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泉鎮高橋村:探索創新災後重建

2019-07-30     宜賓日報

「6·17」長寧6.0級地震發生後,珙縣珙泉鎮高橋村按縣委、縣政府統一安排部署,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創新災後重建的工作方法和經驗,日前,該村已率先啟動災後重建C級危房維修加固工作,並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形成了一系列可供複製借鑑的「高橋經驗」。

村民積極參與災後重建。

多力協同引領自救

災後重建工作如何做?在珙縣珙泉鎮高橋村村黨支部的組織領導下,該村第一時間成立由村支兩委、各社社長及資深工匠組成的災後重建自建委員會,負責高橋村災後重建C級危房維修加固工作。

自建委員會下設由3名以上資深工匠組成的C級危房加固維修技術指導小組,負責對C級危房戶受災損壞程度的等級鑑定。設立由村支兩委幹部組成的災後重建政策宣傳小組,大力宣傳C級農房戶進行災後重建補償政策和災後重建C級危房改造實施方案細則,動員農戶積極響應村兩委號召,主動按照C級危房加固維修方案制定的程序開展自救自建工作,及時對受損房屋進行維修加固。

設立由C級危房加固維修技術指導小組、資深施工工匠、受災農戶組成的C級危房加固驗收小組,負責對已完成C級維修加固的房屋進行驗收,將C級危房鑑定分為輕微、一般、嚴重等三個等級,採取一戶一策方式加固,根據各受災農戶房屋損壞程度等級,結合農戶房屋結構情況制定維修加固方案。

施工人員正在加固。

多策疊加創新自救

在大力開展生產自救過程中,高橋村通過村民大會、農戶大院壩壩會、入戶走訪、災情研究和電話徵詢等形式,廣泛收集黨員幹部和村民意見,參考骨傷「接骨療法」,綜合形成四套具體有效管用的C級危房維修加固系列方案。

加固維修方案中,對房屋左側主牆橫開裂,採用方法為剃掉原牆灰,從開裂處兩邊鑽孔用120×8mm鋼板穿螺絲固定牆體,間隔一米加固一道,共計7道,再用6mm鋼筋將7道鋼板橫向連接在一起,面牆用1:1砂漿抹面4厘米厚掩蓋鋼筋鋼板。

對樓梯主牆開裂嚴重的,剃掉受損牆灰,主牆用10-12mm鋼筋橫豎間距150mm雙層鋼筋編網扎固,關模,用C30混泥土澆築120mm厚,剃掉副牆牆灰,撤掉松牆,砌磚加固,用1:1砂漿抹面。

對樓梯頂主牆受損嚴重的,剃掉原牆灰,掛鋼網抹灰,在主體牆四角加400mm鋼筋混泥土柱,高出屋頂用鋼筋混泥土以圈樑形式連接4根柱子加固。主牆受損輕微,副牆受損較重的,剃掉主牆牆灰,加鋼網粉糊2-3厘米,撤掉副牆鬆動磚塊,新砌加固,牆面掛鋼網粉糊。

施工人員正在對房屋進行加固。

多措並舉有效自救。

在推進C級危房維修加固過程中,受災農戶按照自己的意願,可以向村上請求推薦施工隊伍,也可以自行選擇有資質的工匠按照C級危房加固維修技術指導小組制定的維修加固方案進行施工。

同時,為保證工程質量、痕跡化管理,由具體操作的工匠做好施工日誌,並全程接受村自建委員會和技術指導組的監督和指導,切實做到安全文明施工,如期保質保量完成C級危房加固維修工程任務。

施工結束後,由村自建委員會會同C級危房加固維修技術指導小組、C級危房加固驗收小組、具體操作的施工工匠和受災農戶共同進行檢查驗收。

據了解,珙泉鎮高橋村已於2019年7月上旬正式啟動C級危房維修加固工作。截至目前,高橋村已有15餘戶C級危房農戶完成維修加固,還有8戶C級危房尚在加固維修中,預計8月上旬前該村加固維修項目全面竣工,實施加固維修的受災農戶普遍表示滿意,「高橋經驗」經受餘震考驗和檢驗,社會反響良好。

文良炳 文/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TecDRGwB8g2yegND4bs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