業績,還是松下真的限制產能,延誤了了特斯拉電動車的組裝呢?這黏黏膩膩的兩家企業到底唱的又是哪出戲呢?

深度爆料

自從2014年特斯拉和松下首次宣布合作「超級工廠」以來,兩家企業的合作已有五年之久。特斯拉和松下共同擁有和運營的這家超級工廠位於內華達州斯帕克斯,當初的計劃是到2020年,每年生產35億瓦特電池,可以為大約40萬輛Model 3提供動力。

但是今年4月上旬,松下忽然發布聲明:由於對特斯拉汽車盈利狀況的擔憂,特斯拉和松下正凍結將產能擴大至35億瓦以上的擴建計劃。顯然,聲明中透露著松下對特斯拉的擔憂,甚至是不滿。



而馬斯克曾多次在不同場合控訴:電池的供應已經影響了他們的電動汽車和儲能系統的生產和銷售。松下工廠只以三分之二的負荷運轉,嚴重限制了Model 3的組裝。

根據松下發表的聲明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超級工廠確實已經達成裝機容量35億瓦特的目標。根據馬斯克的說法,三分之二的負荷運轉也就是每年生產24億瓦的電池。換算下來就是可以為大約28萬輛Model 3提供動力。而特斯拉的銷量到底有多少呢?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全年,Model 3銷量將近14萬輛;2019年上半年,,Model 3銷量為12.84萬輛。松下如果按照28萬輛的產能繼生產,按照目前Model 3的銷售增長態勢,完全保證電池供應確實有些捉襟見肘。但是松下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畢竟從上市到如今的9年多時間裡,特斯拉只有四個季度盈利,而且,現在雖然Model 3大賣,但是依然沒有扭轉特斯拉的虧損狀態。分析師認為松下有理由限制電池產能。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松下是對特斯拉與其他電池生產商的眉來眼去感到不爽。儘管松下目前是特斯拉唯一的汽車級電池供應商,但近來後者與其他第三方「勾搭」的消息不斷被爆出。




就在剛剛過去的7月下旬,還有報道稱,特斯拉、寧德時代和LG化學考慮在印尼建設電池廠。而上個月末,更有報道稱有五名特斯拉員工向外透露了他們有個秘密的研發實驗室,正在研究電池製造的方法。旨在減少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也不必與他們共享特斯拉的數據和資源。

而這邊松下也沒閒著,消息人士稱松下已經開始謀求與豐田開始展開合作,兩家公司計劃於 2020 年合資成立一家專門製造電動車電池的公司。新公司預計將會有 51% 的股份由豐田所掌握,而松下則會陸續將位於中國和日本的五家電動車電池工廠,轉移至新公司名下。

看來,松下與特斯拉在表達對彼此不滿的同時,都在私下打著各自的小算盤。其實,一個車企與多家電池企業合作並不少見,與豐田合作的電池廠家除了松下還有比亞迪,除了比亞迪還有寧德時代。而豐田對此表示,除了可以吸取各家所長之外,相互的制衡關係也很重要。

獵頭分析

松下與特斯拉在合作的期間不斷在公開場合,甚至通過發表聲明的方式表達對彼此的不滿,這種方式顯然會對雙方的合作造成負面的影響,彼此的不信任也會與日俱增。而最終兩家企業的業績和營收也會因此受到打擊。



對此,獵頭行業資深人士——衛士藍人力資本運營總監鉏綜認為,商場雖沒有永遠的朋友,但絕不應為自己樹敵。衛士藍人力資本二十年與數千家大中型知名企業的戰略合作經驗表明,只有誠信為本,彼此成就的合作企業才可以獲得雙贏的結果。

常言道,成人方可達己!大家說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XA72X2wBUcHTFCnftT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