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臨冬季氣溫降低,有些帕金森病患者震顫加重,身體更加僵硬,抬腿行走等日常活動更加困難,而上廁所更是要人幫扶。為了維持或改善帕金森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質量,在進行治療的同時,配合進行康復鍛鍊,對防治帕金森病的繼發性功能障礙是有必要的。
生活注意事項
01 合理規律的飲食
多食用高蛋白的食品會影響多巴胺能類藥物的吸收,很多病友覺得狀態差了,症狀加重時很多患者不惜增加藥量,最終導致用藥不規律。正確的做法是飯前1小時飯後1.5小時吃藥,飯局中對於高蛋白的美食要管控好自己的嘴,適度適量,淺嘗即止。不要因為外在因素隨意增加藥量,導致用藥紊亂。
02 規律的作息
帕金森病人有幾怕:怕冷、怕餓、怕累、怕氣忌諱身心疲勞。對於作息規律,倒不一定是早睡早起,和平常的作息規律一樣即可。
03 保持適度的運動
天冷,很多人堅持不了運動,大家不妨可以在室內做做活動。比如跳舞,打太極,配合一些室內的器械的運動,或者進行廣播體操鍛鍊,也是很好的。
04 保持愉快穩定的心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定要控制好情緒,這對於病情的穩定控制很有好處。
總之,帕友和承擔照料的家人都要保證充足睡眠,勞逸結合,多與他人溝通,避免心理上、體力上疲勞。
【診後須知】帕金森病患者治療及康復鍛鍊目標
常常有病友抱怨「得了帕金森病後,手腳不聽使喚了」,事實上這正是存在功能障礙的表現。帕金森病常見的功能障礙包括:震顫(影響書寫、持物和精細動作)、肌強直(關節酸痛限制活動範圍)、運動功能障礙(運動減少,小碎步)、姿勢平衡障礙(易跌倒)、吞咽功能和語言障礙(流涎,吞咽困難、聲音小)、自主神經系統功能障礙(便秘、尿頻、尿急)等。這些功能障礙通常可顯著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並隨病情的發展而日益加重,給病人和家屬都帶來很大的痛苦。
研究顯示,通過藥物或外科治療,按照治療後症狀改善的明顯程度依次為:僵直>震顫>語音及吞咽障礙>平衡障礙及姿勢反射。
因此,在依靠藥物或外科治療帕金森病的同時,還需要康復治療的參與,即通過對帕金森病患者予以功能訓練為主的多種有效綜合手段,配合正在進行的藥物或外科治療,使之儘可能地保持獨立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提高生活質量。
帕金森病康復訓練的目標?
長期目標:最大可能地恢復正常生活與工作能力。
短期目標:
1、糾正步態、調節姿勢:通過康復訓練可使患者最大限度地保持直挺的姿勢,避免出現或過早出現頭部前傾、軀幹俯屈的姿勢。
2、保持關節活動範圍:防止出現指間關節伸直、手指內收、拇指對掌,保持關節的活動範圍不受限。
3、學會輔助用具的使用:當自身無法完成某些活動和任務時,在神經科醫生和康復醫師的建議下,學會合理使用日常生活的輔助工具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