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孤獨症兒童的孩子睡眠良好,但是也有一些孩子睡眠很差。他們可能拒絕上床睡覺,一旦躺倒床上,就瞪著眼睛睡不著覺,夜裡醒來大笑、唱歌等;要是他們有口語,可能會自說自話,在屋子裡逛來逛去;或者跑到父母的床上,早早就醒來,拒絕再回去睡覺;或者任何這些情況的組合。一些人睡眠非常少,有些人似乎從未曾調整到睡眠和清醒的正常周期。
專家提示:
催眠的藥物可能有所幫助,但只能作為一種臨時的措施來運用。一些兒童具有抗藥性,需要大於通常的劑量,給予大劑量的安眠藥必須遵照醫囑。對於一些人,藥物會起到與意圖相反的效果,使那個孩子更加活躍,更加容易被激怒。更多具有治療失眠作用的特效新藥很可能會面世,所以家長有必要不時地去詢問有關這一領域的新進展。
心理專家設計的行為矯正方法可能很有效。簡單說來,其目的是確保孤獨症兒童夜間留在床上,或者至少待在臥室里。在合理的時間把孩子送到床上睡覺,然後,每當他(她)起床、離開臥室的時候,家長不必大驚小怪,把孩子送回床上,跟孩子待在一起,但待的時間要儘可能短。同樣,如果孩子醒來時很痛苦、哭泣或尖叫,家長要運用一切在臥室里安撫的策略,不要把孩子帶到樓下或者放到父母自己的床上。要是臥室里沒有一個家長陪伴而孩子就無法入睡時可以這樣來計劃:家長每個晚上,或者每隔幾個晚上一點一點遠離孩子直到最終到了臥室外面。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如果能夠取得成功,這番努力就是值得的。家長要輪流夜間值班,以便每個人都能有時間睡眠,這樣也會有幫助。
不幸的是,根本不可能保證這些處理措施是否一定能夠成功。這些問題在學前期往往最為嚴重,一旦孩子每天去上學之後,就可能自發地得到改善。定期體育鍛鍊可能也有幫助。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發現精彩內容。
——文章摘自《孤獨症譜系障礙家長及專業人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