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救命藥」從2280元降至547元

2020-01-04     每日商報

2019年年初,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8年全國最新癌症報告顯示,全國惡性腫瘤發病首位的就是肺癌,而在浙江以及杭州的最新癌譜中,肺癌同樣位居第一。

更為殘酷的是,雖然早期肺癌的5年存活率高達90%以上,但很多肺癌患者早期往往感覺不到症狀,一旦發現就是晚期,並多發轉移。

對於手術、化療等傳統治療方式已經沒有希望的患者,靶向藥的出現給有基因突變的晚期肺癌患者帶來了生機。其中,吉非替尼對亞裔肺癌患者的療效尤為顯著,成為肺癌患者心中的明星抗癌藥。

作為分子靶向藥物,吉非替尼是一種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適用於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敏感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原研吉非替尼於2004年年底在中國獲批,作為全球首個EGFR-TKI靶向藥,有充分的臨床數據支持其療效和安全性,受到國內外臨床指南一致推薦。很多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從不到1年,到現在超過2年,甚至8、10年或更長都有可能。

「每天一次給藥,可在家自行服藥,使用方便,患者依存性高,且藥效受食物的影響較小,有助於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二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李雯教授介紹。

但受限於價格因素,吉非替尼曾讓很多患者望而卻步。在2016年前,吉非替尼價格始終高達5000元/盒,全療程費用高達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元,給患者帶來沉重負擔。

2018年進口吉非替尼(易瑞沙)作為臨床急需的癌症防治用藥被納入2018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11月,原研進口肺癌靶向藥吉非替尼進入「4+7」帶量採購,價格降到547元,醫保後患者只需支付幾十元到二,三百元不等,肺癌靶向藥可及性大大提高。

李雯教授認為,全省實施帶量採購不僅緩解了當前藥價虛高的問題,推動藥價回歸至合理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百姓「吃不起藥」的難題。其次,它解決了以往藥品議價難的問題,為建立和完善藥品集中採購及價格機制奠定基礎。再次,它通過「騰籠換鳥」的思路和「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路徑,為繼續深化「三醫聯動」提供了動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用藥需求,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據悉,去年11月,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採購目錄共31個品種,試點地區範圍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慶4個直轄市和瀋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7個省會和副省級城市(簡稱「4+7」城市)。最終25個通用名藥品中選,包括1種呼吸系統藥物、1種消化系統藥物、一種肌肉骨骼系統藥物、10種心血管系統藥物、3種全身用抗感染藥物、6種神經系統藥物和3種抗腫瘤藥物,其中原研藥3個,占12%;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22個,占88%。中選藥品的價格平均降幅為52%,最高達96%。

為擴大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改革效應,今年9月1日,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發布《聯盟地區藥品集中採購文件》。文件顯示,帶量採購地區在「4+7」城市及已跟進落實省份(河北、福建)的基礎上正式擴圍,新增浙江、山西等25個地區,最終共有45家企業中選,中選產品60個,與首輪帶量採購2018年最低採購價相比,中選價平均降幅高達59%;與「4+7」試點的中選價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25%。

「自帶量採購實施以來,百姓的藥費負擔切實得到了減輕,相信隨著杭州市全面落實『4+7』擴圍,我省百姓也能夠立竿見影的感受到該政策帶來的福利。」李雯教授介紹,此次中標的唯一一個進口原研一代肺癌靶向藥易瑞沙(吉非替尼)為例,該藥此前一盒的價格為2280元,而通過帶量採購,其降幅達到76%,每盒費用僅為547元。患者由每月三盒需要藥費6840元,降到1600元左右,再加上醫保報銷,一個月的自付費用只需幾百元,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讓更多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

「此次全省實施帶量採購,不僅為浙江省內肺癌患者使用靶向藥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同時也為肺癌患者獲得規範治療,提高生活質量創造了有力條件,更好地降低了患者的用藥負擔,讓更多的肺癌患者廣受益。」李雯教授說到。

據悉,廣東、陝西、江西、遼寧、貴州、寧夏、海南等省也在積極著手跟進帶量採購,未來藥品降價帶來的福利將有望普惠神州各地。

專家介紹

李雯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

教授,博士生導師

Mayo Clinic(梅奧醫學中心)博士後

浙江大學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長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二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

商報記者 馮雙

值班編輯 史卓旎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每日商報(ID:hzmrsb)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TlT3cG8BMH2_cNUgjb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