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這樣一檔音樂類綜藝。
沒有導師搶人;
沒有競技淘汰;
也沒有選手催人淚下的「我家人得了癌症背後的故事」。
不製造任何爆點,只交流音樂本身。
這樣的節目,能活下去嗎?
能。
它不僅活了,而且收視率意外很火爆。
人人在驚嘆,這個音綜好「高級」——
《再次出發》
Begin Again
完全不同於《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等配置各種高大上的競技選秀類節目。
《再次出發》想著法兒地「寒磣」音樂人。
把他們「流放」,在人生地不熟的異國街頭進行表演。
條件好的,給你擺個鍵盤和麥克風;
條件差的,抱個吉他在公園樹底下自己哼吧。
前頭要是再擺個碗,就可以直接養家餬口了。
或許你已經察覺到了。
《再次出發》這番綜藝,跟一部美國電影撞上了。
一模一樣的名字。
不是巧合,而是在致敬。
這部電影應該很多人都看過。
講述的是兩個落魄的音樂人,窮到沒錢租人員和設備,便使出奇招:
以整個城市為錄音棚。
他們找來了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抱著樂器滿城跑。
在堆滿垃圾桶的小巷子裡,就這麼唱起來。
以城市的喧囂為背景音,硬生生做出了一張牛逼的專輯。
這檔韓綜不就是按照這麼個思路來的嗎?
第一季選取的地點就頗有致敬意味:
都柏林。
這是音樂電影《曾經》的拍攝地。
而本片的導演約翰·卡尼,也正是《再次出發之紐約遇見你》的導演。
第一季的開篇,就是《曾經》里的名曲《Falling slowlly》。
他們還復刻了電影里追小偷的場景。
不過不同於電影里的瀟洒與隨性。
現實的街頭表演,可要狼狽得多。
遇上颱風天和雨天,曲譜樂器滿天飛。
摸著腦殼完全不知所措。
凍成狗的下雪天。
手僵嘴麻,也得在凌冽的寒風中把歌唱。
沒有高端的音樂設備,也沒有精緻的編曲和舞美,全憑藉音樂人自己湊合排演出。
把人往死里折騰。
然而,就是這樣一部「窮酸虐人」綜藝,播出 3 季,平均每季 9.5 分。
到底有什麼魅力?
在魚叔看來,這檔節目最妙的地方,就在於讓音樂回歸到可貴的自由抒情。
在出發前,音樂嘉賓們會提前準備一些曲目。
但大多數時候,他們是根據街頭當下的人物和風景進行演唱。
比如颱風天就唱《風起的地方》。
在小酒館就唱甜蜜蜜的《Lucky》。
這裡,可以聽到音樂本身自由的靈韻。
不為打敗對手,不為觀眾的選票,不為導師的青睞。
純粹享受音樂所帶來的美好過程。
其中最令我感懷的,是金必在路邊攤自彈自唱《青春》(請回答《1988》的主題曲)。
人來人往,車水馬龍。
勞累了一天的人們,下班途中坐在路邊攤喝口小酒。
店家老闆炒著菜,客人們碰杯寒暄。
就是在這樣市井氣息圍繞下,金必兀自哼起來:
總歸要流逝的
這青蔥的歲月
像謝了又開的花葉一樣
那段口哨真是絕了。
看似松垮隨意的氛圍,實則飽含深情與留戀。
聞者五味雜陳。
不介意的闊以聽下糊版 更清晰的版本移步 B 站
你可以類比想像一下。
毛不易在串兒店,一桌子的燒烤簽子和啤酒瓶,客人們喝得微醺。
他自彈自唱起《像我這樣的人》。
那該是怎樣一番動人的場景。
街頭表演的魅力就在於此:
音樂來源於最普通的瞬間,也最該回到那些瞬間。
它把鏡頭對準了那些路人的面孔,或怔住,或動情,或舞動...
都是音樂產生魔力的時刻。
他們選曲也很有一套。
為了吸引外國人,一開始會選擇歐美流行歌曲。
比如最能帶動氣氛的《Havana》《Shape of you》等。
但接著就會回到韓國歌曲。
就算一開始不知道 K-POP 的,聽完肯定也都知道了。
即便語言不通,但聽眾們卻仍然會被優美的旋律所打動。
韓流與國家形象,就這麼潤物細無聲地傳遞出去了。
這才是文化輸出的典範。
另外,這部綜藝堪稱是提升曲庫逼格的利器。
以往並不關注韓流音樂圈的我,在節目中挖到了李素羅、李秀賢、朴正炫等令人心顫的歌手。
李素羅是出道20多年的「老人兒」,氣若遊絲,低音吟唱,堪稱絕美。
一曲《Moon River》讓熱鬧的酒吧瞬間安靜下來。
老奶奶閉眼跟著哼唱,完全陶醉其中。
還在眾人歡呼中,安可返場。
李秀賢來自鬼馬兄妹樂隊「樂童音樂家」。
其貌不揚的她,嗓音純凈極具穿透力。
令我驚奇的是,成員里還有演員。
比如《孤單又燦爛的鬼怪》里的活潑可愛的金高銀。
《春夜》里深情又溫柔的丁海寅。
你能想像金高銀能把 Lady Gaga 唱得這麼清亮動情嗎?
怎麼韓國藝人個個跟吃了 CD 似的!
當然,最令我刮目相看的,還是 Henry 劉憲華。
魚叔最初認識這個小伙,是因為國綜《嚮往的生活》。
乖乖巧巧傻白甜人設。
一查,其實都快 30 歲了。
他是伯克利音樂學院畢業的小提琴才子。
但在土味鄉間生活里,才華完全得不到發揮。
總有一種「偶爾被爸媽叫出來在眾人面前秀個才藝」的既視感。
以至於後來上《聲臨其境》當導師,還被網友質疑過資格。
「他有這能耐嗎?」
直到看完《重新出發》,魚叔才意識到,劉憲華是被國綜放錯了地方。
白白浪費了這麼多年。
音樂世界裡的大華,簡直光芒四射。
我們看他一場街頭演出都幹什麼了。
首先擔任串場主持,跟觀眾用英文介紹曲目。
作為鍵盤手,用一段好聽的前奏華麗開場,瞬間攫住觀眾的耳朵。
行至中斷,眼看主唱停了,趕緊彎下腰撿起小提琴。
來了一段悠揚的 solo。
手頭彈著琴呢,抽空擦了擦被大風吹出的鼻涕。
結束時還搶了旁邊大叔的鑔片,被人追著打哈哈哈哈哈哈。
別以為他只會打配合。
他既是用小提琴帶著全員演奏《Despacito》的靈魂人物。
也能跟朴正炫合唱 Lady Gaga 的名曲《Shallow》。
被讚嘆「原來這麼能唱」的聲線擔當。
所以這之後,人們送給劉憲華一個新的暱稱——
劉能。
真真兒是能幹 Boy。
最近的韓綜都走「慢路線」。
拋棄了華麗的包裝,更注重挖掘生活中的美好。
無論是美食還是音樂,都追求回歸本質。
舞台上的精緻表演當然好看。
但這些被無數小插曲打斷的街頭演繹,卻更令人動情。
沒有刻意的炫技,沒有花哨的舞美,沒有安排的觀眾。
而是呈現出一個音樂人沉醉於音樂,熱愛音樂的質樸模樣。
這才叫真正的「玩音樂」。
看著他們自由享受的表情,魚叔才瞬間就理解了音樂是多麼美好的東西。
單純而懷有敬意地演唱,抒發生命中的情感能量。
音樂的本身無關競技,無關名利,它最初被創造出來,就是一種自我表達的需求。
唱的是詞曲,道的是靈魂。
音樂是一抹良藥。
能治癒每個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