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高額的彩禮橫在那,越窮結婚彩禮越高

2019-05-26   姚志芸

農村的婚姻:彩禮和嫁妝不能對等,有利就是傳統,無利就是陋習

(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里,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

文/姚志芸

農村的婚姻:彩禮和嫁妝不能對等,有利就是傳統,無利就是陋習。筆者寫過幾篇關於彩禮的問題,農村女孩不願回農村,城市女孩不會嫁農村,那麼農村男孩和誰去結婚?

水漲船高的彩禮,背後的問題真的就能解決嗎?一方因為彩禮是身價,女方要彩禮,一方因為要娶妻生子,拚命存彩禮。落差之大,讓人咋舌。

那男方給女方彩禮錢,女方父母拿著,女人嫁出去,女方父母一分錢不給自己的女兒,這算不算相當於賣出去了?

當然,在古代也不是不可以這樣,不過那不叫娶妻,叫納妾。 賣給人家,要地位沒地位,就連生死的權利都沒有。如果生孩子時難產,大部分都會保孩子,古時候醫療條件有限,有多少女人折在了生孩子上,把生孩子稱為鬼門關。

因為生孩子死了,婆家人只是草草埋了,娘家人還不能有意見。這是違背人權的,更是沒有人性可言,女人成了生孩子的工具。

現在高額的彩禮橫在那,越窮結婚彩禮越高。女人又成了賺錢的工具,讓人可悲的是,很多女人沉迷其中不自醒,反而洋洋得意,比誰的彩禮高,彩禮就是身價。

殊不知婚姻的幸福不在於彩禮,在於一場長期的磨合戰。要了彩禮就有主導地位,民間有一種說法就是如果要絕對的優婚內優勢,就是要彩禮,要疼男方家裡,只有這樣他才會心疼你,你就是他所有的錢。這就是悖論!

試問那些已經高彩禮結婚的家庭,女孩子安心過日子的有多少?真正獲得男方家裡尊重的又有多少?仗著買身價當少奶奶的又有多少?能做到孝順公婆的又能有多少?

說白了還不是一個高價買回來生孩子的工具?也有人說,彩禮是孩子的冠名權,更是對女人的生育的補償,這兩點更為可笑。

生孩子是生命的延可,如果覺得是傷害,可以不結婚不生孩子。男人是男人的孩子,也是女人的孩子。看看現在離婚的女人,尤其農村有幾個女人離婚會帶孩子走?孩子的姓就得拿錢來冠名?不妨看看自己的姓有沒有冠名?

現在的這些女性是好吃懶做,說什麼傳統,只是將做妾收彩禮不陪嫁的傳統繼承下來了,又打著男女公平的愰子,要以妾禮做主母的行動,結婚只是為了大發一筆財。

年輕男孩越來越不願意追女孩子,女孩子彩禮居高不下。對於婚姻的嚮往直線下降。婚姻到底是什麼?生孩子又是為了什麼?

女人給要彩禮找足了藉口,又是照顧公婆,又是帶小孩,又是掙錢 又是做家務 關鍵是說到做到了嗎?這些都成了要彩禮的藉口和正當理由。

什麼時候婚嫁能回歸正常,幸福就會不太遙遠。

原創作品,各平台同步發布,已簽約維權騎士,未經容許,請勿轉載!網絡配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