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1036福建新聞廣播
1946年6月,中共福建省委書記曾鏡冰在延安向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黨中央領導人彙報閩浙贛黨的工作後,劉少奇高度評價了抗戰以來福建人民的革命鬥爭,從理論上精闢概括福建黨組織的抗日反頑鬥爭的經驗,認為福建黨組織在抗戰中有「三大創造」,即 「武裝退卻,合法鬥爭與武裝鬥爭結合,反特務鬥爭」。
為了傳達貫徹中共中央指示精神,1946年11月,中共福建省黨員代表大會將福建省委改稱為中共閩浙贛省委,要求各地黨組織以少量武裝為基礎,開展廣泛機動的游擊戰爭。
以古田為重點,發動武裝暴動
1947年1月,中共閩東北地委召開會議,傳達閩浙贛省委關於全面發動愛國游擊戰爭的指示,決定以古田為重點,發動武裝暴動,建立革命武裝。地委副書記劉捷生、古田工委書記楊蘭珍和餘三江等三人負責古田前洋、澄洋一帶的工作。
(前洋村)
澄洋位於古田東部,是連接閩東、閩中的要地。1947年1月,劉捷生、楊蘭珍、餘三江等人抵達澄洋。當時,澄洋地方勢力分成兩派,一派以開明鄉紳葉氏為首,力量薄弱;另一派以反動保長林氏為首,槍械齊全,力量較強,黨組織了解情況後,將開明鄉紳葉氏爭取過來,並在當地建立聯絡點,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餘三江)
在澄洋,楊蘭珍、餘三江利用聯絡點,大力發展地下黨組織,還舉辦骨幹培訓班,組織進步青年開展卓有成效的政治思想工作。
成功發動澄洋暴動
4月8日深夜,澄洋暴動開始,餘三江等人在中共閩東北地委書記左豐美的指揮下,兵分兩路,第一路20多人趕赴嶺頭村,抓捕並處決逃匿該村的澄洋反動保長林某;另一路在澄洋本村抓捕並處決鄉鎮民代表林某和另外3個劣紳惡霸。暴動一舉成功,摧毀了澄洋的反動勢力,繳獲60多支長短槍和一批彈藥。
第二天,左豐美在澄洋村召開群眾大會,宣布成立閩浙贛游擊縱隊。澄洋暴動吸收了青年學生、農民300多人參加游擊隊,打響了閩浙贛地區愛國游擊戰爭的第一槍,揭開了全省公開發動游擊戰爭的序幕。
(閩浙贛游擊縱隊成立紀念碑)
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和地方志編纂辦公室副主任王盛澤:
澄洋暴動是中共閩浙贛區黨委和閩東北地位直接領導的領導的一次成功的農民武裝暴動,暴動的勝利,有力地推動了閩浙贛地區愛國游擊戰爭的蓬勃發展。
此後,閩浙贛游擊縱隊輾轉閩東、閩中、閩東北、閩浙邊,鞏固和發展了閩浙贛游擊根據地。1947年6月,閩浙贛游擊縱隊第一支隊與黃垂明、阮泊淇等領導的游擊隊合編為閩東遊擊大隊,與國民黨反動勢力周旋在崇山峻岭之間,開展游擊戰爭,保衛閩東中心根據地。
閩浙贛游擊縱隊第二大隊二中隊事務長、福建省檢察院原副檢察長林申回憶:
部隊住到村裡群眾家裡,我們住下來就休息了,當時睡覺我們從來人不離槍,我打了三年游擊戰,從來沒有脫過一天衣服睡覺。
閩浙贛游擊縱隊成立後,中共閩浙贛省委又陸續成立閩北游擊縱隊、中國人民解放軍浙南遊擊縱隊等,廣泛開展游擊戰爭,建立了浙南、浙西南、閩中、閩北、閩東北、閩西北、閩浙邊等根據地。1949年2月,中共閩浙贛省委將所屬游擊縱隊統一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閩浙贛邊縱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