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概況

2019-04-22     旭東讀史

新吳區,隸屬於江蘇省無錫市,位於無錫市東南部,地處長三角中部,太湖之濱、古運河畔,北臨錫山區,西接梁溪區、濱湖區,南依太湖。介於北緯31°7′至32°2′,東經119°33′至120°38,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區總面積220平方公里,下轄6個街道;常住人口約55萬(2015年末)。

新吳區原為無錫新區,1992年,設立無錫國家高新區。1995年,設立無錫新區。2016年2月,無錫市新設立新吳區。

新吳是吳文化發源地之一,歷史文化資源豐富,以泰伯陵、泰伯廟、伯瀆河、鴻山遺址博物館等組成的泰伯及吳文化景點為代表。

2018年11月,新吳區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區,排名第13位。

位置

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位置

新吳區位於無錫市東南部,北鄰無錫市錫山區,西靠太湖新城,東與蘇州市鵝湖接壤,南與蘇州隔河相望,是無錫市城區的有機組成部分,東距上海125公里,西距南京183公里。

地貌

新吳區

新吳區境內以平原為主,星散分布著低山、殘丘,南部為水網平原,北部低地辟成的水網圩田,河道縱橫,地勢平坦廣闊。

氣候

新吳區地處北亞熱帶濕潤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季較長,雨水充沛,主要集中在夏季,屬濕潤地區,日照充足,無霜期長,溫、光、水資源較豐富,常見的氣象災害有颱風、暴風、連陰雨、乾旱、寒潮、冰雹和大風等。

礦產資源

主要有粘土礦、陶土、石灰石、石英砂岩、大理石等非金屬礦。

水產資源

有魚類數十種。

無錫新區是三千年吳文化發源地,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泰伯陵、泰伯廟、伯瀆河、 鴻山遺址博物館等組成的泰伯及吳文化景點;錢穆錢偉長故居、懷海義莊、昭嗣堂、泰伯圖書館組成的名人故里傳統文化教育基地;二胡創意產業園、中華賞石園組成的特色文化園區。

新吳區

無錫新區作為 吳文化的發祥地和核心區,既有國家級歷史文化生態資源,又有親水稟賦,坐臨太湖之濱。無錫60%以上的吳文化資源都集中在新區。主要以境內較早的人工運河—— 伯瀆河為主軸,從梅村到鴻山形成了一個吳文化資源的集中帶。在無錫新區這片土地上,流傳著梁鴻孟光「舉案齊眉」等美麗傳說,傳承著「三讓糰子」等純樸的民間習俗。新區現有鴻山考古遺址公園、梁鴻濕地公園和鴻山泰伯景區三個國家4A級旅遊品牌以及 中華賞石園、梅村二胡產業園等一批歷史文化生態資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X-CWAWwBmyVoG_1Z30g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