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從字面意思我們就可以理解,前驅車是以前輪為驅動輪,後輪為從動輪行駛的汽車,而後驅車正好相反,它是後輪為驅動輪。
如果現在的汽車都是以後驅車為普及的話,那么小編覺得考駕照的成本可能要上漲至少30%,因為沒點水平你還真不好駕馭後驅車,特別是那些大馬力的後驅車,一腳油門下去可能真的會讓你從「哇哦」立馬變成「啊」!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是前驅車,什麼是後驅車?
這兩種車的概念其實很簡單,單從字面意思我們就可以理解,前驅車是以前輪為驅動輪,後輪為從動輪行駛的汽車,而後驅車正好相反,它是後輪為驅動輪。
那麼前驅車和後驅車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前驅車是前置發動機,它不需要考慮布置傳動軸的問題,因此這就讓前驅車在發動機艙與車內空間設計方面更有餘地。另外由於沒有連接到後輪的傳動軸,前驅車發動機的輸出動力在經過變速箱之後,可以直接傳遞到兩個前輪上,避免了動力在傳遞過程中過多的浪費。
所以說前驅車的油耗表現要比後驅車更優秀一些,同時前驅車的設計布局和與之配合的底盤結構也要比後驅車更簡單一些,因此前驅車的造車成本和用車成本會更低一些,這也是為什麼後驅車普遍都比較貴的原因之一。
不過前驅車也有自己的缺點,首先是前驅車的前輪抓地力會相對較低,特別遇到爬坡路段時,前驅車會存在前輪打滑的風險。這就好比你拉著載重板車爬坡時,由於後輪無法給你提供足夠的驅動力,此時你人在板車用力拉時,重心後移就容易讓雙腳出現打滑現象。
另外前驅車也存在一定的轉向不足問題,這是因為前驅車是前置發動機,它的變速箱也會在較為靠前的位置,因此前驅車的主要重量都會集中在車身前半部,這就讓前驅車在高速轉向時容易出現轉向不足的情況,也就是汽車在高速過彎時,車頭的行駛方向容易往道路外道偏移。
其實介紹完前驅車的一些優缺點之後,我們對後驅車的理解基本上反過來思考就可以了。
前驅車沒有傳動軸,車內布局和結構簡單,那麼後驅車正好相反;前驅車沒有過多的動力損失,後驅車也正好相反;爬坡時前驅車容易出現打滑現象,而後驅車爬坡時車身重心後移,此時後輪驅動可以提供更持久的抓地力,因此後驅車打滑的機率要低於前驅車。
此外前驅車容易出現轉向不足的問題,而後驅車由於後輪為驅動輪,它的速度會略快於前輪,所以當前輪作為從動輪在轉向時,它額外受到的地面摩擦力會讓前輪的速度會更慢於後輪,因此在這種前後速度差的狀況下,後驅車就容易出現轉向過度的問題。
這也是為什么小編在文章開頭就提到,想開好後驅車沒點真本事恐怕是要吃虧的原因之一,別是那些大馬力的後驅車,可能稍不注意一個起步就會讓你感到心驚肉跳。
由於後驅車在轉向與驅動方面是相互獨立,互不干擾的,因此後驅車在駕駛方面會讓你獲得更加的精準操控體驗。同時後驅車也可以做到更加接近於5:5的車身比重,而且在加速方面也會比前驅車更加迅猛。
當然,後驅車由於存在動力傳遞損失的問題,所以它的發動機馬力普遍都會比前驅車更大,這就會給車主帶來更多的燃油消耗。
總而言之,雖然前驅車和後驅車各有自己的優缺點,但我們在選擇時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購買,只不過在選擇後驅車時,車主需要先掂量一下自己是否真有技術去駕馭它,雖然後驅車漂移起來的確很帥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