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陽—古蜀秘境,神奇德陽

2019-11-30   揭西即沖擂茶粉

德陽,四川省轄地級市,別稱旌城,位於成都平原東北部。德陽於1983年建市,現轄2區、1縣,代管3縣級市。是成渝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和成都經濟區重要增長極,也是四川省重點規劃的地區性中心城市。境內擁有四川德陽旌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德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德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經濟工業高地。幅員面積5911平方公里,人口387.7萬。

德陽號稱古蜀之源、重裝之都,距離成都僅40公里,傾力打造成都國際化大都市的北部新城。德陽因」三線建設」國家布局現代大工業而建市,是中國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和全國三大動力設備製造基地之一。德陽市生產了全國45%以上的大型軋鋼設備,也是世界最大的鑄鍛鋼製造基地,發電設備產量位居全球第一,石油鑽機出口位居全國第一。全國60%的核電產品、40%的水電機組、30%的火電機組、50%的大型軋鋼設備、20%的大型船用鑄鍛件由德陽製造。

德陽作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歷史文化積澱厚重。其境內擁有"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的廣漢三星堆古蜀文明遺址。作為國家森林城市,其也是中國唯一的「聯合國清潔技術與再生能源裝備製造業國際示範城市」。同時還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的劍南春的產地。

美 景

三星堆遺址

迄今為止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蜀文化遺址。三星堆博物館就位於遺址東北角,收藏和展示了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器、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餘件珍貴文物。三星堆博物館占地面積很大,現有兩個獨立的展館,第一展館為綜合館,主要陳列金、銅、玉、石、陶等類文物,第二展館為青銅專館,陳列著出土的各種青銅器具。園區內綠樹成蔭,環境優雅,園內還建有大型訪古祭祀台,可登台憑弔,遙想當年祭祀的場景。

白馬關

蜀道五關之一,秦入蜀的最後一道屏障,從這裡,出,可以望天下;入,可以霸一方,由此可彰顯其軍事和政治地位。白馬關景區內除了龐統祠外,還有龐統被射落馬的落鳳坡、劉備安葬龐統的龐統墓、以徽派迷宮院落為主的倒灣古鎮;以及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國家級道路,連接南北走道的交通大幹道——金牛古道;還有殘存有昔日輝煌的點將台、換馬溝、八卦古戰場、五丁谷等三國遺蹤,構成了德陽三國蜀漢文化旅遊美不勝收的歷史長廊。白馬關景區是連綴在三國遺蹟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交 通

公路與汽車

德陽市公路總里程為756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0公里(成綿高速71公里、成南高速29公里),國道1條(G108線)77公里,省道3條(S101線41公里、S105線56公里、S106線167公里)264公里,縣道1388公里,鄉道2460公里,村道3218公里,專用道路62公里。

高鐵與火車

旌陽區地處德陽市中心區,寶成鐵路穿城而過,在區內設了德陽東站、德陽站兩個站落,有往返成都、上海、北京、南京、鄭州、西安、青島、福州、合肥、瀋陽、昆明、呼和浩特、烏西、格木爾等地的列車班次。德陽火車站有開往成都、重慶、攀枝花、太原、廣元、福州、西安等地的高鐵和動車,是四川省著名的民工輸出站。

西成鐵路和成綿樂城際鐵路縱貫德陽南北,達成鐵路從我市中江縣通過,正在建設的成蘭鐵路從我市廣漢、什邡、綿竹穿過,另外還有支線鐵路廣岳線和德天線。

美 食

劍南春

劍南春產於四川綿竹。是唐代時人們以「春」名酒,綿竹又位於劍山之南,故名「劍南春」。這裡釀酒已有1000 多年歷史,早在唐代武德年間(公元618年至625年),有劍南道燒春之名,據-所 著書中記載:「酒則有……滎陽之土窖春……劍南之燒春」。「劍南之燒春」就是綿竹產的名酒。

麻餅

麻餅系列產品已有200多年歷史,為孝泉古鎮特色之一,入口化渣,香酥可口,老少皆宜,為古鎮佳品!

中江掛麵

中江掛麵為手工製作,歷史悠久,傳統工藝獨特。它的特點是味甘色白,柔嫩可口,面體因經多次發酵而有微孔,故有"莖直中通"之說,其特別柔嫩易消化也緣於此。民國1931年版《中江縣誌》記載:"中江掛麵,面細如絲,長八九尺,截兩頭,取中段,名曰腰面,又稱銀絲面,縣城內外俱佳,河西譚家街尤盛。色白味甘,食之柔滑,細而中空,堪稱潔、白、凈、干、細五絕……"

八寶油糕

中江八寶油糕,是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的著名小吃,此品具有200多年的歷史,系由8種主要原輔材料精製而成。外觀呈梅花狀,表面油潤光滑,食之具有油而不膩、外酥內細軟、芳香綿糯的特點,且富有多種維生素,為糕點中之珍品。中江八寶油糕是以精麵粉、精油、蜂蜜為主要原料,摻入花生、蜜瓜泥、核桃仁、雞蛋、鮮玫瑰泥、蜜櫻桃、芝麻、白糖等,用手工製作的糕點佳品。

羅江豆雞

德陽名小吃羅江豆雞,在川菜菜譜和眾多食品行業中享有很高的聲譽,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羅江豆雞的創始人袁通儒,號崇大,自幼禮佛。民國17年在什邡羅漢寺昌齡法師門下剃度為僧,三年後還俗闖蕩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