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商品不生產,也能賣錢?

2019-09-22   劉潤商學

商業評論 丨 作者 / 劉潤 整理 / 程志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570篇原創文章

每逢中秋,就有人會收到兩種券,一種是月餅券,另外一種就是最近興起的大閘蟹券。

有讀者朋友就在後台問我,怎麼看待這種券,自己的商品能否也能用這種方式?


1

我們先說說,大閘蟹券。

金秋時節,恰是吃大閘蟹的好時節,我相信很多喜歡吃蟹的朋友們,一想到蟹黃蟹膏的美味,就已經忍不住吧唧嘴,想吃了。

這樣愛吃螃蟹的朋友要是收到蟹券,那肯定是兌換提貨,自己吃了。

但肯定也有些,不愛吃螃蟹的朋友,要是送不了人,就選擇把券折價賣了。

於是,網上就流傳了個段子。

說經銷商印刷了2000張面值500元的蟹券,400元賣給企業採購人員,企業採購人員拿著券去送禮,收禮者又以250元的價格賣給回收者,回收者再以300元的價格賣給經銷商。

這樣的話,經銷商回購螃蟹券每張賺100元,輕輕鬆鬆賺到20萬元。

這當然只是個段子,賺錢哪有這麼簡單。

不過卻也揭示出一些商品,是可以通過證券化的方式進行交易賺錢的。

今天我們就一起談一談商品證券化的話題,希望能給熱愛商業的朋友們一些啟發,也能回答下讀者提出的問題。


2

商品的價值通常是由實物價值和虛擬價值兩部分組成。

什麼意思?

比如,大閘蟹。

它的實物價值就是吃,很多人買大閘蟹就是自己吃的。

但是也有一些人會把大閘蟹作為禮品送人。這部分傳遞人情的情感價值就是附著在大閘蟹上面的虛擬價值。

再比如,茅台。

茅台酒當然它的實物價值是用來喝的。

但是也有很多人除了把茅台酒用來送禮,還會用來收藏,等酒升值,除了情感價值就還附加了一些金融價值在上面。

而從成本角度來說,實物價值的原材料成本占比會很高,而虛擬價值部分的邊際成本很低。

為什麼?

因為虛擬價值部分是附著在實物價值之上的,沒有原材料成本,如果把交易成本里的物流等成本攤到虛擬價值部分,那麼虛擬價值這塊的成本也不高。

所以這塊虛擬價值部分的邊際成本很低。如果不攤,甚至可以說邊際成本幾乎為零。

這時候,我們會發現,一件商品里所包含的兩種價值,一種價值主要是原材料、加工成本,而另一種價值的邊際成本很低。

這時候一定會有人想,我們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讓這兩種價值分開銷售呢?

大閘蟹還是賣大閘蟹,附加在這上面的情感價值我單獨來賣,而不附著在大閘蟹這個實物上。

答案是,可以的。

這就要用到金融裡面的一個重要工具:商品證券化。

什麼是商品證券化?

商品證券化就是把商品通過金融化包裝,變成了有明確價格的權益憑證。

什麼意思?舉個例子,比如大閘蟹券。

經銷商用商品證券化的方法,印刷出大閘蟹券,賣給企業。

企業把券做為福利發給員工,體現了企業對員工的關懷。

但有些員工並不愛吃螃蟹,於是他就把券低價賣給了「黃牛」,最後「黃牛」又把券賣回給經銷商。

轉了這麼一大圈,當做禮品的這部分大閘蟹券的虛擬價值就完成了使命。

這就是商品證券化。

再比如,月餅券也是一樣。

月餅廠用月餅券的方式,對月餅進行了商品證券化,並用這張券,代替月餅,流轉了一圈,完成了虛擬產品的銷售。

月餅券,提高了這個虛擬價值「關懷」的交易效率,並消除了不必要的生產浪費。

可能有朋友會說,月餅廠或者大閘蟹廠生產了多少券,就應該有對應的多少商品啊,怎麼會消除不必要的生產浪費?

那是因為流轉了一圈回到月餅廠和大閘蟹經銷商手裡的券,他們就可以不用生產、不用準備了,畢竟券已經回到手裡。

只要準備好沒有回收的券所對應量的商品就可以了。


3

一旦商品證券化後,就會帶來一個新的事情。

什麼事情?

那就是這個券,可以交易了。

什麼意思?

我們就拿我們最熟悉的兩種證券來舉例,一個是股票、一個是債券。

股票,其實是我們購買了哪家公司多少股,那麼我們就成為這家公司的股東了,然後就等著年年收分紅就行了。

債券,其實是個借據,我們借給公司或者政府多少錢,他們承諾給我們多少利息,什麼時候還。

我們就等著年年吃利息,到時候收回本金就行了。

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投資者購買股票和債券卻不是這樣的,他們的目的是低買高賣,賺取差價,尤其是股票。

當然證券交易市場遠比這樣更複雜一些。

所以,商品證券化後,這個本身能兌換實物的憑證就可以交易了。

但月餅券、大閘蟹券因為有兌換截止日期、季節性等特殊因素,導致交易過程中往往比面值是貶值的。

而有些商品,就不一定了。

比如,黃金。

黃金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是貨幣,即使現在人們基本不用黃金作為貨幣交易了,但是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喜歡擁有黃金,作為資產配置,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

但是買賣黃金,還要保管,不方便,也不安全。

於是金融機構發明了紙黃金,就是你擁有一定量的黃金的憑證。

購買這種紙黃金的人,擁有這種證券之後,就無需扛著金子買進賣出了,這樣就節省了很多的成本,極大提高了效率。

再比如,炒鞋。

一雙限量版的鞋子,它的實物價值是用來穿,但更多的是它的虛擬價值,很多人都用來轉賣。

據了解,為了轉賣方便,已經有一些平台,比如毒app、虎撲app,你購買了鞋子之後可以不用提貨,而選擇寄存在平台,然後轉手直接賣出去,不過目前「毒」App下架了「寄存」服務,已經寄存在毒APP倉庫的貨品可以繼續正常出售。

於是這就從炒鞋變成了炒鞋的提貨權。

這就節省了很多的包裝成本,物流成本,也免去了物流途中產生的一些損壞等等,大大的提高了效率。

關於炒鞋,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回看我們之前發布的文章《為什麼球鞋,居然都可以作為炒作資產?》 。


4

通過商品證券化,我們就可以把一件商品的實物價值和虛擬價值分開銷售,而且因為虛擬價值邊際成本很低的緣故,這樣會極大提高商業的效率。

這時,有些從事商業的朋友就可能會問,那我的產品是否也可以通過商品證券化來提高效率?

其實很多商品,尤其是那些虛擬價值很高的商品就可以實現商品證券化。

比如前文所說的月餅、大閘蟹,很多人買這些商品是為了送人,表達關懷,就可以通過商品證券化的方法。

類似的,一些高檔的煙酒、保健品、營養品、海鮮特產等,這些用來送人的,有極高的禮品屬性的商品,都可以。

再比如,商場的購物卡。

逢年過節,商場會發放大量的購物卡,大部分人買了購物卡之後會送客人,客人收到購物卡有兩個選擇,去商場提貨,或者打折轉賣給黃牛,黃牛再賣給商場。

很多商場在年底會賺錢都是因為賣購物卡。

——

那麼,實現商品證券化,需要注意什麼?

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必須要設計好最終回收的完整閉環。

為什麼?

閉環如果不完備,那就解決不了回收減產的目的。

因為,如果券沒有收回到自己手裡,那麼發出多少券,就要實打實準備多少產品。

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回收的話,甚至你只要發布個提貨碼,然後提供回收提貨碼的網址,就會更高效了。

當然,這個商品證券化如果能正式成立,那麼你的品牌還要在消費者心中有認同感,就是大家認可這個券是可以兌換實物、可以轉賣兌現的。

這樣才能成立。


最後的話

我們經常說,一切商業進化的方向是更高的效率。

這種通過金融化包裝,把虛擬價值變成了有明確價格的權益憑證的商品證券化方法,無疑提高了商業的效率。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瑕疵,比如消費者接納等因素。

但我個人認為,這種提高效率、把商品證券化的商品會越來越多。

回到最開始讀者的提問,自己的商品能否用這種方式?

那就基於以下3點做個判斷。

1、你的商品是否有很高的虛擬價值。

2、你品牌、商譽是否讓消費者認可,消費者相信拿到券可以兌換。

3、你是否能設計出完整地回收閉環。

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你就可以用這種辦法,提高自己的商業效率,方便更多的消費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