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漢明長城

2019-12-19     中國張掖網

  「都說長城兩邊是故鄉,你知道長城有多長?它一頭挑起大漠邊關的冷月,它一頭連著華夏兒女的心房……」唱起這首歌,引起無限遐想,徜徉在歌聲里,想著長城歷經千載戰火硝煙的考驗,領略中華民族創造歷史的智慧勇氣和華夏兒女頑強拼搏的鬥志,瞻仰、緬懷、感慨!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長城,這一我國特有的文化、歷史遺產的旅遊開發價值將被更充分地釋放出來。

  山丹境內的長城是以壕塹和山險為主的漢長城和黃土牆體為主的明長城組成,是不同歷史時期修築而成,蜿蜒並行,且留存較為完整,在國內實屬罕見,被專家譽為「露天長城博物館」。山丹境內長城總長365公里,其中:漢長城94公里,實存93公里;明長城271公里,實存181公里,另有烽燧160座、關堡14座。這道軍事防禦設施,自漢唐至宋元,由明清到現在,抵禦了歲月的消磨,經歷了光陰的雕琢,以悲壯風景姿態,呈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並悠然自在,恪守著千古不變的呵護。

  山丹長城硤口歷史文化景區是以漢明長城、硤口古城堡、新河古驛站等歷史文化遺蹟和黃土高坡自然風情為依託的旅遊開發區。坐落于山丹縣城南35公里處的硤口古城,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也是古時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更是漢明長城的重要關堡,在當時肩負軍糧供給、軍信傳遞、通郵通商的職能。現存的古烽火台有10餘處,古營盤練兵場遺址清晰可辯,城內北城門洞和過街樓至今還保存完好。古硤口人文自然較為豐富。有明朝嘉慶年間刑部給事(郞中)奉敕西巡在石硤巨石上鐫刻的「鎖控金川」四個大字,漢代開始,歷代王朝在此設防,軍事地位十分顯要,有「鎖金川大地,扼甘涼咽喉」之稱;有當年匈奴人、羌族牧人用腰刀在石壁上雕刻的字跡和繪畫,形態個異,栩栩如生;有「天現鹿羊」「石燕高飛」、「石硤封雲」、「日勒翻影」等傳奇故事,被譽為古代山丹八景之一;有《狄青的傳說》、《隋煬帝會見二十七王國使》、《楊滿堂西征史話》、《王進寶鞭打大草灘》等歷史人文故事,同時歷代文人學者抒吟硤口寫下了不少詩詞,反映了古今硤口的興衰和變遷。

  千百年來,山丹漢明長城在這裡蜿蜒盤旋,櫛風沐雨,忠實地履行著中華民族對和平的守望。走近它,便如自己已穿越時空,置身兩千多年前戰火紛飛的年代,聽絲綢路上兩軍對壘的金革鐵馬;看漫漫戈壁守兵點燃的騰空狼煙;體味萬民修築長城的悲壯艱辛;領略長城天塹固若金湯的歷史。

  2006年,山丹漢明長城被國務院整體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由中國長城學會等單位共同發起,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等全國10多家新聞媒體參與「2006中國長城新聞採訪萬里行」,聚焦山丹漢明長城,向公眾普及保護長城的科學知識,調動全民保護長城的意識,引起全社會對長城保護現狀的關注。為保護並建設山丹古長城遺址和文化生態區,2009年,我縣出台了全省第一個由縣級政府公布的長城保護管理辦法——《山丹縣長城保護管理辦法》,自2008年以來,積極爭取資金4000多萬元,對縣境內長城本體險情最嚴重段落、烽燧、城堡和硤口古城過街樓和北城門進行了修繕加固,對洪水沖刷最嚴重的明長城新河段、豐城堡段、明長城山丹小寨段、進行了防洪搶險加固。在重點段落安裝長城護欄,有效保證了長城安全。與此同時,我縣還通過專欄宣傳、電視宣傳片、標語、發傳單、出版《長城魂》書籍等方式提高民眾長城保護意識。

  二十世紀以來,長城已成為世界各國遊人嚮往的旅遊勝地,「不到長城非好漢」已經成為中外遊人熟知的一句名言。山丹漢明長城更是國內外影視傳媒關注的焦點。這裡是拍攝電影電視片的理想之地,《牧馬人》《艾黎的故鄉》《海市蜃樓》在這裡拍攝完成。2001年7月,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節目主持人敬一丹在山丹硤口現場主持「直播中國」節目《山丹硤口看長城》,使神奇的古道要塞-硤口古城、山丹漢明長城從央視走向全世界視野。2002年12月中國長城學會製作了《感受長城》大型專題片,在中央電視台二套節目中播出。2006年,浙江衛視在山丹硤口拍攝了大型專題片《芨芨草》,將「長城之鄉」-山丹硤口的歷史故事傳播到大江南北。2007年,以山丹漢明長城為「主角」的大型記錄片《長城》在山丹硤口古城開拍,這部電視節目先後在美國、英國等歐美國家電視台和香港鳳凰衛視播放,這是山丹硤口古城和山丹漢明長城首次被國際影視機構搬上銀屏。

  山丹漢、明長城猶如橫空出世的蒼龍蜿蜒盤旋於龍首山下的茫茫戈壁,極其壯觀。古絲綢之路在河西走廊的埠之一,澤索谷峽口的歷史遺存猶在,此外還有一座建於明嘉靖年間(約1550年)的古驛站,距縣城20公里,絲綢之路旅遊線穿區而過,下車即可觀賞,安全便捷,且區內集服務與飲食一體的各類門店多家,這裡的"長城牌"優質西瓜基地聞名絲路古道。今年以來,山丹縣規劃擴建新河驛長城陳列館、大型停車服務區、慢行步道、仿古生態移民村、房車營地、特色旅遊景點等基礎設施,方便景區遊客。同時,我縣己連續幾年組織北京大學「絲路行知集結號」研學活動、「行知中國·絲綢之路」全球商學院智慧精英挑戰賽、長城徒步體驗、文化研學、尋幽探險、戶外體驗、邊塞軍事文化等主題系列活動,參與面廣、知名度高,已逐漸成為景區旅遊活動品牌。

  您若有興領略長河落日、感懷邊關冷月,可到峽口古城探尋古城關隘的歷史遺蹟與傳說,去新河驛感受明長城的偉岸執著,觸摸露天長城博物館的脾氣與性格。在這裡走驛道、登長城、看文物,觀古今文明建築交相輝映的壯觀場面,再去品味那富有地方特色的風味飲食,會使你遊興更濃,情趣倍增。 山丹漢明長城是國家長城文化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歷史文化和旅遊表征,更是一座豐富的文化旅遊寶庫。為了好地展示山丹漢明長城的魅力,讓更多的遊客能夠在夜間感受「五彩山丹」之「長城魂」的風采,山丹縣政府加強保護修繕、文化挖掘、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工作,選取長城與國道G30交匯的新河段進行亮化,發展長城周邊以塞上風光為主題的生態文化游。把山丹建成面向「大河西」、「大敦煌」的文化旅遊勝地,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文化旅遊通道,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旅遊勝地,帶動河西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秦莉)

來源:中國張掖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VraMHG8BMH2_cNUgIg0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