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及生命的Wellen’s綜合徵|心電3分鐘

2019-12-03   醫脈通心內頻道
34歲男性,因「典型胸痛12小時」被送至急診科。患者吸煙,無心臟病家族史,無其他伴隨症狀,生命體徵平穩。心臟聽診顯示S1和S2正常,無雜音,全身查體未發現異常。實驗室檢查顯示心肌酶水平升高,其他常規實驗室檢查結果均在正常範圍內。

入院時心電圖如圖1所示,竇性心律,V1-V4導聯可見雙相T波,V3導聯ST段輕度抬高,為Wellen’s綜合徵A型心電圖表現。

圖1 入院時心電圖

對該患者進行了緊急冠狀動脈造影,顯示左前降支(LAD)近端完全閉塞,成功放置了2個藥物洗脫支架。3天後患者出院,病情穩定,無胸痛。

何為Wellen’s綜合徵?

Wellen’s綜合徵,又稱為LAD冠脈綜合徵,1982年,de Zwaan等首次在一組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的無疼痛期描述了這一現象。7年後,de Zwaan又對Wellen’s綜合徵患者進行了另一項前瞻性研究,並通過冠脈造影證實了其100%與LAD近端病變相關。

de Zwaan等發現,入院幾周後有75%的Wellen’s綜合徵患者發展為廣泛的前壁心梗。心電圖檢查提示LAD完全或者次全閉塞,因此強烈建議進行冠脈造影和血運重建。該組患者禁忌行運動試驗及其他負荷試驗。

Wellen’s綜合徵的分型和心電圖特徵?

Wellen’s綜合徵分為A型和B型:A型的特徵是V2和V3導聯雙相T波,可在數小時或幾天演變為倒置;B型的特徵是相同導聯中T波深倒置,以後逐漸轉為直立的動態演變過程,部分T波表現為雙向。

心電圖特徵包括:

部位:胸前導聯,以V2-V3導聯為主,有時可擴展到V1-5、6導聯,少數病例II、III、aVF導聯也有特徵性改變;

持續時間:數小時至數周(2-4周);

心絞痛時上述導聯T波正常(偽性改善);

病情進展可變為STEMI;

無ST段移位或輕度抬高(<0.1 mV);

無異常Q波,無R波遞增不良。

除了心電圖特徵,Wellen’s綜合徵患者表現還包括:(1)近期發作心絞痛;(2)無或輕度心肌損傷標誌物升高。

Wellen’s綜合徵的發生機制?

Wellens綜合徵確切機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心肌頓抑與心肌冬眠:當左室前壁心肌缺血嚴重時,可引起T波特徵性改變,而T波的演變則反映了缺血區頓抑或冬眠心肌功能的恢復情況;隨著心肌缺血的改善,T波倒置程度逐漸變淺,室壁運動障礙得到改善,心功能逐漸恢復。

心肌損傷、壞死:部分患者可出現心肌損傷標誌物輕度升高,說明心肌有損傷、壞死,這種損傷、壞死因深度淺(較心內膜下心梗還要淺),不足以引起QRS波及ST段如同STEMI那樣的動態演變過程,只能夠引起T波的特徵性演變,是心梗的一種特殊類型。

文獻索引:Omar Al-assaf, Mouayad Abdulghani, Anas Musa, Muna AlJallaf. Wellen’s Syndrome: The Life-Threatening Diagnosis. Circulation. 2019; 140: 1851–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