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共11場比賽,新賽季新面貌,可說的點比較多,這篇文章我重點挑76人VS凱爾特人這場,聊一聊這兩支球隊新賽季的變化。
其他比賽我也會寫一些觀感,不可能面面俱到,爭取都是乾貨!
76人和凱爾特人都在夏天經歷了大換血,綠軍屬於無可奈何,中意的人留不住,76人則主動改變了建隊思路,補強陣容的同時將損失降到最低。
綠軍留不住歐文,至少得到沃克做替代,失去霍福德才是傷筋動骨,他是綠軍攻防兩端的軸心,聯盟少有的完美二當家,之所以叫「球盲鑑定器」就是因為他既珍貴又低調,細細品味才能發覺他的好。替代他的坎特,進攻端有一手絕活,防守端則是著名的「漏勺」,完全不符合史蒂文斯主抓防守的思路。
76人正好是霍福德的下家,今天比賽前選擇讓霍福德敲鐘,大概有種「綠軍你們看啊,霍福德在我這兒呢」的意思,不過當初這筆操作還是讓人有些看不懂,如今聯盟已經不是大個子的時代,都在為提高機動性而努力,76人則「逆流而上」,擺起雙塔,恩比德+霍福德的組合,能適應這個時代嗎?
76人巧用雙塔:避實就虛
先說76人,關於雙塔使用的問題,76人選擇「避實就虛」,既然雙塔不適合當今時代,那我就不用雙塔,用雙塔先發了,但只打開局5分鐘,後面輪流擔任中鋒,你上我下,絕不同台。
也許是因為綠軍擺小個陣容,76人才堅持用單內線,也有可能就是布朗教練的策略,兩個能打中鋒的全明星級別球員,沒必要總一起在場,獨自帶隊效果可能更好,兼容問題也就隨之解決了。或者遇到有強力內線的球隊時再一起用?目前都沒有答案,還要繼續看。
總之,本場雙塔只打了開局5分鐘(第二節末尾20幾秒臨時換霍福德上來防守,忽略不計)。
這5分鐘時間,76人比分落後,沒打出多少默契。倒不是雙塔配合生疏,主要是開局三分球8中0,綠軍又堅決收縮禁區,越投不進越縮,內線必然受牽連。
三分投射是本賽季76人必須要面對的問題,過去兩年,他們先後失去了貝里內利、伊利亞索瓦、科文頓、薩里奇、沙梅特、雷迪克等射手,尤其雷迪克出走後,76人的傳切遠投體系難以運轉,現在首發最靠譜的射手是哈里斯,替補幾個3D能投一下,和過去的投射資源無法比擬。
好消息是雙塔都有遠投能力,命中率不夠穩,但一般也沒人敢放,保證不會太拖空間。壞消息是西蒙斯雖是本場最佳球員,但還是沒有投三分,所有出手都在三秒區以內。
距離他的三分球首秀,還有多遠?之前在季前賽總算是投進一個,也算又給了廣大球迷一個期待的理由。
76人開局一直落後,第二節最後5分鐘打出一波16-8,反超比分,那5分鐘的前一半是霍福德在場,後一半恩比德在場,兩人都有頂級防守功力,霍福德活動區域更大,擅長換防,大帝則是聯盟最好的護框手之一。
進攻端霍福德傳球更好,遠投穩定,恩比德則是全能萬花筒,聯盟僅存的獨角獸之一。如此看來,輪流打5的思路的確不錯。
76人上半場9次助攻7次失誤,配合併不流暢,但靠著高度上的碾壓優勢,頻頻衝擊綠軍禁區,結果可想而知。尤其體現在籃板,上半場領先12個,全場62-41領先21個,不出意外76人會是本賽季的籃板王。
西蒙斯24+8+9,16中11,得分方式很簡單,無球移動,突破殺傷,簡單粗暴,充滿智慧。這也會是新賽季76人的主要打法,靠體型優勢造殺傷,理察森會擔任擋拆手,爭取替代之前巴特勒的角色,霍福德做軸策應,無球移動減少,手段更為直接。
凱爾特人的未來在何方?
再說凱爾特人,沃克全場18中4,12分2助攻3失誤,效率慘不忍睹,和隔壁歐文的50分形成鮮明對比。
一是沒適應新環境,二是被76人的理察森和新秀塞布爾防的透不過氣,都比他高,臂展又長,沃克的絕招是利用擋拆急停跳投,欺負恩比德出不來,但有這兩位在後方追防,沃克無比難受。
塔圖姆22中8,效率同樣不理想,尤其開場後的幾次進攻選擇都很勉強,有曼巴的投射精神,卻沒有曼巴的準星。
好在他的8個進球里有4個三分,出手區域明顯集中在籃下和三分線外,中距離很少嘗試,過去兩個賽季他被詬病投籃選擇性價比過低,出手了太多長兩分,本賽季的目標看來是要改變出手分布,朝最高效的「魔球」邁進。
兩大得分手都找不到手感,贏球自然希望不大,好消息是海沃德狀態復甦,15中8,25分5板2助攻,只有1次失誤。他的運動能力還沒回到大傷前,也可能永遠回不去了,但至少要先找回自信。
綠軍本場的首發是沃克、布朗、塔圖姆、海沃德、坎特,三前鋒的組合在防守端可以隨意換防,布朗剛簽大合同,塔圖姆是綠軍的掌中寶,兩人都是未來重點培養對象,首發不成問題。
海沃德狀態好必然首發,所以綠軍的先發已經確定了,能打成什麼樣,還要慢慢來看,上賽季他們本是爭冠熱門,卻出現內部矛盾,分崩離析,連少帥都開始懷疑自我,本賽季東部競爭壓力遠小於西部,但綠軍似乎也失去了過去的鋒芒。
東契奇+波神的未來,雷霆與爵士的尷尬
說說東契奇和波爾津吉斯,東契奇今天33分鐘得到34分,實際上在第三節剩4分鐘的時候就已經得到30分了,在生涯第二年,他已經可以隨心所欲地carry比賽了。
波神16中7得到23分,時隔一年半的回歸首秀足夠令人滿意。前10投只進了3個,開場4投全丟,然後被換下。當時完全沒有進入狀態,再次登場後低位運球後翻身跳投命中第一球,那是他最擅長的得分方式之一。
波神很少強打籃下,卻能用各種方式跳投,一個220cm以上的巨人打的像個小前鋒。他的持球強投效率並不高,即使出手點高到無人能及,強投效率也不高,還是要擺脫防守人後穩穩出手才靠譜,利用身高優勢,追求更穩,更紮實。
東契奇和波神之間沒有太多直接的配合,但各自的影響力已經打出來了,本場對手奇才實力偏弱,後面才是真正的考驗。
雷霆VS爵士這場有兩位選手展開了打鐵大戰,爵士新援康利給主場觀眾送上一份見面禮,前12投0中。對面的亞當斯不甘示弱,回敬7中0,很難想像,一向以高效吃餅著稱的亞當斯,居然會連續7個球不進。
這場比賽有意思的是,雷霆本來是一支擺爛隊,管理層想把掙錢多的全賣出去,寄希望於未來的選秀大會,可雷霆這幫將士卻不領情,保羅的爭強好勝人盡皆知,他怎麼可能接受擺爛,結果雷霆還一度把爵士逼到了絕境。
爵士夏天湊齊爭冠級別的陣容,本場勝利卻是好事多磨,康利12中0不提,另一位新援博格達諾維奇第一節就崴腳離場,好在不嚴重,後面又回來了。
好消息是米切爾有爆發的趨勢,都說打完國際大賽的美國球員回到NBA就會進步,米切爾會是又一個成功案例嗎?
32分12板3助攻,22中14,還投中了鎖定勝局的中投,簡直是統治級表現。
爵士的第一場考驗涉險過關,下一場的對手是湖人,對雙方而言,新賽季的第一場「大考」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