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龍粉絲神級操作現場!聊聊偶像粉絲的良性互動

2019-09-21     芒果媽媽

18.9億閱讀,205萬討論量,「我和我的祖國」這個話題已經發酵到不需要點進熱搜就隨時能刷到了。


今年國慶確實比較特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百位明星清唱《我和我的祖國》視頻帶來了巨大的流量。


除了歌曲之外,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也會在30號上映,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7位導演聯合打造,分別演繹了7組小人物與7個重大歷史事件,為了迎接祖國70周年大慶,連每個數字都做了點小心思。


而在這個熱門話題之下,芒媽發現了一波神奇的操作,除了唱歌之外,很多人在用樂器演奏《我和我的祖國》。


發生了什麼?


原來是居老師朱一龍的粉絲用各種各樣「樂器」演奏《我和我的祖國》,粉絲為了配合宣傳玩起了樂器接龍。


而截至目前,單單這個樂器接龍的話題,閱讀量就破了一個億,討論量超過了30萬。

手風琴:

小提琴:

琵琶:

這種就不多說了,為什麼剛才「樂器」要加引號呢,因為除了這些,還有碗、棉花之類的。。。

這事從哪來的呢?早些時候朱一龍在接受採訪時候說,最近對樂隊比較感興趣。

看粉絲玩的這麼開心他自己也發了一段鋼琴演奏《我和我的祖國》的視頻。

這一唱一和的,看得芒媽有種被喂了狗糧的趕腳。

其實這不是朱一龍第一次跟粉絲有這種互動了,經常出其不意翻牌粉絲的他動不動就引來粉絲集體學藝。


之前知道朱一龍粉絲裡面很多畫畫的大神,有一次一個學畫畫的粉絲髮了一張自己畫的朱一龍得到了本尊回應,結果粉絲們紛紛PK起來。

《知否》熱播的時候,粉絲又搞起了元若詩詞會

連居老師本尊都常常在翻粉絲牌的時候誇大家有才華,自己會的沒大家多。時間久了粉絲們總結出了一件事,但凡做些很有意義的事,就能釣到朱一龍。這次的樂器接龍,居老師又「上鉤」了。

其實仔細想想不奇怪,在這個圈子裡面他們被叫成「粉絲」好像有點微不足道,但是在他們自己的領域或者工作崗位,每一個人都可能是,或者在未來變成一個佼佼者。

其實近幾年的很多次粉絲事件,讓芒媽開始思考,他們的力量,是不是遠比我們想像的強大。

就拿朱一龍來說,他是2018年的《鎮魂》才開始正兒八經大紅的,但是翻翻他的微博會發現,他並不是在走紅之後,才開始關注公益。

而他的粉絲跟隨他接觸公益的時間也相當之長,只要朱一龍有任何公益舉動,粉絲們也會回應他做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上面的截圖僅僅是一年之內的部分截圖,所以芒媽其實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你說流量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近幾年內地的偶像打造體系開始迅速發展,從2003年--2007年超女快男時代的落寞,到韓流入侵,綜藝方面日漸平民化,TFboys走紅,「偶練」以及「創造營」興起,到今天漸漸形成自己的體系,其實仔細算算一共也沒有幾年的時間。


正好趕上新媒體迅速發展的階段,於是有了「粉絲經濟」 「流量」這樣的詞語。各種養成系節目,綜藝,社交軟體,都成了明星和粉絲溝通的平台,二者的關係同上一個時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什麼是粉絲經濟?說得通俗點,就是明星、粉絲、第三方資本家支撐起來的產業鏈,單純的一方可能力量稍微薄弱,但是三方加起來能引起的社會輿論卻相當大。

輿論的導向作用更為直接,明星的形象變得更難維護,短時間內可以崛起一個偶像藝人,一頓口水也能淹沒一個當紅明星。

我們經常看到哪家的私生飯又堵門了,又追車了,因為拒絕合影又罵人了。

其實芒媽想說的是,但凡一件事情迅速發展的時候,他一定是有利有弊。你不能只看到粉絲經濟這種形式的崛起,而不接受它帶來的弊端。因為這不是什麼對與錯的問題,只是一個時代發展的產物。


有一句話叫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很多飯圈外的人只關注到了弊端,把粉絲經濟帶來的正面能量直接屏蔽掉。


剛才在搜索朱一龍公益數據的時候,芒媽驚呆了,天天守著這一畝三分地的我都沒想過,原來一個偶像的力量如此之大。


如果這是時代的產物,那我們面對不好的東西就束手無策了?當然不是!大環境改變不了,小事情總是可以做到。


去年《鎮魂》大火的時候,朱一龍粉絲開始自己組織資金應援。

而後工作室發現數額巨大直接選擇退還粉絲全部的應援款。其實粉絲這種行為不能說是好或不好,因為應援這件事一是一種飯圈文化,二是自願行為,但朱一龍工作室的舉動也還是獲得了大家的認可。


在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下,偶像的行為舉止和引導作用變得十分重要,無法控制粉絲或者黑粉說什麼,至少你自己可以先做一個正能量偶像,爭取讓「粉絲經濟」有一個良性的循環。


像朱一龍這種潛伏娛樂圈十年才火,如果他是一個焦躁的人可能早就轉行了。

這是朱一龍入行以來的作品統計。



這是2009年的博客。


2010年的微博。

人在低谷的時候最容易暴露本性,情緒誰都有,但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那是又一回事。翻到朱一龍以前的博文感覺有點可愛,還有點心疼。

對比一下,發現當時的他跟今天似乎沒什麼太大的變化,跟粉絲的良性互動倒是越來越頻繁。



看過很多明星和粉絲之間的對話,朱一龍有一句話讓芒媽至今印象特別深刻。「希望大家都能成為自己的偶像,去強大自己。」


這是一個換位思考才能說出來的話,其實,一個優質偶像除了給粉絲帶來精彩的演出,好聽的歌曲,出彩的作品,還有更多有意義的事,這才是「粉絲經濟」初期該去主張的內容。

朱一龍應該算是爆紅的明星里最低調的,而最近粉絲熱議的愛國話題卻十分高調,朱一龍本人也是在該站出來的時候絕不含糊。


很多人在討論粉絲經濟的催生產生了市場畸形,但別忘了那句話,存在即合理,而對於人氣明星來說,他們改變不了大環境,卻可以正確引導正處在三觀形成關鍵時期的粉絲們。

從前段時間明星們單方面宣布跟自己代言的品牌解約就看得出來,國家面前有沒有偶像不知道,但在大是大非面前,流量,真的未必是件壞事。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Sx7Kcm0BJleJMoPMbRP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