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兩個最偉大的男演員演繹了銀幕上最偉大的街頭槍戰

2019-07-28     週遊世界電影

百年影史中,誕生過很多和男人有關的偉大的電影。頂級的有科波拉導演,馬龍白蘭度主演的《教父》。西部片大師萊昂內導演的,羅伯特.德尼羅主演的《美國往事》。而支撐起這些偉大的男人影片的,除了精巧的劇情設計,史詩般的電影語言外,還必須有演技精湛,充滿男人味道的,才華橫溢的一批偉大的男演員的參與。在這兩部影片中,能夠稱為偉大的男演員的,除了馬龍白蘭度以外,阿爾.帕西諾和羅伯特.德尼羅是不得不說的兩個演技派老牌好萊塢巨星。

兩個誕生於20世紀40年代的演員,在20世紀70年代之後,成為了好萊塢演技派頂級巨星的代表。他們都曾憑藉各自在影片中的優秀表現,獲得過奧斯卡影帝的稱號。兩個人曾共同出演過《教父》系列的第二部作品《教父2》,但是因為劇情的設定,兩個人並沒有太多的對手戲。

在1995年上映了一部兩人共同主演的警匪片《盜火線》,這部影片由麥可.曼執導。整部影片將近3個小時的時長,這是影史上,少有的警匪片的史詩巨製,整部影片中雖然兩個巨星的直接對手戲不超過20分鐘,但是依然堪稱偉大。

導演麥可.曼,將整部影片的畫面渲染成以藍色為主基調,影片中多處出現了從空中俯視整個洛杉磯萬家燈火的畫面,和以往的警匪片,黑幫片不同的是,導演並沒有將這部影片抽離現實,構建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空間裡,而是極力的通過這些鏡頭語言的技巧,暗示觀眾,將這場警匪遊戲,融入到現實的世界中。讓到影院中看這部影片的觀眾,有從一個現實空間,通過銀幕又走向另一個更深意味的現實空間的感受。

影片中除了那場偉大的街頭槍戰外,導演更多的將鏡頭伸向了無論是警察還是匪徒的日常生活中。在影片中羅伯特.德尼羅扮演的是一個名叫麥考利的亡命天涯的職業犯罪「專家」,麥考利雖然是一名犯罪分子,但是他有自己的人生信條和原則。他信奉「當麻煩來臨時,你可以在32秒內,說走就走,對身邊的一切了無牽掛」。他狂熱的熱愛著自己當下所從事的事業,然而他又總能表現出一個紳士的風度和自律,無論是碰到什麼事情,他的面部表情都不會有誇張的起伏和變化。羅伯特.德尼羅在演繹這個角色時,除了一些台詞技巧,更多的是通過極其細微的面部表情的不同,來表現主角情緒的變化和波動。

而與之相對的是阿爾.帕西諾扮演的警察文森特,文森特是一個工作狂式的警察,他以捉拿犯罪分子為其生命的終極意義,因為其將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破案和捉拿犯罪分子的事業中,所以他已經離了兩次婚,並且當下的第三次婚姻也充滿了危機。而阿爾.帕西諾的表演風格就要比羅伯特.德尼羅誇張很多,他經常用具有爆發力的演技,向觀眾展示警察文森特在面對這個罪惡世界時,內心的掙扎和悲憫。

影片的開始,導演就用一大段鏡頭,向觀眾展現了匪徒麥考利的專業性,在一段沒有體現策划過程的搶劫運鈔車行動中,導演用一段交叉剪輯的技巧,向觀眾細緻,準確的「講解」了麥考利一夥犯罪的全過程。之後又通過文森特勘察犯罪現場時對這些職業罪犯的「讚賞」,讓觀眾了解了麥考利等人的專業精神。

而在這之後,影片進入了一大段的刻畫警匪雙方日常生活的劇情。初看之下,這些和主線劇情並沒有緊密聯繫的細節,讓整部影片顯得冗長和邋遢。但是當觀眾看過整部影片之後,細細品味的時候,才會發現這些細節的妙處,通過這些細節,導演將那場無情槍戰的雙方,都還原到現實的生活中,讓觀眾看到他們和現實生活中的每個人一樣,有老婆,有孩子,有情感,有家庭。這些細節對於刻畫匪徒的形象極其重要,使得這些匪徒在觀眾心目中從外在形象到內心情感都是立體的和豐滿的。

影片中麥考利表面上洒脫紳士,充滿自律,對一切毫不在乎。但是他的內心情感卻異常豐富,這一點從他對情人態度,他對克里斯(由方.基默主演)的態度能夠明顯的看出。他在和情人一夜溫存之後,離開時關懷的送上了一杯水,雖然送水時他依然很職業的墊上了一個紙巾,但是從這個細節能夠明顯看出,他並非自己口中說的那般無情。

而警察文森特和自己第三任妻子的關係,也正因為他們這場警匪大戰而瀕臨破裂。文森特是一個典型的工作狂人,而因為職業的特殊原因,他無法和愛人分享工作中的遭遇,這是他內心的痛楚和苦悶。而每次當妻子問起他一天的遭遇時,他便掙扎在職業道德和情感道德之間,他悲憫的內心,無法讓他對罪惡熟視無睹,他沒辦法用一種包容的心態看待他工作中遇到的殘酷現實。唯一能夠稍微消解他痛苦的方式,便是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將一個個犯罪分子繩之於法。

麥考利和文森特的相遇,正如古代書中說的那樣「將遇良才,棋逢對手」。想必在拍攝這部影片時,帕西諾和德尼羅一定也是這樣的心態,所以在演繹這部影片時,兩個人都發揮出了自己的最高水準,他們的精彩演繹和導演對節奏的把控,硬是將一部商業大片拍成了擁有史詩氣質的佳作。

在那場槍戰之前,在咖啡館中,文森特和麥考利的對話,是兩個男人之間少有的傾訴。那一刻他們互不相讓,那一刻他們又惺惺相惜。是的,男人,特別是到了三十歲之後,內心所有的苦悶和孤獨,膽怯和脆弱都只能選擇埋在心裡。無論這個男人成功還是失敗,他的內心中,註定有一塊無法打開的禁地,有一種無處釋放的情愫。即便是如文森特這樣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工作的警察,即便是如麥考利這樣,冷靜、精明的職業犯罪分子。兩個人聊了生活,聊了事業,文森特試圖通過這場談話結束兩個人之間的戰爭,但是男人之間,在這個世界上各種的宿命中,最讓人百轉千回的就是相愛相殺。

一個偉大的對手,造就一個偉大的自己。在影片中警察文森特和劫匪麥考利相互成就,在影片外阿爾帕西諾和羅伯特德尼羅也是整個職業生涯中無法繞開的對手,兩個人的年齡,閱歷,成名時間,註定了他們在好萊塢的舞台上,進行一場偉大的對決。

如果一場談話能夠結束一場戰爭,那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矛盾都將不復存在了。而偉大的男人和常人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對自己事業和命運的執著。在咖啡館的談話中,文森特立場很堅定,但是麥考利一樣是寸步不讓,因為他們所做的事業就是他們生命的終極意義。文森特的事業是不惜一切代價阻止麥考利,而麥考利的使命則是通過自己最拿手的事,實現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場談話只是兩個偉大男人之間戰爭的序幕,緊接著他們對決在洛杉磯街頭。這場槍戰被很多影迷稱為影史上最偉大的街頭槍戰。為了讓這場槍戰更加貼近現實,導演要求演員們必須進行專業的訓練,以使得動作更符合專業性,而影片中的各種槍械的聲音,都採集於該種槍械真實的聲音。銀幕上播放這場槍戰時,幾乎沒有配樂,傳入觀眾耳朵的,是槍聲以及在街頭的迴音。

導演通過配樂和演員們專業級的動作,將觀眾帶入到一場男人們,在城市森林的對決中。這部影片沒有明顯的情感傾向,影片中無論是警察還是劫匪,導演都試圖讓他們的形象更立體,更飽滿。雖然是警匪對決,但是畫面中觀眾很少看到,暴力和血腥的場面。槍戰的震撼,更多的是通過聲音的效果和演員專業級精彩的演繹。

導演麥可.曼,通過這場警匪遊戲,在這場偉大的槍戰中,向觀眾們展示了現代都市男人們的孤獨和宿命。影片中兩個偉大的奧斯卡影帝,通過他們細緻而充滿力度的演繹,將兩個投身於事業的男人,演繹的淋漓盡致,入木三分。影片最後麥考利倒在了文森特的槍口之下,在無限的遺憾之餘,兩個男人的雙手緊緊的握在了一起。那一刻我們才發現,男人的孤寂之情,即便是他們在事業上表現出如此的熱忱和投入,但是他們的靈魂依然孤獨和寂寞,而這一切,正是一個男人無法擺脫的終極宿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Sg98YGwBUcHTFCnfxn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