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狂魔」非洲再出力,為什麼全球各國都愛找中國基建幫忙?

2020-03-16   強國兵器

說中國是「基建狂魔」還真沒說錯,而據說這個名號最早是來自西方對於早期中國基建工程的驚嘆與誇大,沒想到,後來中國真就一步步讓它成了真,現如今,這一名號早已在全球打響,越來越多的國家尋求中國基建的幫助。近日,中國三峽集團傳來好消息,「基建狂魔」在非洲再出力。

(大興機場)

中國三峽集團於近日表示,3月9日10點30分中國在幾內亞又建好了一座大壩,幾內亞蘇阿皮蒂項目大壩的19號壩段,壩體混凝土澆築至SMK215.5高程,成為首個澆築到頂的壩段。進水口壩段預計3月底全部澆築到頂,項目主體工程預計上半年全部完工,為幾內亞水利工程建設做出較大貢獻。實際上,近些年來,中企在非洲承建或援建了眾多大型項目。

(中國基建幾內亞蘇阿皮蒂項目大壩)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在非洲設立的企業超過了3700家,投資超46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流向港口、鐵路、高速公路、發電廠等基礎設施,這不僅加速了非洲國家的發展,也為當地人民的生活帶去便利,因此,不乏感激之聲,甚至有非洲國家為紀念這些中企援助或承建的國家重大工程,而將它們印上了紙幣,如幾內亞5000法郎紙幣上三峽中水電總承包、中國水電十一局承建的金康水電站等。或許有人要問了,為何非洲愛找中國基建幫忙,而不選擇歐美或是其他國家呢?

(幾內亞5000法郎紙幣上印有三峽中水電總承包、中國水電十一局承建的金康水電站)

原因其實很簡單,中國企業最大的優勢就是建設速度快且質量高,技術一點也不亞於歐美國家,甚至在一些方面超越歐美的標準,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看到了中國基建的實力,也有不少「老顧客」紛紛發來「好評」,因此,不僅僅是在非洲,全球還有很多國家都需要中國基建的幫助,例如巴基斯坦的SK水電站、俄羅斯的莫斯科地鐵大環線、甚至是美國的波士頓橙線地鐵。而這些只是中國基建在全球出力的「冰山一角」。對此,有俄羅斯人表示感謝稱:「要是沒有中國技術,地鐵工程或許再過5年都沒進展」,還有印度人表示:「中國企業承包的項目,往往都是世界級難度,中國人擅長創造奇蹟。」

(中國鐵建莫斯科地鐵)

另外,除了過硬的技術實力,中國企業還會為「客戶」考慮。一般中國企業在為他國進行基礎建設前,都會對當地實際情況及環境進行實地考察,進過充分調查後再與當地進行協商,挑選出雙方都滿意的方案,以排除後續施工的一些不利因素,這也是保證中國基建能夠一直順利進行的優勢。

此前,看中了俄羅斯國內城市基建需求的日本計劃將其作為投資重點,然而最後俄羅斯還是選擇了中國進行合作。除俄羅斯該項目外,日本基建企業也曾多次在與中企的競標中敗下陣來。有分析認為,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日本在進行海外基建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沒有考慮到當地的情況。對此,有日本網友表示:在基建方面,我們需要向中國學習。(嵐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