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單仁行陪伴你的第1340天
時光荏苒,轉眼就進入了2019年12月。
通常到了這個時候,經營者都會變得緊張起來。
再有30天,時間將步入2020年,再有55天,是傳統新春佳節。
無論是經銷商、供應商,採購方還是分供方,都將面臨回款、還款與清欠的問題。
企業在秋後算帳的時候,會知道一年來的成績究竟怎樣?
企業與企業家會空前一致,變得真誠,看清楚了業績,會更明白數據不會撒謊的真相。
過去一段時間,企業行為上看:
凡是規範經營的小微企業,都擁有了成長的可能;
凡是懂規則的中小企業,都有可能進入IPO的序列;
守規矩的大中型企業,領導有前途,企業有未來。
在一個多元的世界,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還是頭腦的競爭,智慧的博弈,終極上看,拼的還是人才。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賣什麼得吆喝什麼,一個人從事什麼工作,就要相信什麼故事!
最怕的是自己深信不疑,還沒有說服別人相信。
科斯定理講:一件東西最初在誰手裡並不重要,只要是自由交易,它終究會落到對它的價值評估最高的那個人手裡。
這個東西包括人才,價值,財富,物品,甚至是企業文化與執行力等等!
這一切士老帽給不了誰,不能給你財富,也給不了你快樂,除了祝你健康,只能希望你擁有一個好習慣。
行為心理學講,一個人的新習慣形成,或者摒棄一個壞習慣,至少需要21天的時間。
就是說,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如果重複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
21天不長,可以讓自己把一個優秀的習慣,從2019年帶入到2020年。
培養習慣,三周可期:
第一周表現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
第二周表現為「刻意,自然」,需要意識控制。
第三周表現為「不經意,自然」,無需意識控制。
尼采說:人們總是錯把熟悉當作認知,其實熟悉只是習慣,而習慣了的東西正是最難認識的。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不信的話,你可以動手找一找,微博見不到的東西,去微信看看;微信看不到的東西,很快在小視頻,在抖音上,一樣會消失。
有朋友說,他催眠的方式是聽相聲,還有的朋友說是看書。
娛樂與求知,也到了枯竭的時候。
人們對許多事物都越來越沒有耐心,140個漢字不能引人入勝,45秒不能抓住一個人,就都是再見的節奏。
顯性的社會需求與人的弱點,多被理性的大眾認知所接納,而變得習以為常。
隱性的不為人知的一切,都藏在你手機APP的二級目錄當中。
如果未來,一塊智能的螢幕取代了手機,螢幕上面只有一個微信。
微信平台有足夠的優質內容,微信搜索就會取代百度。
微信朋友圈的商品豐富,貨真價實,京東和阿里怎麼辦?
當微信應用變得垂直垂直再垂直,基於微信應用的公司,擁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就能夠所向披靡,是不是APP,有一個微信就夠用了?
可是萬事萬物都有制約因素,微信同樣受制於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
2019年資料顯示,第二季度移動網際網路用戶凈減200萬,11.38億已是大頂;用戶時長增速在半年間從22.6%下滑到6%,人均單日時長358.2分鐘或也接近極限。
移動網際網路有它的極限,微信漸老,微信公眾號不能獨善其身,越來越年輕的另類APP,轉移了人們的視線,收穫了更多流量。
當微信朋友圈的質量整體下滑,不知道你是否已成為沉默的大多數中的一員?
消費者如同微信朋友圈的友人,都開始隱藏起來,比如螢幕外的瀏覽。
你想看真實的朋友,可能在豆瓣大於微博,微博大於朋友圈。
在那裡,負能量更走心,一個人三更半夜的「無病呻吟」,比白天的「粉飾太平」更真實。
相對於吐槽人生,剩下的都是吃瓜群眾。
你在朋友群發個紅包,都有被退回的尷尬,說明什麼?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擁躉,愛惜自己的羽毛多過一切,這個叫做自私。
你發的每一個連結都打開的,可能只有媽媽,這個才是無私,前提是你還是條單身汪。
在一個數字製造焦慮,熱詞遍地開花,危機危言聳聽,主義布滿應用場景的自媒體泛濫時代。
比點贊更難的,是右下角的「在看」,比「在看」還難的,是「看一看」里的「精選」,動動手指點一下真的很難!
當一個標題就決定了一個人的取捨,放棄一個公眾號的原因可能是我心情不好。
在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之下,斷舍離與長情的博弈,使得人人都是犧牲品。
老用戶還在,新朋友常來,用戶粘度該何去何從?
如何留住老客戶,迎來新買家,這是本期的話題。
市場上有多少軟體開發?就說明了有多少市場需求。
APP有多少功能,就說明了人性有多少弱點需要滿足。
對於賣方,你的態度就是:物來則應,物去不留。
當你的歡喜,不再是微信上的小紅點,不再是微博的「特別關注」,不再是外賣的「再點一次」,又或者京東的「常購清單」。
你應該清楚,你的主體不夠精彩,客戶自然移情別戀;你的粘度永遠也比不過層出不窮的競爭者給出的誘惑。
如果對手不是精彩紛呈的內容提供者,那些用燒錢吸引眼球的做法註定是一時的。
一切患得患失,不如做好自己;
想要做好自己,先得培養習慣。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在你的朋友圈中間,藏著每一個朋友的儀式感,儀式感就是夢想的方向。
方向難能不是習慣的累積,你品,你仔細品。
分享就到這裡,謝謝再見。
17講可隨時收聽,目前已更新完結。
責任編輯丨石 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