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市公安局裡的「管家婆」,你「三頭六臂」的樣子真帥

2020-02-20     伊州區微生活


在哈密市公安局有一位「管家婆」,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以來,全市防控一線警力的防控物資採購、運輸和發放,一線民輔警的吃喝拉撒睡,都裝進了哈密市公安局警務保障處處長張利軍的心裡。柴米油鹽醬醋茶、口罩手套防護服、酒精護目鏡消毒液……2004年入黨的張利軍一直牢記初心和使命,只要涉及到疫情防控一線後勤保障,再細小的事兒他都要操心到,恨不得生出「三頭六臂」來把後勤保障做得面面俱到。



張利軍不時用手機聯繫採購物資


「自治區公安廳為我們一線民輔警捐贈了羽絨服,到了馬上全部發放到一線,這是市民為我們捐贈的口罩,這是我們自己採購的防護服……」2月17日,張利軍正在應急裝備庫房盤點物資,他一邊查看並整理著物資,一邊如數家珍地說道。




張利軍清點庫存


張利軍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做事乾脆利落,說話柔中帶剛。


他的手機不一會兒就響起來,他接起電話聽了聽馬上說:「你那裡有多少口罩都給我留著,我都要。」儼然一位遇到打折時「瘋狂」搶購的「管家婆」樣子。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疫情期間,全國各地防控物資都很緊缺,能夠「搶」到物資,張利軍難掩內心的喜悅和激動:「後勤保障也是在與時間賽跑,能快一秒得到防護物資,一線民輔警就能多一份安全保障。」



談到一線民輔警的艱苦工作,張利軍眼睛濕潤露出鐵漢柔情的一面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剛開始疫情防控一線物資特別緊缺。張利軍第一次為一線民輔警送物資時,看到民輔警們克服重重困難、捨生忘死堅守「陣地」的情景,他過目難忘。「有的民輔警身上的白色防護服都變成了黑色,破損了就用膠布粘一粘,餓了用方便麵充飢,很多人一天都睡不了四個小時……」張利軍眼睛紅了,他用手擦了擦繼續說道:「我們一定要為他們做好後勤保障工作。」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雷厲風行的「管家婆」也有「軟肋」。


與時間賽跑,張利軍這樣說,也是這樣做。


1月27日下午4點,張利軍得知烏魯木齊一家企業有一批防護物資,他和企業老闆對接發貨,對方在電話里告訴張利軍說:「很多人都自己來提貨,你要是不來就沒有了。」張利軍馬上和一名民警驅車前往烏魯木齊。口罩、手套、護目鏡都「搶」到了,但是消毒液需要去企業倉庫里取。


當時烏魯木齊市也在進行人員管控,企業負責人在家隔離。張利軍馬上打電話給企業負責人說:「這是我們一線民輔警救命的物資,我今天一定要拉走。」企業負責人看到張利軍如此堅定,想方設法聯繫到社區,同意張利軍去倉庫自取消毒液。



張利軍為基層一線送去急需物資


張利軍和民警趕到倉庫,拿到消毒液已是凌晨1點多鐘,他們沒有停留,立馬返回。一路上他們顧不上飢餓和困頓,瞪大雙眼開著車飛馳著。車行至達坂城一帶遭遇大雪大霧天氣,能見度不到5米。為了能看清路面,張利軍不得不趴在方向盤上看路。就這樣他們早上7點多趕回哈密,又立即把這些防護物資發放到一線民輔警手中。


「管家婆」對一線民輔警特別「土豪」,口罩、防護服、護目鏡……都緊著一線民輔警用,而他對自己卻特別「摳」。自1月22日住進單位的他20多天來,只用了兩個口罩,一個是去防控一線時才戴,一個是在單位工作時戴。他要儘可能省下來給一線民輔警用。



張利軍去星星峽公安檢查站給一線民警送中藥和服裝,中午在車上以饢充飢


盤點了庫存後,張利軍開車給集中醫學觀察點和火車站值守的一線民輔警送去物資。收到物資,一線民警於立洋說:「我們是聯合值守,值班民警、巡邏民警,每組人就得需要24個口罩,今天送過來的都是我們急需的物資,我們一定會做好工作,請領導放心,請人民放心,我們一定會頑強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


張利軍妻子在哈密市中心醫院工作,10歲的兒子送到老人家中。「管家婆」張利軍每天要辦很多事,但兒子也給他「交代」了一件事,想把自己的壓歲錢捐給疫情最需要的地方。2月18日,張利軍將兒子3000元壓歲錢捐到了市紅十字會,他笑著說:「突然感覺這孩子長大了。」


來源:哈密日報

文/圖:陳麗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WZ8WYnABjYh_GJGVR_p8.html


油價有大變化

20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