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粥里加了一樣東西,媽媽親手斷送了8個月寶寶的性命!

2020-09-16     孕媽學堂

原標題:只因粥里加了一樣東西,媽媽親手斷送了8個月寶寶的性命!

芽芽媽的朋友是一名兒科醫生,今天聊天時,她給我講了一位媽媽因為誤信「偏方」給寶寶輔食里擅自加鹽,導致寶寶不幸夭折的真實故事!

初為人母的小美(化名)媽媽總覺得自己8個月大的寶寶手腳好像沒有力氣。她看見別人家的寶寶可以爬得很遠了,而小美卻遲遲不會爬。

於是她著急了,上網查資料、買育兒書回來看,各種各樣的方法都試過了,可是小美還是沒有達到她想要的效果。

有一天,她帶小美下樓遛彎,無意中與樓下的鄰居們說起了此事。

這時候有位阿姨聽到她說只給孩子喂白粥後,就開始一句一句的說了起來:

「這麼大的寶寶怎麼能只喂白粥呢? 不給寶寶吃鹽怎麼會有力氣?我們鄉下都給寶寶吃鹽的, 要有力氣就必須要吃鹽!

小美媽媽聽信鄰居的話,誤信「吃鹽療法」,便開始往孩子的粥中加鹽。她還覺得,以前沒吃的鹽要補回來,於是她加入更多的鹽。

誰知,幾天之後,寶寶突然發高燒!可憐的小美媽以為寶寶只是著涼了,沒什麼事……但後來寶寶逐漸失去意識,小美媽才急忙將寶寶送到醫院!

令人痛心的是,最後寶寶還是離開了人世。原因是寶寶由於攝入鹽太多,導致高血鈉引發脫水窒息死亡!

痛心疾首之餘,芽芽媽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說說關於寶寶吃鹽那點事兒。

眾所周知,食鹽,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是必不可缺的調味劑品。

飯菜里少了鹽,大家會覺得索然無味。

但是小寶寶呢?

許多爸爸媽媽不確定是否能給孩子的食物里放鹽。關於這個問題其實芽芽媽之前說過很多次,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忽略了。

「一歲以內的寶寶到底能不能吃鹽?

對於這個問題,一些新手爸媽在後台也向芽芽媽發出了疑問:

@叮叮:都說一歲之內不要給寶寶吃鹽,我兒子自從開葷以後就不吃沒味道的食物了,加一點點油鹽就吃。我到底該不該給他吃鹽呢?

@嘟嘟麻麻:在抖音上看了一些寶寶七個月輔食,可以放些鹽,媽媽給寶寶吃鹽了嗎?不是一周歲以後才可以吃鹽嗎?

@我是丫丫:各位寶媽,你們什麼時候開始給寶寶吃鹽呢?我寶寶八個月了,平時就吃點米粉,蛋黃,稀飯。輔食可以加點鹽嗎?

媽媽會糾結寶寶到底幾歲能吃鹽,也是非常正常的,因為有些寶寶在吃輔食時,對沒有味道的輔食很排斥……

因此媽媽們都很犯愁,想加點鹽,但很多人又說不能加鹽,有人說一歲前不能吃鹽,也有人說最好三歲前都不要吃鹽, 那麼到底寶寶多大能吃鹽呢?

需要鈉 ≠ 吃鹽

最常聽老一輩人說的就是:不吃鹽沒力氣啊。

那麼這麼說到底對不對呢?

首先,我們要清楚, 其實這裡說的鹽是指鈉。

食鹽中主要成分就是鈉(氯化鈉),鈉對於人體的水鹽平衡和神經傳導確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鈉的來源非常的廣泛, 並不是只有通過吃鹽才能攝入。

寶寶一天中吃進的主食、奶製品、魚肉禽蛋、蔬菜水果中都含有鈉元素,已經包含了寶寶所需要的足夠的鈉,在寶寶食物中添加鹽反而有可能造成鈉攝入過量。

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1歲以內的寶寶不需要額外吃鹽。

這主要是因為0~6個月以內的寶寶主要是吃母乳或配方奶的, 母乳中的鈉足夠滿足寶寶的需求配方奶中含的鈉相對於母乳更高,所以吃奶的寶寶安心吃奶就可以了。

而《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 6~12個月寶寶每天需要的鈉也只有350mg。在7~12個月的寶寶可以添加輔食後,母乳、配方奶及輔食中都同樣含有不同份額的鈉。

所以,只要是正常吃飯的寶寶,食物中的鈉就完全可以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

  • 1-3歲的寶寶,每天身體需要700mg鈉,約合1.75克的鹽。
  • 4-6歲孩子每天大約需要900mg的鈉(相當於2.25g食鹽)。

不加鹽的輔食不好吃?

可不加鹽的輔食真心不好吃啊,每次寶寶吃不完的輔食,我都吃不下去,寶寶能愛吃嗎?

任何時候都不要用大人的味覺去判斷寶寶是否喜歡。作為沒有吃過調味品的寶寶,他們的味覺世界裡只有自然食材的天然味道,並不存在好吃不好吃一說。

我們不應該依照自己的口味來做判斷。而且口味的偏好更多是後天養成的,讓寶寶習慣食物的天然口感,幫助他養成清淡健康的飲食習慣,是一輩子的財富。

寶寶攝入過多鹽分的危害

1.不利鈣的吸收

鹽的攝入量越多,鈣的吸收也就越差。寶寶吃得過咸不利骨骼發育,成人則易骨質疏鬆;

2.增加臟器負擔

鈉進入人體後,除了少部分隨汗液排出外,大部分通過腎臟代謝隨尿排出。而寶寶發育還不完善,腎臟難以承受過量的鈉,長期如此會增加腎臟負擔;

3.養成重口味不利健康

過早添加鹽,易讓寶寶養成重口味的飲食習慣,而長期過咸飲食則易引起高血壓,對健康不利;

4.抵抗力下降

吃鹽太多會減少唾液的分泌,唾液中的溶菌酶也會隨之減少,從而削弱了寶寶的抵抗疾病的能力,導致細菌、病毒更容易在上呼吸道繁殖,寶寶感染口腔疾病、呼吸道疾病的風險大大上升。

不是只有食用鹽才是不能吃的鹽,我們平時吃的很多食物鈉含量都很高, 都是「隱形鹽」

以下細節媽媽要留心

打著寶寶專用旗號的都不要買了

比如,「兒童醬油」是近年特別熱門的醬油「種類」,雖然廣告宣傳中說,比普通醬油含鈉更低,不含防腐劑,富含蛋白質、多肽、胺基酸...然而,事實上,絕大多數「兒童醬油」與普通醬油基本無異。

不要忽略調味品中的「隱形鹽」

醬油、蚝油、味精、沙拉醬、花生醬這些調味品中都含有隱形鹽。千萬不要以為輔食里不加食鹽就萬事大吉,每加一種調料不亞於加一勺鹽。

吃起來甜甜的東西「鹽值」也可能很高

寶寶常吃的 餅乾、話梅、蛋糕、零食等,在生產過程中加入了含鈉的輔料(比如發酵粉),還會加入一些鹽來調味,吃了也很容易鈉超標。

同樣, 火腿、香腸、腌肉、午餐肉等加工類食品,在製作過程中也含有大量的鹽,所以這些食物都不建議給孩子吃太多。

養娃不易,科學理論和方法都不可少。

如果你拿不准什麼時候給寶寶加鹽,或者不知道該怎麼勸說家裡老人時,就把這篇拿出來吧!只要我們堅持學習科學養育,就一定會養出健康聰明的寶寶!

你對寶寶飲食有什麼經驗分享,下方評論區告訴大家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UAzEmnQBeElxlkkaDF1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