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綠萌動,春染枝頭,3月的宛城區茶庵鄉處處生機盎然。田間地頭,一派春耕生產的繁忙景象;扶貧企業有序復工,脫貧攻堅持續推進;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秩序恢復兩項工作兩手抓,兩不誤。
面對戰「疫」大考,茶庵鄉高位謀劃,統籌推進,擔當有為,阻擊有力,獲得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表現突出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向春而行,匯聚戰「疫」力量,在這片沃土上,已播下希望的種子。
勠力同心
加強聯防聯控
宛城區茶庵鄉素有南陽「東大門」之稱,因鄭渝高鐵南陽東站位於該轄區,在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面臨著更多的挑戰。
抗疫刻不容緩!1月22日(農曆臘月二十八),茶庵鄉便吹響了戰「疫」的集結號。茶庵鄉第一時間成立鄉疫情防控指揮部,建立鄉、村、組三級防控工作責任體系,制定防控應急預案,切實抓實、抓細、抓嚴疫情防控工作。聯合派出所、衛生院、工商所等部門,設置綜合協調、醫療保障和應急處置、市場監管、宣傳引導、督促檢查、後勤保障、交通疏導等7個工作組,成立指揮部辦公室,明確職責,分工協作。為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職責,1月23日,茶庵鄉抽調機關10名精幹力量,在南陽東站設置衛生檢疫點,維持出入站口秩序,嚴格開展體溫檢測,對發熱病人進行摸排。至目前,共完成進站25365人、出站8019人的體溫檢測,對檢測出的13名體溫異常者全部及時隔離送醫。為實現「疫區病人零輸入、新冠肺炎疫情零傳播」的目標,該卡點還擔負起護送湖北籍乘客返回原籍的工作,至今陸續護送34名湖北籍乘客返鄂,最晚一次,送完回城已是次日凌晨2點。
同時,茶庵鄉嚴格落實「四包一」防控措施,確保需隔離人員全部隔離到位,徹底阻斷傳染源,堅決防止疫情擴散蔓延。
在這場守護家園的戰「疫」中,茶庵鄉迎難而上,主動擔當作為,通過立體化、全方位的安排部署,有效防止疫情擴散,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排兵布陣,科學設卡,織密黨群聯防聯控網。全鄉共設置卡點19個,全鄉230餘名黨員、190餘名群眾代表參與防控,設立黨員先鋒崗,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各卡點嚴格落實「十一有」要求,值班人員24小時輪流值守,嚴禁外來人員進入,確保實現本村人員「非必要,不外出」。採購各類防護物資,確保一線工作人員做好疫情防控和個人防護;多策並舉,保障群眾正常生活物資的充足供應。在市區的督導檢查中,茶庵鄉的戰「疫」工作得到了好評。
兩手都硬
有序復工復產
一手抓疫情科學防控,一手抓有序復工復產,茶庵鄉以黨建為引領,按下「快進鍵」。由企業所在村黨支部和企業「兩新」黨組織支部、企業黨員共同負責監督檢查企業和員工的疫情防控工作,為復產復工加上「雙保險」。
堅持黨建引領。80餘名企業黨員與企業所在村包村機關幹部、支部書記一道組建的6個黨員復工復產先鋒崗,每天進駐企業值班值守,建立返崗職工健康狀況台帳,實行動態跟蹤管理,健全定時消殺、分散就餐等管理制度,配合做好人員管控、疫情防控知識培訓等工作。同時,加大企業宣傳力度,藍天燃氣、白碩面業等企業黨支部通過微信工作群、懸掛標語等形式,提高返崗職工自我防控意識。圍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要求組織生產,激發黨員職工幹事創業熱情,堅決將疫情對企業造成的損失「搶奪」回來。
茶庵鄉黨委第一時間組建復工復產工作專班,主動協調解決企業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困難問題,指導和監督企業從嚴落實復工復產政策、履行復工復產程序。區分包企業處級領導孫振群、鄉黨委書記吳冰峰多次深入轄區企業,協調辦理車輛運輸通行證,解決企業用工、原材料供應等實際問題,幫助企業做好對上聯繫溝通、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復工復產準備把關等各項工作。轄區內規模以上企業復工復產率達100%,規模以下企業復工復產率達90%。
向春而行
匯聚戰「疫」力量
戰疫情,關鍵時刻見擔當。
疫情發生後,在各類防護物資嚴重緊缺的情況下,轄區企業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伊光食品有限公司捐贈84消毒液28件840瓶、醫用酒精300斤、一次性口罩5000個,解決了全鄉疫情防控的燃眉之急;藍天燃氣有限公司動員50名黨員骨幹,調撥6輛貨櫃車,快速籌備30萬斤蔬菜、300桶醫用酒精、300瓶84消毒液、200個消毒噴壺、1萬雙普通手套、6000雙醫用手套等防護和生活物資,送往包括茶庵鄉在內的全市多家政府單位和醫療機構。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轄區內10多家企業紛紛為疫情防控捐贈各類物資。黨建促進企業發展,企業反哺助力抗疫,正向效應持續釋放,形成了「前有引力,後有推力,內有動力」的相互力。
戰「疫」匯聚力量,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感染力、凝聚力、向心力持續發酵。
在茶庵鄉某村疫情防控值班卡點,鄉幹部正在研究如何解決村民的物資保障問題,村民武某、余某夫婦輕輕推門走了進來:「我們要捐兩萬元,希望為抗疫出一份力。」在場人員驚訝不已,他們的家庭情況全村人都知道,在幾年前老人失去了兒子,兒媳婦帶著孫子改嫁。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實施後,他們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幫扶人、脫貧責任組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享受了到戶增收、小額貸款、公益崗等增收措施,又通過危房改造、「七改一增」等,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於2018年實現了脫貧。「你家生活不容易,這錢,我們不能收。」大家紛紛勸說。老人有點著急:「這錢我一定要捐,誰勸我也不行,要不是黨的政策好,我這個家早都過不成了。」他們放下錢就走,在場的鄉幹部感動不已。第二天,這筆錢通過宛城區慈善總會捐出,用於疫情防控工作。
溫偉是宛城區六屆人大代表,2月9日中午,他騎一個多小時的電動車來到茶庵鄉政府,將自己多方籌集的260個口罩送到後勤人員手中,對口罩緊缺的一線基層幹部來說,這雪中送炭般的溫暖動人心弦。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茶庵鄉用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硬核」擔當,凝聚力量,錘鍊精神,匯聚起同心同向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
來源:南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