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熱榜的亞馬孫大火,還在燃燒嗎?

2019-10-14     博物雜誌

今天我們要講的事,在這個信息飛速更新的網絡社會中,想必是一則沒有時效性的新聞。

當8月大火肆虐亞馬孫雨林時,許多人的心被揪了起來。眾多新聞和媒體平台也在第一時間密集式報道,大家的朋友圈和微博首頁到處都是相關的內容。

而如今已是10月了,媒體對於此事的報道越來越少,網上對大火的爭論似乎也逐漸平淡下來,大家的注意力不斷被新的事件左右拉扯,亞馬孫雨林大火早已不是一個熱搜詞,那麼這場火到底怎麼樣了呢?

這讓小編想起了狄更斯在《霧都孤兒》里曾寫到的一段話:「幾天以後,這件事漸漸被淡忘了;同大多數事情一樣,奇聞如果得不到新的養料,便會自行消亡」。

然而,這場大火卻還沒有停止燃燒。

截止10月8日,亞馬孫雨林大火仍在燃燒。

圖片來自:@國際在線新聞 微博

今天要為大家「重提舊聞」的這位作者是一名昆蟲展策展人和自然教育從業者,他從2014年來便多次前往南美亞馬孫進行徒步探索,不僅對這片雨林非常熟悉,更是深愛著它。他將為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亞馬孫雨林的重要性,以及這場大火到底意味著什麼。

雨林的降雨量有多大?

本文作者在亞馬孫雨林

這個占地超過500萬平方千米的叫做亞馬孫的地方,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熱帶雨林(Rainforest)顧名思義就是地處熱帶,並且降雨豐富的森林。一般來說,森林的年降雨量達到2300毫米就是熱帶雨林了,不過亞馬孫雨林的年降雨量大多都在2500毫米以上,有些地方甚至達到3000甚至5000毫米——降雨量大!

亞馬孫的降雨量如此豐富,是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

它北方的委內瑞拉與蓋亞那高原,西方的安第斯山脈,南方的巴西智利高原,三面屏障完美擋住了亞馬孫內部的水分蒸騰後的逃散。

地處信風帶的亞馬孫入海口,每年為內陸帶來了大量來自大西洋的水汽。同時,信風也把下游的蒸騰帶到了中游,中游的蒸騰水汽帶到了上游。而上游,就如我們上面說的,安第斯山脈的存在讓這些降水留在了亞馬孫源頭——水汽充足!

攝影:朱卓青

這樣的水循環決定了亞馬孫是世界上水分回收率最高的森林

我們都習慣把一年分成四季,而在雨林里並不需要這樣分。每年的9下旬至第二年的4月是亞馬遜的狂雨季,每個月的降雨量達到400毫米;5月至9月上旬是所謂的旱季,或者叫正常雨季,每個月的降雨量在200毫米左右, 而旱季的雨水,則大多來自於森林本身的蒸騰。

雨水多為何還會起火 ?

亞馬孫的大火,並不是只有今年在燒。

事實上,亞馬孫的森林大火幾乎每年都有,並且每年都在以驚人的速度破壞著叢林。

亞馬孫雨林在2019年的起火點已經超過7萬處,超過去年同期83%,也是自2010年以來起火最多的一年。

大家都知道,自然的山火是大自然循環的一部分,這些山火可以馬上被旱季的雨水澆滅(旱季的一周也會下4-5場大雨)。

而發生在巴西亞馬孫流域的大火,幾乎都是人為造成的。這些人為造成的大火,主要是由於下游的植被砍伐嚴重,導致森林的降雨量急劇下降後,根本無法被大自然本身熄滅。隨之帶來的,就是各地的小火災不斷肆虐蔓延,最後演變成了森林大火。

2019年的亞馬孫雨林大火 圖片來自:preview.ph

亞馬孫雨林中燃燒的樹幹 圖片來自:phnompenhpost.com

如上問提到的,7月和8月是亞馬孫雨林最乾旱的季節,也是火災最集中的時間。而從8月媒體曝光火災肆虐到現在,火災的數量已經突破歷史記錄。

流域中游的土著曾經告訴我,亞馬孫每年都在變乾燥,原本9月應該來臨的雨季,現在已經被推遲到了10月。

火滅了就沒事了嗎?

今年又是相對乾燥的一年,所以導致亞馬孫的森林火災直到現在都無法熄滅。而在叢林火災中,又有多少生靈因此將面臨災難呢?

亞馬孫地區特有的玻璃樹蛙 攝影:朱卓青

生活在亞馬孫流域的水豚 圖片來自:123rf.com.cn

許多人指責巴西政府不作為。但是我們不妨也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巴西由於過度依賴大宗商品的出口,國家的工業化已經極度落後,而近幾年大宗商品的行情又不好,結果就是導致巴西極度貧窮,已經無法以一個國家的力量去挽救亞馬孫的火災。所幸的是,世界各國已經伸出援手幫助巴西政府去控制當地的大火。

雖然也有很多媒體提出亞馬孫的火災並沒有想像的嚴重,但是我認為,大家還是需要重視這件事。畢竟這樣一場大火,不是滅了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更何況它現在還在持續燃燒。

一片森林在被毀滅之後,如果它是緊挨著沒有被破壞的原生林,那麼這片森林需要在5年左右的完美保護下,才能恢復成次生林的狀態。而恢復到原始森林,又需要另外的5-10年的時間

恢復15年左右的次生林,已經生機勃勃。攝影:朱卓青

所幸的是,已經有不少人選擇退休之後在亞馬孫流域進行投資建造旅館,一方面推動了旅遊業,一方面也可以去保護當地的叢林。有很多以前被作為農場,光禿禿的地方,在經歷了5年左右的時間,都重新煥發了生機。

很難想像這一片叢林在十年以前還是一片平地 攝影:朱卓青

作為自然愛好者,我們不一定要為了單次的自然事件去抨擊,而是要理智地看待這次的火災事件帶給人們的警示。亞馬孫雨林是一個龐大的系統,這裡孕育著太多地球發展史上璀璨的瑰寶。去了解它,學習它,我們才能夠更好的去保護它。

圖片來自:123rf.com.cn

參考文獻:

JOSE A. M. : ON THE HYDROLOGICAL CYCLE OF THE AMAZON BASIN: A HISTORICAL REVIEW AND CURRENT STATE-OF-THE-ART, p 16

GENTRY, A. H.; LOPEZ-PARODI, J.: Deforestation and increased flooding of the upper Amazon. Science. v. 210, p.1354-1356, 1980

撰文 | 朱卓青

攝影 | 朱卓青

微信編輯 | 小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Ub0q5m0BMH2_cNUgs29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