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很多地方恢復了堂食,但人流量比平時明顯下降了很多!
隨著復工復產有序展開,很多餐飲企業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沒錯,那就是外賣!
不過,這些餐飲企業又遇到了新的「麻煩」,他們認為外賣平台的佣金太高。
廣東餐飲企業集體投訴美團
廣東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微信公眾號4月10日發布了《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指出美團外賣在廣東餐飲外賣的市場份額高達60-90%,已達到《反壟斷法》規定的市場支配地位,並涉嫌實施壟斷定價,各類收費層出不窮,設定了諸多不公平的交易規則,持續大幅提升扣點比例,新開餐飲商戶的佣金最高達26%,已大大超過了廣大餐飲商家忍受的臨界點;疫情期間,美團卻依舊強勢要求餐飲商家做「獨家經營」,否則就強制註銷、下架門店。
廣東餐飲企業為何要集體投訴美團外賣平台?
1,餐飲企業認為抽成太高
廣東某餐飲負責人稱,一般的餐飲企業佣金在20%左右,優質,長期合作的客戶佣金在16%左右,新開的餐飲店佣金則高達26%。
佣金具體是多少,不得而知,但聯名函里提到了最高佣金達26%。
一般的餐飲外賣企業的利潤大概為30%左右,如果聯名函內容屬實,也就是說,利潤的一半以上給了外賣平台。
企業都是以盈利為目的,此次疫情對餐飲行業的衝擊又較大,加上餐飲企業此前可能一直認為外賣平台的佣金過高,就導致了聯名投訴。
佣金是不是過高,局外人無法評論,不過,如果費用過高的話,最終買單的既不會是外賣平台,也不是商家,只能是消費者。
2,是否涉嫌壟斷?
可能有人會說,如果嫌佣金過高可以選擇其他的外賣平台。
實際情況並不如說起來這麼簡單。
市場上外賣平台也不少,但知名平台只有三家,美團,餓了麼和餓了麼星選。
其中,美團和餓了麼占據了市場近9成的份額,美團的市場占有率更是超過6成,是絕對是領頭羊。
一般的商家又不可能像金拱門,星巴克,宅急送這樣的大戶,有自己的專門配送人員,基本上是選擇空間不大,甚至是沒得選。
是否涉及壟斷,這需要由法律和專業的律師來判定。
美團最新回應
突然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美團自己也覺得很憋屈,並作出了回應,稱並不是外界想像和傳言的那樣。
美團回應的核心問題有以下幾點:
- 美團也很委屈,剛實現營收平衡的2019年,其第四季度每單利潤不到2毛錢,如果說真是「暴利」的話,也不至於連續虧損5年。
- 美團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到20%之間,並不是市場說的基本上是20%,甚至很多超過20%。
- 平台的絕大部分收入用於平台建設和專業配送,也就是大部分收入給了外賣員以及維護和建設APP。
關於第一點,抽取的佣金和每單利潤其實與企業是否虧損其實並不是絕對的因果關係。
美團說八成以上佣金在10%到20%之間,很多廣東餐飲企業說佣金大部分在20%以上,只有優質的,長期合作夥伴才能享受16%左右的「優惠價」,這個相當於是各執一詞。會不會是廣東餐飲企業的佣金相對較高,其它地方相對降低,拉低了平價值,這個可能性應該不大。
佣金到底是多少,到底誰說的是事實,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關於平台的收入,APP維護和建設肯定需要成本,而騎手的工資肯定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美團財報顯示,2019年美團外賣交易總額是3927億元,交易筆數是87億,外賣佣金收入為496.5億,騎手成本為410.4億,即美團外賣把佣金收入的超80%支付給了騎手。
這點上看還是不錯的,不僅提供了眾多的就業崗位,騎手如果勤快的話,收入還能不菲。
餐飲企業如何自救
餐飲企業和外賣平台掐架,孰是孰非?
商場上沒有對錯,只有利益。
外賣平台的佣金多少才算合理,很大程度是市場決定的,筆者沒有發言權,但從消費者的角度,還是能說說自己的想法。
1,漲價並非萬能
為了自救,很多知名餐飲企業前不久紛紛漲價,譬如海底撈,西貝,喜茶等等,最近有消費者反應海底撈一片土豆1.5元,一碗米飯要7塊。
海底撈受消費者青睞的重要原因是服務好,消費體驗好,但這並不意味著價格可以貴到離譜,其實,海底撈本來價格也不算便宜了。
自救的方法有很多,譬如服務還可以更好,這不,漲價行不通了!現在海底撈道歉了。
西貝董事長也道歉了。
道不道歉並不重要,關鍵是要繼續提升品質,去哪裡消費,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消費者自身。
2,品質才是王道
個人認為,餐飲企業過分糾結佣金問題,還不如提升產品質量,特別是一些專注外賣業務的餐飲企業。
有些小的外賣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廚房衛生狀況就不說了,原材料凈選擇便宜貨,甚至不新鮮食材,油也不一定是好油,米飯甚至是夾生的。
有些外賣簡直沒法吃,對健康有多大影響還不得而知。
這樣的外賣,媒體已經曝光過過多次,甚至還上過3.15,但利益驅使,當前依然還有很多這樣的餐飲企業。
質量好,用心做,口碑自然就好,訂單也會越來越多。消費者寧願花40塊吃到乾淨,可口的外賣,也不願意花15塊購買看著就沒食慾的外賣。
有時候,價格並不是最主要因素。
結語
鷸蚌相爭,消費者遭殃。
外賣平台為了企業利潤,根據市場抽取一定佣金無可厚非,多少算合理,也基本上是由市場決定,餐飲平台認為自己辛辛苦苦的利潤一半竟然給了外賣平台,心裡有委屈,也屬正常。
外賣小哥表示都不要看著我,我沒有賺這麼多錢!
企業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無論外賣平台和餐飲企業最後爭論的結果如何,成本都會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無論是外賣平台還是餐飲企業,爭取利潤最大化無可厚非,但也需要考慮消費者的感受,如果亂象一直存在,消費者最終會選擇用腳投票。
您是支持美團外賣平台還是支持餐飲企業呢?
作者:周松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