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子全裸大鬧健身房30分鐘,視頻曝光:「自戀性暴怒」究竟有多可怕?

2020-11-17     九州心理

原標題:台灣女子全裸大鬧健身房30分鐘,視頻曝光:「自戀性暴怒」究竟有多可怕?

作者 | 晴岸

轉自微信號:三點一彎鉤

(sandianyiwangou)

作者 | 晴岸

三點一彎鉤主筆團

「不聽我的,我就要毀掉你,或者我自己」

近日,據台媒報道,新北市淡水區一名女子大鬧健身房,原因是,她想帶著自己的貓一同鍛鍊,但健身房明文規定不允許攜帶寵物。

此女子堅決不妥協,開始衝著健身房員工飆髒話。

緊接著,又動手打教練。

最後,看著圍觀的人越來越多,該女子做出了一個驚人舉動。

她竟然當場脫光衣物,開始全裸健身。

並做出下蹲、彎腰等各種辣眼睛的姿勢,還走到健身的客人面前,旁若無人地使用器材。

直到警察趕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用擔架床將女子綁定強行送醫,這場鬧劇才宣告結束。

前後總共鬧了30分鐘。

從表面上看,貌似是女子不知羞恥,當眾撒潑,但實際上,其內心的邏輯是經典的 「自戀性暴怒」

我是全能的,世界必須按照我的意志運轉,否則,就是對我這份全能感的莫大攻擊,然後我變成魔,要摧毀點什麼——或者你,或者我自己,甚至這個世界。

此女子脫光衣服的舉動,帶著「我豁出去了,也要跟你們對抗到底」的意思,裡面摧毀自己的意味更重一點,然而更多案例中, 摧毀對方更常見

一言不合,就你死我活

之前上海青浦區,發生一件讓人匪夷所思的事。

某位父親,清晨7點看到兒子仍在臥室睡覺,於是催促兒子趕緊起床去上班。

兒子紋絲不動,父親頓時怒火中燒,轉身出去拿了一桶柴油回來,澆在兒子的床單上,並用打火機引燃了床單。

此舉不僅傷害了兒子,危及了周邊十餘戶居民,後被法院以涉嫌防火罪起訴。

另一件相似的事,發生在北京大興:

一男子在停車時,和推著嬰兒車的一名女士發生口角,男子狂怒,竟然抓起嬰兒車內的孩子,活活摔死在地。

這,就是自戀性暴怒者的經典邏輯: 我是神,你不聽我的、挑戰我,我就把一切都毀了,讓你看看我有多厲害!

最近,廣州一名男子在高速上看見前車行駛緩慢,又因之前和女友有小矛盾,心情煩悶,一踩油門就向前衝撞。

撞到第一輛車後,男子還加速超車並做出挑釁侮辱手勢,下高速後又故意連續與多車相撞。

被截停後,男子棄車逃跑,跑到一家火鍋食材店內,開始瘋狂砸毀冰箱、貨物等宣洩情緒,直到被趕到現場的警察抓獲。

很多新聞,尤其是惡性事件中,你都可以感受到「自戀性暴怒」的存在——只要這個世界沒有按照我的意志運轉,就是在和我作對,我就要砸爛它!

日常生活中的「自戀性暴怒」

但是,「自戀性暴怒」絕不僅僅存在於惡性案件中,實際上,任何容易暴怒的人,都必然由自戀性暴怒控制著。

家庭中,這種例子比比皆是。

1、「不滿足我就去死」

我曾經的一個採訪對象,坦陳她很糾結要不要離婚。

我知道她老公的外在條件非常好,很多人都羨慕她。

然而只有她知道他真實的一面:非常霸道,什麼事都得聽他的。

大到買哪兒的房子,小到床頭的一個飾品怎麼擺放,都必須以他的意志為準。如果她提出異議,得到的不是冷嘲熱諷就是粗暴的否決。

這樣的事情很多,她都忍耐了下來。但後來發生了一件恐怖的事,讓她下定決心離婚。

一天晚上,他強迫她在做愛的時候拍照,而且是專拍性器官。

她不願意,覺得有種受辱的感覺。

結果他一下就火了,居然還在她身體裡面的時候就牢牢掐住她的脖子。而且下手的力氣很大,直到看她臉色都變了眼睛都凸了,才罵罵咧咧地住了手,扯過衣服出門了,留她一個人在那裡咳得天翻地覆。

那之後她告訴我,她一定要離婚。

「想想多可怕,幾個小時前我差點赤身裸體地死掉。」

自戀性暴怒者的內心,沒有發展出共情等高級情感,不會將心比心,也不會覺得對方也有自己的需求、感受。

他們的頭腦里通常只有一條準則,那就是:如果你不能為我所用,不能滿足我,那你就應該去死。

2、如果你不給我積極反饋,你就是惡意的

一個網友的真實經歷。

一天他父親盯著新房裝修,忽然火急火燎地給他打電話,說有一戶人家搬家,處理兩個馬桶。原價2000多,現在只要幾百,問他:要不要?

他回:馬桶也是分尺寸的,尺寸對了才能裝,否則買來也沒法用。這樣,我發你兩張圖,你對照著量一下最小坑距。

他爸說:誰跟你說馬桶有尺寸,全世界馬桶尺寸都一樣,你懂個屁。

他說:我不跟你辯,你看下圖片吧。

然後他爸就不搭理他了。過了一會兒,他給父親打電話。

他爸:我看不懂你發的圖,馬桶怎麼會有尺寸?

他說,咱不要辯論。現在,請你做兩件事:第一,量一下馬桶尺寸;第二,問問賣馬桶的人,那兩個馬桶的最小坑距是多少。對得上,你就可以付錢了。

他爸:我已經回家了。你自己去訂新馬桶吧。

他說:我就是訂新的,也得你把這個尺寸告訴我。

話還沒說完,他爸就把電話掛了。

該網友非常鬱悶地表示,這就是他與父母溝通的日常。

即,他們提出來的問題,你只要不立刻回答是,他們就覺得你在否定他整個人,一旦他們陷入這種情緒,事情就談不成了。

活在全能自戀中的人,只接受別人給他積極回應,其他回應,都覺得挑戰了全能感,然後產生自戀性暴怒。

3、如果你不符合我的意願,我就滅了我自己

之前,上海市楊浦區,一個媽媽輔導孩子作業時,跟孩子起了衝突,竟跳河輕生。

這種暴怒也帶著「自戀性暴怒」的氣息——你不聽我的、不按照我的期待來,我就死給你看。

下面網友評論:

「同款媽!我沒交她相中的男朋友,也沒答應她託人找的工作,她就抽自己嘴巴,撞桌子角,要死給我看,除非我妥協,外加承認我錯了。」

不難看出,自戀性暴怒者的邏輯是:

任何不如意,都是在挑戰我的自戀——>都存在著主觀惡意動機——>有主觀惡意動機者,必須向我道歉——>否則,我就滅了你,或者滅了我自己。

那麼,該怎麼辦?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發出一份渴望,然後被他人或是外界滿足。

但有的人,即使沒有得到滿足,也能夠比較淡定地接受這個事實,同時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許可以逐漸靠近這個目標—— 這是自我功能正常的人

然而當自戀性暴怒者發出一份渴望,內心的聲音是:如果你滿足了我的渴望,這很好;如果沒有滿足,我的渴望能量立即變成了暴怒,指向你。

所以說,暴怒的人,就是脆弱的人,他們發出渴望時的能量,只能走獨木橋——被實現,就體驗到生命的存在;被拒絕,就迸發出死亡能量和毀滅欲。

如果說有魔鬼,那麼正是暴怒者自己,而不是別人。

如果明白了這層意思,那麼他們對於自己的暴怒就會多了一份很好的覺察,意識到:

1. 外界其實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2. 別人可能並沒有主觀惡意,有些不順很可能是客觀因素導致的。

由此憤怒也會減弱很多。

同時告訴自己一個基本事實,有助於走出全能自戀,那就是:

這個世界本不可能圍繞著某一個人的意志而轉, 即使我的意志沒有被立即實現,我依然有努力的空間,人生也依然有美好之處。

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相對好一些地管理「暴怒」這種情緒。

點個 「在看」,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 End -

關於作者晴岸,心理學碩士,年輕媽媽,大千世界裡一個耐心的傾聽者、記錄者。文章首發於公眾號三點一彎鉤(ID:sandianyiwangou),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三點一彎鉤(sandianyiwangou)。在這裡,從「心」出發,轉載已獲授權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SszaPXYBxV5JH8q_t3D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