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高瞻遠矚,在2018年2月9日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發出了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的號召,自此,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村產業變革正式在貴州大地上徐徐展開。
近年來,七星關區大力實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從2017年秋冬開始,就提前布局集約、集群、集聚型的農業產業。自2018年2月9日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後,七星關區更是立即響應號召、迅速落實政策,圍繞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千方百計改變群眾傳統種植習慣,立足實際制定「532」農業產業布局,計劃到2020年,種植刺梨50萬畝、茶葉30萬畝、蔬菜30萬畝,截至目前,已種植刺梨17.4萬畝、茶葉9.58萬畝、蔬菜35.83萬畝,紮實推動了農村產業革命在七星關區落地落實。
楊家灣鎮開林村茶葉種植示範基地
成績固然可喜,形勢仍舊嚴峻。到目前為止,農村群眾傳統種植觀念仍未取得根本性轉變,全區玉米種植面積還很大,嚴重製約了群眾收入水平的持續快速提高,農村產業革命仍然任重道遠。
革命,就是要革新,打破舊有的、落後的,建設新型的、先進的。農村產業革命,核心就是要拋棄傳統低效的以玉米為主的高杆作物種植,改種高產值附加值的經濟作物。
對坡鎮對坡社區辣椒種植基地
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市委開展農業產業革命的相關要求,我區積極組織力量對低效玉米調減情況進行調查核實,對全區開展夏秋決戰、農業結構調整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全力推進全區農村產業革命向縱深發展。
8月30日,市委常委、區委書記崔英魁帶隊對鴨池、放珠、碧海等鄉鎮街道對低效玉米調減情況進行督查,市農科所所長劉朝峰,區委副書記鄭建旭,區政府黨組成員李永紅及區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督查。
「已經調整好的產業就不看了,哪裡種植的玉米多就看哪裡。」督查的途中,只要看到玉米連片種植面積大的地塊,崔英魁就要下車進行了解,仔細詢問該地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緩慢的原因,詳細了解新的調整方案。
在鴨池鎮岩頭村督查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事關我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事關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種植玉米的收入帳大家都算過,很低,而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的喜人收益大家也都看到過,為什麼一些區域還在繼續大面積種植玉米?為什麼一些鄉鎮在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方面成效依然不夠理想?主要原因還是工作不夠紮實、不夠用心。」在玉米地旁,崔英魁直指問題根源,並嚴厲地指出,凡是在調查核實低效玉米調減面積中弄虛作假的一律嚴懲,凡是在接下來調減玉米種植和增收種植中工作不力的一律嚴懲。
即將進入秋收的時節,玉米也迎來收穫的季節,督查中,崔英魁問得最多的,是玉米收穫後如何通過閒置的土地增加群眾收入。「對於種植玉米的區域,各鄉鎮街道務必要做好統計,精準地了解每一戶、每一個地塊種植了多少玉米,接下來有什麼打算。」面對大片成熟的玉米,崔英魁要求各鄉鎮街道要切實解決好玉米調減後種什麼、怎麼種、如何銷的問題。土地絕對不能出現閒置的情況,大家要因地制宜,嚴格落實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按照夏秋決戰方案中安排的「52122」產業布局,結合市場選擇生長周期短、經濟價值高的適合作物,引導群眾積極做好增收種植,確保在今年一舉摘掉貧困帽子。
在放珠鎮白泥村督查
以前,玉米收穫後,很多土地就會出現閒置的現象,而提出在玉米成熟後立即收穫,然後迅速進行秋季種植,這無異於為群眾增收「開小灶」,而要「開好小灶」,目前的關鍵在於搶抓農時。邊督查邊思索,在放珠鎮白泥村,崔英魁就我區如何開展好調查核實低效玉米調減面積工作進行統籌部署:要立即組織5個督查組,分赴5個片區督查玉米種植情況、調減情況和調減後的種植計劃和實施情況。「哪裡的玉米多就督查哪裡,督查的數據要儘可能地全面、詳實,決不允許敷衍了事。有關部門要做好督查考核問責,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要做好配合指導工作,盛豐公司等單位和國有企業要積極主動作為,幫助各鄉鎮街道打通銷售渠道,全面確保玉米種植面積調得下去,群眾能夠增收脫貧。」
團結鄉西瓜種植基地
在碧海街道工業大道督查時,看到已徵收但還未使用的土地出現閒置和無序種植的情況,崔英魁要求,以盛豐公司為龍頭,加緊與工業大道沿線鄉鎮街道對接,對於工業大道旁已徵收但未使用的土地要充分利用起來,拿出可行性方案,通過合理規劃種植花卉、苗木、蔬菜等作物,既可綠化和美化工業大道,同時也能做到閒置土地的合理利用。
農村產業革命不是新話題,但一直是基層干群的熱門話題,特別是在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已成為推動脫貧攻堅的重要一環。要將農村產業革命進行到底,需要的不僅僅是轉變傳統小農意識的勇氣,更需要廣泛而徹底的宣傳發動、科學合理的產業選擇、豐富全面的技術培訓、穩定持續的銷售渠道、馳而不息的推進力度等舉措。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我們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及時根據督查情況進行整改,做到干字當頭,實字托底,以一往無前的衝勁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做出更大貢獻,堅決在年內奪取全區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碧海街道西沖社區千畝刺梨園
七星關區「掃黃打非」工作舉報渠道
總監製 | 葉榮
監製 | 黎秀禹 終審 | 向昆鵬
主編 | 穆立坤 編輯 | 張誠
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 王開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WQRF6GwBJleJMoPMu9p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