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家的時候,和紙鶴說說話」|白衣天使的「戰場」日記(十七)

2020-02-25     福建新聞廣播FM1036

在宜昌的日子,福建醫療隊隊員們彼此間互幫互助,與宜昌醫院的醫護人員亦師亦友,對新冠肺炎患者不離不棄。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陳思,現在是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重症室(內科2病區)二層第一小組組長。寫這篇日記的當天,她戴著三層防護手套,折了一堆紙鶴送給病人。

2月23日 宜昌 多雲

一聲令下,我們火速集結,踏上宜昌之路。危急時刻,我們毫不畏懼,選擇逆行,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

一起奮戰的日日夜夜

我們留下難忘的戰友情

從前不相識,如今在一起,穿上防護服,我們成了戰友。我們來自不同科室,不同地方,我們各有專長,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凝聚成一個鬥志昂揚的團隊。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不害怕,不退縮,不猶豫」成了我們的口號。

我們一起奮戰的日日夜夜,留下一種最難忘的、最刻骨銘心的感情——­­­­戰友情,它既是友情,又可謂生死情、患難情,我們永遠珍惜。我們一起奮戰,就是一輩子的戰友情,等疫情結束,我們帶上家人相約在宜昌。

(護理小組成員)

護士潘瑤的隨記

相互學習相互借鑑

我們亦師亦友

我們來到了福建對口支援湖北宜昌的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陌生的戰場。疫情嚴峻,時間緊迫,給我們準備的時間不多了,我們必須以最短的時間熟悉環境。

進入重症隔離病房,穿著防護服開展所有護理工作,強度大,任務重,再加上身體上的不適應,這是我們從沒有經歷過的。

這時許麗麗老師成了我們的依靠,成為我們的老師。她是宜昌三院的主管護師,她在這裡已經連續奮戰了20幾天了。他們的團隊零感染,滿滿的戰鬥力,讓我們由衷敬佩。

許麗麗老師毫不保留地把經驗都傳授給我們。她的耐心教導,讓我們受益匪淺,讓我們認識到非常時期這裡和普通病房的區別,也讓我們能夠在最短時間迅速熟悉環境投入戰場。

(陳思在給病人進行留置針穿刺)

完成工作交接後,在林蓉金主任帶領下,我們採用了多專科聯合護理,精準施護,把我們先進的護理理念和高水平的護理技術帶進宜昌,帶進宜昌三院重症隔離病房。

許麗麗老師對我們的護理工作給予很高的評價。她也把我們當成了老師,也向我們學習。在一起奮戰的日子裡,我們亦師亦友,結下深厚的師生情。

在她要離開這裡的時候,她說:「你們都很棒,我們在你們身上也學到很多,待到春暖花開,我們期待你們再來宜昌玩。」

(福州、宜昌兩地醫護在微信朋友圈裡的對話)

不離不棄的守候

換你們一句長情的告白

重症隔離病房裡面的情況非常嚴峻。我們護理工作強度非常大,不僅要做好所有護理工作,還要照顧患者的日常生活,病房的清潔衛生與消毒等等。

每當危重症患者沒能搶救過來離開我們的時候,心裡有種說不出的難受。每當患者在我們護理之下好轉或康復轉出重症隔離病房的時候,心裡又燃起了堅守的熱情。

患者同時承受著病痛的折磨與親人不能相見的雙重煎熬,我們也感同身受,我們也用行動給予他們溫暖,鼓勵著他們。

閒暇之時,我們也跟他們嘮嘮嗑。我常常跟他們說「我們是福建來的,有福氣。我們帶來了最好的醫護團隊,我們會負責到底,對你們不離不棄。」

每看到病房裡的叔叔阿姨,覺得他們很孤獨。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襲擊,他們不得不在這冰冷的環境中度過。他們此刻的心情也是我們應該關注的!

打好這場戰,消耗的是體力,更需要很強的定力和信心,需要精神寄託!

所以,我利用閒暇之餘戴著三層手套折了一隻只千紙鶴。紅色的千紙鶴,意寓吉祥如意,為這冰冷的病房增添一絲色彩。

一隻只紙鶴,承載著一點點的祝願,惟願健康平安。

你們不是單獨戰鬥,有我們陪著。你們的子女、親人無法在旁,我們就是你最堅強的後盾。在你們想家的時候,可以和紙鶴說說話,它也是你們的希望!

他們默默承接著陌生人勝似親人般給予的愛與溫暖,也深深感動著,非常感激我們的付出。其中一位阿姨說道:「你們守著我們,等著我們康復,等疫情結束後,我們陪著你們逛遍整個宜昌!」

懷著百感交集的心情記錄了我們的點滴。這場疫情不知何時能結束,但我們堅信這一天會到來的,別忘了我們的約定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VeKqe3AB3uTiws8K6TA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