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在開放前沿打造文旅新篇

2019-08-22     當代廣西

8月2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崇左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在南寧舉行。實習生 黃志菱 攝

當代廣西網訊(記者 李佳穎 實習生 黃志菱)8月2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崇左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在廣西新聞中心舉行。

這座壯族人口占全市總人口近90%的城市,於2003年建市,是廣西最年輕的設區市。16年來,崇左全力做好口岸經濟、文化旅遊發展「兩篇大文章」,打好產業轉型升級、農村全面脫貧、新型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四大攻堅戰」,全市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民族團結和睦、邊疆鞏固安寧、人民安居樂業,崇左進入發展質量效益最好、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獲益最多的時期。

山清水秀自然生態是崇左最靚麗的名片。它先後榮獲「中國最佳綠色生態城市」「國家珍貴樹種培育示範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白頭葉猴之鄉」等稱號,境內還有德天瀑布、花山岩畫、友誼關、明仕田園等著名景點。其中,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實現了廣西世界文化遺產零的突破,填補了中國岩畫類世界遺產的空白;德天跨國瀑布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廣西第三個擁有國家5A級景區的設區市;全國首個跨境旅遊合作區——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遊合作區建設有序推進。

依託優越的自然環境,崇左市大力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加快建設邊關風情旅遊帶,成為廣西四大旅遊目的地之一。2018年,全市累計接待遊客3655.48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消費354.74億元,分別比2003年增長了19.5倍、60.1倍;中央電視台《魅力中國城》第二季競演中,崇左以年度總成績第一名榮膺「2018年《魅力中國城》十佳魅力城市」桂冠,對外知名度、美譽度和城市凝聚力、影響力大幅提升。

從邊陲「末梢」走向開放前沿。作為中國口岸最多的邊境城市,崇左充分發揮「邊」的優勢,做足「邊」的文章,掀起一輪又一輪對外開放熱潮。一批國家級開放合作平台有效搭建,北部灣經濟區、珠江—西江經濟帶、左右江革命老區「三大國家戰略」覆蓋崇左全境,憑祥綜合保稅區外貿進出口總額在全國10個沿邊綜合保稅區中排名第1位,憑祥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步入快車道。對外貿易領先全區,2018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223.6億美元(人民幣1475.69億元),和2003年2.62億美元相比,翻了6.4番,連續10年位居廣西第一位;邊境小額貿易占廣西比重近八成、全國比重近三成,是全國邊貿第一大市。「通道經濟」加快向「口岸經濟」發展,規模以上口岸加工企業從無到有,2018年累計發展到73家,實現產值110.2億元。今日崇左,已經從邊陲「末梢」,發展成為面向東協開放合作的前沿。

建市16年來,崇左市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由2003年的104.22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016.49億元,增長了9.8倍,年均增長11.7%,實現了從百億到千億的歷史性飛躍;財政收入由建市時的13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57.58億元,增長了4.4倍,年均增長10.4%;三次產業結構由建市時的39.31:23.96:36.73優化調整為2018年的19:44:37,崇左從農業主導型城市向工業主導型城市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

在脫貧攻堅戰中,崇左市脫貧攻堅成效顯著,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特別是2016年以來累計減貧28.13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底的18.16%降到2018年底的3.35%;4個貧困縣已成功脫貧摘帽3個。

崇左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紮實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入開展,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群眾安全感穩居廣西前列,連續4屆榮獲「建設平安廣西活動先進市」稱號。

發布會上,與會領導還就脫貧情況、工業建設成效、推進旅遊高質量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等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WbyPvmwBJleJMoPMomG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