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工資多少?坐在你旁邊那個人的工資多少?公司里你周圍同事的工資多少?你知道嗎?你覺得自己應該知道嗎?
最近,這個話題也出現在了熱搜上,更是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熱議!那麼,問題來了,公司要求薪酬保密的制度合法嗎?一起來了解!
#同事之間工資應該公開嗎#
大家對此的看法是各有不同
有人認為沒必要,有對比就會有傷害
公開會影響幸福指數
有人說公開唄,
誰還沒點好奇心呢
還有人覺得應該公開的是
薪資體系,而不是員工工資
當然還有,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
在眾多網友留言中
有一條評論讓小編開始慌了
——打聽同事工資會被開除?!
這個消息到底準不準確?
真的有這種情況存在嗎?
在現實生活中
的確是有公司不允許員工交流工資
甚至還有不少公司
會讓員工簽訂保密協議
如果違反相關規定
則會面臨被開除的處罰!
那麼,問題來了
公司要求薪酬保密的制度合法嗎?
我們先來聽一聽專業律師的說法
《勞動法》第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單位對於技術和勞動熟練程度相同的勞動者在從事同種工作時,不分性別、年齡、民族、區域等差別,只要提供相同的勞動量,就應獲得相同的勞動報酬。
薪酬保密制度旨在限制員工之間相互知悉薪酬情況,防止員工之間相互攀比及惡性競爭等方面的一項管理制度,我國現行法律雖沒有明確規定禁止企業實行薪酬保密制度。但其在運行過程中應受到以下限制:
1、程序應當合法,薪酬保密制度應當經公司民主程序制定並向全體員工公示,如未經公示的,不發生法律效力。
2、不宜無差別適用。薪酬保密制度一般適用於工作成效難以具體量化考核的崗位、特殊待遇或者引入特殊人才的情況,如果對於薪酬差別不大的行業、工種而言,保障他們同工同酬的權利比限制其相互知悉薪酬情況更有價值。
那麼,在薪酬保密的情況下,勞動者缺乏知情權,同工同酬的權益如何實現?
對於工資是否公示,法律並無強制性的要求,只強調了用人單位應當書面記錄工資情況,形成工資支付台帳或工資支付表。在發放工資時應當向勞動者提供本人工資清單,清單上應當有支付單位名稱、工資計發時段、發放時間、員工姓名、加班時間、扣除的項目等記錄。所以,勞動者的知情權更多體現自己的工資上,而非他人的工資信息。用人單位採用薪酬保密制度,在保護員工隱私、防止員工相互攀比、減少員工衝突流失、便利企業管理上有一定優勢,在合理範圍內法律應予尊重。
對於工資是否公示,法律既然並無強制性的要求
那麼,小編想問大家一個問題
知道別人的工資又能怎麼樣?
老闆不會根據別人的工資來確定你的工資
用他人工資的多少來判斷自己的價值
從出發點就錯了
如果你真的做得很好,工資卻不見漲,
你盡可以離開這個公司,
因為這不是你的問題,是公司的問題;
如果你做得確實很爛,工資也不見漲,
你應該去謝謝你的老闆,
沒被開掉是你的幸運。
想說要想拿更高的薪水,
那就讓自己成為更重要的人,
去做更重要的事。
讓自己再「深造」一下,比如看本書先充充電?
相信到一定火候,
你一定能夠勝任薪水更豐厚的崗位。
但在此之前,
我們是不是先要把手頭的工作做好呢?
素材:工人日報
編輯:曹 程 蘭明月
主編:謝紹剛
監製:曹 偉 塗山懋
好看!你就贊一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