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籽料的防偽標籤,看懂這幾點再也不怕買到假貨!

2019-05-15     玲瓏佛玉



每一個籽料都有它的身份證,每一個籽料也都有它獨特的防偽標誌,而對於分辨籽料來說,兩者相加就能找到你的答案。

身份證之毛孔

籽料與其它山料的最大區別之一,就是其獨特的毛孔。

籽料毛孔的成因有好幾種說法,一般的解釋是籽料在河裡的搬運過程中,不斷衝擊造成表面微小碎屑的剝落所致。也有說法稱是因為籽料表面的一些細微白玉顆粒在水中溶解形成的。

不管是如何形成的,籽料上的原始毛孔是它獨特的身份證之一。每一個籽料都會有毛孔,只不過毛孔有大有小,有松有密,又或者在雕刻的過程中切除了。

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籽料的毛孔並沒有真正圓形的。關於看毛孔,也並不是特別的明顯,需要轉動籽料在一定的角度才能看清楚。

身份證之皮色

有些籽料會有皮色這個身份證。皮色同樣是籽料的一個比較典型的特徵。在形成的漫長過程中,籽料受到水、土壤里礦物質的影響,經過長時間的吸附和侵染,會慢慢侵染到玉質的表面或內部,從而形成皮色或沁色。

皮色有很多種顏色、形態、分布,每一個籽料的皮色都各有不同。

關於皮色,大家最在意的就是真假,皮色有幾個分辨要素,看過渡,看毛孔與玉質的關係,看皮色本身,這個需要一定的行業功底。

身份證之外形

籽料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河水的搬運過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磨圓度。磨圓度並不是說它有多圓,而是它的表面比較光滑、弧面流暢。

籽料的外形是不規則的,但整體是圓潤的,當然也會有一些斷籽的出現。總體的特點是:體態光滑,無稜角,外形呈鵝卵狀,塊度一般比較小。

關於籽料的外形,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很多籽料會有一個「基面」。所謂基面,就是籽料在最初形成時的一個面,也可以理解為貼近河床的一面。

一塊籽料出來,你幾乎能感覺到它在河床中是如何擺放的,一般來說基面更加平整,而且面較大,毛孔更為粗糙一些。

防偽標誌之水草沁、釘子紋

籽料的防偽標誌中,有兩個是最為明顯,也最容易觀察的,那就是水草沁和釘子紋。

水草沁實質上是一種錳結晶,有時候也叫「蜈蚣腿」。它是籽料在河流里經長時間沖刷,水中的錳離子在籽料最薄弱的地方堆積後結晶形成的。一般情況下,水草沁長在料子比較疏鬆或有綹裂的地方,而且幾乎都是長到綹裂的根部。其次是釘子紋,釘子紋一般在切料當中比較容易觀察。

水草沁和釘子紋在染色的造假中不會出現,但在其它料子上也會有類似的存在,比如一些石頭,或

者山料上也會有類似的存在。

防偽標誌之裂

裂算是一種瑕疵,也是籽料的一個很好的防偽標準。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去分辨真假:

裂的新老:裂的新老是判斷籽料好壞的可靠的方法,滾料也會有裂,但滾料的裂,就像是人工開鑿出的裂,與籽料天生的裂有著一定的區分。

裂處的皮色:裂處看皮色的真假。裂處的顏色是外淺里深,就是沁色堆積在裂的內部,而裂的表面其實皮色往往並不深,而假皮色則是外深里淺,人工染色是很難沁入到裂的內部,所以會在表面沉積。

防偽標誌之水線

水線也是看皮色的一個比較好的方法。籽料表面的水線過處基本都沒有皮色。這也要看水線在玉質的內部還是表面,它的粗細大小等等。

大部分籽料,在水線的部分其實是沒有皮色的,只不過到末端水線變的極小,很難看出有水線的出現。有些水線太靠近玉質內部,或者太過細小,也會有皮色的存在。

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玲瓏禪玉」,了解更多有關玉石佛文化的更多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V93dPGwB8g2yegNDZJI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