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檢修電動車充電器和控制器,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2019-07-22   電子工程師小李

電動車充電器故障分析與檢修

充電器主要的作用是為蓄電池補充電能。它性能的好壞不僅決定充電時間的長短,而且還決定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因此,它被稱為電動自行車電氣系統的「四大件」之一,典型的充電器如圖13-1所示。

圖13-1 常見充電器實物外形示意圖

一、UC3842+LM324構成的充電器

由電源控制晶片UC3842和四運算放大器LM324構成的充電器應用的比較廣泛。其中,UC3842和相關元件構成了功率變換器部分,LM324和相關元件構成了電壓檢測和控制部分。下面以圖13-2所示的南京西普爾SP362型充電器為例進行介紹。

1.市電濾波及變換

該充電器通上市電電壓後,市電電壓經2A保險管F1和負溫度係數熱敏電阻RT1送到差模電容C1、C2和互感線圈LE1組成的濾波電路濾除市電電網中的高頻干擾脈衝後,通過D1~D4組成的橋式整流堆整流,在濾波電容C3兩端建立300V左右的直流電壓。300V電壓不僅通過開關變壓器T1的初級繞組(N1繞組)加到開關管V1的 極為它供電;另一路經啟動電阻R5對電源控制晶片IC1(UC3842)供電端[7]腳外接的濾波電容C10充電。

2.功率變換

當C10兩端電壓達到16V時IC1內部的啟動電路開始工作,由基準電壓發生器產生的5V電壓不僅為內部的振蕩器等電路供電,而且從[8]腳輸出。該5V電壓經C5濾波後通過定時元件R9、C6和[4]腳內的振蕩器通過振蕩在C6兩端產生鋸齒波脈衝電壓,於是振蕩器輸出矩形振蕩脈衝。該脈衝作為觸發信號控制PWM調製器(RS觸發器)產生矩形激勵脈衝,再經推挽放大器放大後得到開關管激勵脈衝信號,從IC1的[6]腳輸出。當開關管激勵脈衝為高電平時,通過R4驅動開關管V1導通,300V電壓經T1的N1繞組、VI的D/S極和R6到地構成迴路,迴路中的電流在繞組N1上產生上正、下負的電動勢,此時T1的N2、N3、N4繞組所接的整流管反偏截止,能量被存儲在T1內部。同時導通電流在R6兩端產生取樣壓降,並通過R7和C7積分後加到IC1的[3]腳。當IC1的[3]腳輸入的電壓達到1V,被IC1內部的PWM電路處理後,IC1的[6]腳輸出的激勵脈衝變為低電平,使V1迅速截止。V1截止後,流過T1初級繞組的導通電流消失,T1初級繞組產生反相的電動勢,於是T1的次級繞組產生反相的脈衝電壓,經整流濾波後產生直流電壓為相應的負載供電。

圖13-2 西普爾SP362型充電器電路

N3繞組輸出的脈衝電壓通過D6整流,C10濾波獲得的電壓不僅取代啟動電路為IC1供電,而且為光電耦合器PC1內的光敏管供電。N2繞組輸出的脈衝電壓經D7、D8整流,C16濾波產生的直流電壓第一路通過防止反向充電的隔離二極體D11為蓄電池充電;第二路通過R15~R18取樣後加到誤差放大器IC2的取樣端。N4繞組輸出的脈衝電壓通過D10整流,C12濾波後第一路通過R13加到光電耦合器PC1的[1]腳,為它內部的發光管供電;第二路為晶片LM324供電;第三路通過R23限流,通過穩壓管產生5V基準電壓。該電壓第一路加到IC3A[3]腳,為它提供參考信號;第二路經R42限流加到A點。

3.穩壓控制

該開關電源的穩壓控制電路由電源控制晶片IC1、光電耦合器PC1、三端誤差放大器IC2和誤差取樣電路構成。由於誤差取樣電路是對開關電源輸出端的電壓進行取樣,所以誤差取樣方式屬於直接取樣方式。

當市電電壓降低或負載較重引起開關電源輸出電壓下降時,濾波電容C12兩端降低的電壓使PC1[1]腳輸入的電壓下降。同時C16兩端下降的電壓通過R15~R18取樣後,為IC2提供的取樣電壓低於2.5V。該電壓由IC2內的誤差放大器放大後,使PC1的[2]腳電位升高,於是PC1內的發光管因導通電流減小而發光變弱,而光敏管因受光變弱而導通程度下降,使PC1[4]腳輸出的電壓減小。該電壓通過R11為IC1[2]腳提供的誤差電壓變小,經IC1內的誤差放大器放大後,為IC1內的電流比較器反相輸入端提供的電壓增大。該電壓與同相輸入端的電壓比較後,使IC1[6]腳輸出的激勵脈衝占空比增大,使得開關管V1導通時間延長,開關變壓器T1存儲的能量增大,開關電源輸出電壓升高到正常值,實現穩壓控制。開關電源輸出電壓升高時,控制過程相反。

4.充電、顯示控制

該充電器的充電、顯示控制電路由四運算放大器LM324(IC3)、取樣電阻R20、復合發光管LED2等元件構成。其中R20是電流取樣電阻,它串聯在蓄電池的充電迴路中,充電期間會在R20兩端產生的下正、上負的壓降。這個壓降通過R28、R29送到A點,同時5V電壓經R42限流也加到A點,A點電壓通過R32加到IC3D的反相輸入端[13]腳。

使用過的蓄電池因能量釋放而使電壓不足,導致開關電源的負載較重,在穩壓控制電路的控制下,開關管V1導通時間較長,充電電流較大,為蓄電池快速充電。同時,較大的充電電流在R20兩端建立的壓降較高,使A點電壓為負壓,該電壓通過R32為IC3D的[13]腳提供負電壓,因IC3D的同相輸入端[12]腳接地為0V,所以IC3D的輸出端[14]腳輸出高電平電壓。該電壓一路通過R34限流使LED2內的紅色發光管發光,表明充電器在快速充電;另一路使IC3A[2]腳電位高於它[3]腳輸入的參考電壓,於是IC3A的輸出端[1]腳輸出低電平控制電壓。該控制電壓一方面使D14截止,不影響開關電源的工作狀態;另一方面使LED2內的綠色發光管因無供電不能發光。

在恆流充電階段,隨著蓄電池兩端電壓不斷升高,充電電流逐步減小,開關電源在穩壓控制電路的作用下,為蓄電池提供穩定的44.5V充電電壓,充電器工作在恆壓充電階段。雖然此時充電電流較小,但在R20兩端產生的壓降仍然使IC3D的[13]腳電位低於[12]腳電位,確保紅色發光管發光。

在恆壓充電階段,隨著蓄電池兩端電壓不斷增加,充電電流進一步減小。當電流減小到轉折電流後,在R20兩端產生的壓降減小到使A點電壓變為正壓,致使IC3D的[13]腳電位變為正電壓,於是IC3D的[14]腳輸出低電平電壓。該電壓一路通過R34使LED2內的紅色發光管因導通電壓消失而熄滅;另一路使IC3A[2]腳電位低於它[3]腳輸入的參考電壓,於是IC3A的[1]腳輸出高電平控制電壓。該電壓不僅通過R35限流使LED2內的綠色發光管發光,表明蓄電池進入涓流充電狀態,而且使D15截止,於是5V電壓通過R40、R41加到三端誤差放大器IC2的取樣電壓輸入端,使IC2輸入的取樣電壓升高。該電壓經IC2內的誤差放大器放大後使PC1的[2]腳電位下降,PC1內的發光管因導通電流增大而發光加強,於是PC1內的光敏管導通加強,PC1的[4]腳輸出電壓升高。該電壓通過R11加到電源控制晶片IC1的[2]腳後,被IC1內的誤差放大器、PWM調製器處理後,使開關管V1導通時間縮短,開關電源輸出電壓下降,C16兩端電壓下降到42.5V,為蓄電池提供涓流充電的低電壓。

5.保護

(1)尖峰脈衝吸收

為了防止開關管V1在截止瞬間被過高的電壓擊穿,電路中設置了由C15、R21、C4、D5、R1組成的尖峰脈衝吸收迴路對過高的尖峰脈衝進行吸收,確保V1不被過高的尖峰脈衝擊穿。

(2)開關管過流保護

當蓄電池或D7、D8、D10、C12、C16擊穿等原因引起開關管V1過流,導致R6兩端產生的取樣電壓升高時,該電壓通過R7為IC1[3]腳提供的電壓達到1V後,切斷IC1[6]腳輸出的激勵脈衝,使V1截止,避免了V1過流損壞,實現開關管過流保護。

(3)欠壓保護

當控制晶片的供電電壓過低時,可能會引起晶片內的振蕩器、推挽放大電路等電路工作異常,使晶片輸出的開關管激勵電壓失真,容易導致開關管因功耗大(開啟損耗大)而損壞。為此,需要設置欠壓保護電路。

若啟動電阻R5或IC1的[7]腳外電路異常,導致啟動期間電路為IC1[7]腳提供的電壓低於16V時,晶片內的啟動/關閉控制電路輸出關閉信號,IC1不能啟動;當完成啟動後,若D6、R2、C10異常,導致為IC1提供工作電壓(通常稱該電壓為自饋電電壓)低於10V時,啟動/關閉控制電路再次輸出低電平信號,使5V基準電壓消失,IC1停止工作,實現欠壓保護。因該保護電路未採用閉鎖技術,所以保護動作後啟動電壓再次達到16V後IC1仍會啟動。

(4)軟啟動控制

該電源為了防止開機瞬間,開關管V1過激勵損壞,設置了由誤差放大器IC2、C11等元件構成的軟啟動控制電路。

C11是軟啟動控制電容。開機瞬間因C11兩端電壓為0,所以它充電使IC2的取樣端輸入的電壓由高逐漸降低到正常,IC2的輸出端電壓由低逐漸升高到正常,致使光電耦合器PC1[4]腳輸出的電壓也由高逐漸到正常,被IC1內部的誤差放大器、PWM電路處理後,使ZC1的[6]腳輸出的激勵脈衝占空比由小逐漸增大到正常,避免了開關管V1在開機瞬間過激勵損壞,實現軟啟動控制。

6.常見故障檢修

(1)充電器無電壓輸出

充電器無電壓輸出,說明充電器未輸入市電或開關電源未工作,該故障檢修流程如圖13-3所示。

圖13-3 充電器無電壓輸出故障檢修流程

方法與技巧 當電源控制晶片IC1(UC3842)供電端[7]腳的啟動電壓異常時,可在路測IC1[7]腳對地電阻的阻值,若阻值過小,說明C10、D5或IC1的[7]腳內部電路對地短路或漏電;若[7]腳對地阻值正常,檢查啟動電阻R5是否開路或阻值增大。當IC1供電端[7]腳的電壓達到32V,或IC1的[7]腳有16V的啟動電壓,而它的[8]腳沒有5V電壓輸出,都說明IC1損壞。

注意 開關電源未工作時,濾波電容C3會在切斷電源後仍存儲一段時間的高電壓,檢修時需對該電容放電,以免發生危險。

開關管V1損壞後,必須檢查R6、R7、R4是否被連帶損壞。為了防止更換的開關管再次擊穿,必須檢查三方面電路:一是由R1、D5、C4、C15、R21組成的尖峰脈衝吸收迴路的元件;二是電源控制晶片UC3842是否損壞;三是必須檢查穩壓控制電路。穩壓控制電路的檢修見輸出電壓高部分。

(2)充電器輸出電壓過高

充電器輸出電壓過高,說明充電器內的穩壓控制電路異常,該故障檢修流程如圖13-4所示。

圖13-4 充電器輸出電壓過高故障檢修流程

提示 輸出電壓高不僅會縮短蓄電池的使用壽命,而且容易導致充電器內部的開關管V1擊穿,或濾波電容C12、C16擊穿(有時會炸裂)等故障。

(3)充電器輸出電壓低

充電器輸出電壓低,說明穩壓控制電路、負載電路、自饋電電路、充電控制電路異常,該故障檢修流程如圖13-5所示。

圖13-5 充電器輸出電壓低故障檢修流程

提示 輸出電壓低的同時開關變壓器T1多會發出高頻「吱吱」叫聲。懷疑三端誤差放大器IC2、光電耦合器PC1異常時,也可採用代換法進行判斷。另外,充電控制電路異常還會產生充電狀態不能正常轉換的故障。

二、TL494+HA17358構成的充電器

由電源控制晶片TL494和雙運算放大器HA17358為核心構成的普通型充電器應用的較多,其中,TL494和相關元件構成了功率變換器部分,HA17358和相關元件構成了電壓檢測和控制部分。下面以路邦電動自行車採用的BMCH-36型智能充電器為例進行介紹。電路如圖13-6所示。

1.市電濾波及變換

該充電器通上市電電壓後,市電電壓經保險管FU送到由差模電容C20、C4和互感線圈T1組成的線路濾波器濾除市電電網中的高頻干擾脈衝,再通過D1~D4組成的整流堆橋式整流,由C15濾波,在C15兩端建立310V左右的直流電壓。市電輸入迴路的PT是負溫度係數熱敏電阻,它可在開機瞬間限制C15因充電產生的衝擊大電流。

2.功率變換器

該變換器採用了自激啟動、他激工作方式。自激式啟動電路由開關管V1、V2和電阻R30~R33,以及變壓器T2和T3等元件組成,他激工作方式由PWM控制晶片TL494和相關元件構成。由於TL494的[13]腳接5V電壓,所以TL494的輸出方式被設置為雙端輸出方式。

接通電源瞬間,由市電變換電路產生的310V電壓不僅加到V1的c極,而且通過啟動電阻R32和限流電阻R33限流後加到V1的b極使它導通。V1導通後,310V電壓通過V1的c、e極、激勵變壓器T2的[2]-[4]繞組、開關變壓器T3的[1]-[2]繞組、C17到地構成迴路。迴路中的電流在T3的初級繞組上產生[2]腳正、[1]腳負的電動勢,在T2的[2]-[4]繞組上產生[2]腳正、[4]腳負的電動勢,於是T2的[1]-[2]繞組產生[1]腳正、[2]腳負的感應電動勢,它的[3]-[5]繞組產生[3]腳正、[5]腳負的電動勢。[3]-[5]繞組的電動勢使開關管V2截止,[1]-[2]繞組輸出的電動勢通過C14、R33反饋到V1的b極,使V1迅速進入飽和狀態,流過T3的[1]-[2]繞組的電流線性增大,磁感應強度隨之增大。當磁感應強度增大到飽和點時,電流急劇下降,由於電感中的電流不能突變,所以T2和T3各個繞組產生反向(相)電動勢。T2的[1]-[2]繞組產生的反相電動勢使V1迅速截止,而[3]-[5]繞組產生的反相電動勢通過C13和R31使V2導通。此時,C17兩端電壓通過T3的[1]-[2]繞組和T2的[2]-[4]繞組、V2的c、e極到地構成迴路。該迴路中的導通電流使T3的[1]-[2]繞組產生[1]腳正、[2]腳負的電動勢,T2的[2]-[4]繞組產生[4]腳正、[2]腳負的電動勢,隨後V2截止,使T2、T3各個繞組再次產生反相的電動勢,於是使V1再次導通。重複以上過程V1和V2工作在自激振蕩狀態。該電源進入自激狀態後,T3的次級繞組輸出的脈衝電壓經D9和D10全波整流,C17濾波產生直流電壓。

C17兩端產生的電壓加到電源控制晶片TL494(IC1)供電端[12]腳,通過基準電源形成5V電壓,該電壓不僅為IC1內部的觸發器、比較器、誤差放大器、振蕩器等電路供電,而且從[14]腳輸出,為充電控制電路提供參考電壓。振蕩器獲得供電後,與[5]腳、[6]腳外接的定時元件C10、R20通過振蕩產生鋸齒波脈衝電壓。該鋸齒波脈衝電壓作為觸發信號,控制PWM比較器產生矩形激勵脈衝,再經RS觸發器產生兩個極性相反、對稱的激勵信號,通過驅動電路放大後從IC1的[8]腳和[11]腳輸出。從IC1[8]腳和[11]腳輸出的激勵脈衝通過V4和V3放大後,再經T2耦合,驅動開關管V1和V2交替導通,從而使開關管進入他激式工作狀態。開關電源進入穩定的他激式工作狀態後,T3次級繞組輸出的脈衝電壓通過全波整流,在C1和C17兩端分別產生穩定的44.5V和24V左右的直流電壓。其中,44.5V直流電壓通過防反向充電的隔離二極體D16不僅為蓄電池充電,而且為誤差放大器提供取樣電壓。而24V電壓第一路為TL494供電;第二路為充電、顯示控制電路供電;第三路通過R9限流使發光管LED2發光,表明充電器已工作。

圖13-6 BMCH-36型智能充電器電路

V1~V4的c、e極兩端並聯的D19、D18、D14、D13是阻尼二極體,以保護V1~V4不被過高的反向電壓擊穿;D11和D12組成溫度補償電路,以免過高的溫度影響V3、V4的工作狀態,最終給V1和V2帶來危害;T3初級繞組上並聯的C3和R1用作阻尼,以免T3進入自激振蕩狀態。D20、R35和D17、R28構成C14和C13鉗位電路,並且在開關管截止期間為C14和C13提供快速放電迴路,以便C14和C13在下個振蕩周期繼續為開關管提供激勵迴路。

3.穩壓控制

該開關電源的穩壓控制電路由電源控制晶片TL494(IC1)[1]、[2]腳內的誤差放大器1、誤差取樣電路構成。由於取樣電路對C1兩端電壓進行取樣,所以該誤差取樣方式屬於直接取樣方式。

當市電電壓降低或負載較重引起D16負極電壓下降時,該電壓通過R10、R11取樣後的電壓下降,IC1的[1]腳電位下降,即誤差放大器1同相輸入端電壓下降。而反相輸入端通過[2]腳接參考電壓,兩者比較後使誤差放大器1輸出低電平控制信號,該信號通過PWM比較器和RS觸發器處理後,使IC1[8]腳、[11]腳輸出的激勵脈衝占空比增大,開關管V1和V2導通時間延長,開關變壓器T3存儲的能量增大,開關電源輸出電壓升高到正常值,實現穩壓控制。開關電源輸出電壓升高時,控制過程相反。IC1[2]腳輸入的參考電壓由[14]腳輸出的基準電壓通過電阻分壓獲得。

該開關電源輸出電壓還受溫度開關ANb的控制。在冬季按下ANb開關,分壓電阻R5、R6接入電路,使IC1的[1]腳輸入的電壓下降,致使IC1[8]、[11]腳輸出的激勵脈衝占空比增大,開關管導通時間延長,開關電源輸出電壓升高,D16負極電壓在空載時為51V。在夏季斷開ANb開關,R5、R6脫離電路,使IC1的[1]腳輸入的電壓升高,致使IC1[8]、[11]腳輸出的激勵脈衝占空比相對減小,開關管導通時間縮短,開關電源輸出電壓降低,D16負極電壓在空載時為44.5V。

提示 若冬季在室內充電也最好採用低壓方式,這樣可延長蓄電池的使用壽命。而在夏季千萬不可使用高電壓擋充電,以免蓄電池被充壞(鼓包)。

4.充電、顯示控制

該充電器的充電、顯示控制電路由TL494(IC1)內的誤差放大器1、誤差放大器2和HA17358(IC2)、取樣電阻R29、雙色發光管LED1等元件構成。其中R29是電流取樣電阻,它串聯在開關變壓器T3的次級繞組和地之間,充電期間會在R29兩端產生的下正、上負的壓降。這個壓降不僅通過R8、R***加到IC2的反相輸入端[6]腳,而且通過R26、R25加到IC1的[15]腳,同時IC1[14]腳輸出的5V電壓經電阻限流後也加到IC1的[15]腳。

釋放能量後的蓄電池兩端電壓下降,這樣它在充電初期會使開關電源的負載較重,在穩壓控制電路的作用下開關管導通時間較長,充電電流較大,為蓄電池快速充電。同時,較大的充電電流在R29兩端建立的壓降(負壓)較高,該電壓一方面使IC1的[15]腳輸入微弱的負電壓,致使IC1內的誤差放大器2輸出高電平的控制信號,通過PWM電路將IC1的[8]腳和[11]腳輸出的激勵脈衝占空比限制在一定範圍內,避免開關管過流損壞;另一方面因IC2的[5]腳接地,電壓恆定為0V,[6]腳電壓為負壓,所以IC2的[7]腳輸出高電平控制電壓。該電壓不僅通過R1限流,使雙色發光管LED1內的紅色發光管發光,表明充電器工作在恆流充電狀態,而且通過R6使V5導通,LED1內的綠色發光管因無供電不能發光。

隨著恆流充電狀態的不斷進行,蓄電池兩端電壓逐漸升高,充電電流減小,在R29兩端產生的壓降使IC1[15]腳電位從負壓變為0V,IC1內的誤差放大器2不影響開關電源的工作狀態,但該壓降仍會使充電指示燈LED1發光為紅色,此時開關電源輸出的電壓在穩壓控制電路作用下升高並保持穩定,D16負極電壓恆定為44.5V(夏季)或51V(冬季),充電器進入恆壓充電階段。

在恆壓充電階段隨著蓄電池兩端電壓不斷增加,充電電流進一步減小。當電流減小到轉折電流後,在R29兩端產生的壓降減小,於是IC1的[14]腳輸出的5V電壓通過91k電阻使IC2[6]腳輸入的電壓超過0V,IC2的[7]腳輸出低電平控制電壓。該電壓一路使LED1內的紅色發光管因無導通電壓而熄滅,表明快速充電結束;另一路使V5截止,V5的c極上電壓通過電阻限流使LED1內的綠色發光管發光,表明蓄電池已充足電。

5.保護

(1)過流保護

當蓄電池或C1、C17、整流管等元件異常使R29兩端的負壓過大時,通過R26、R25使IC1(TL494)[15]腳輸入的負壓過大。該負壓被IC1內部電路處理後,使IC1的[8]、[11]腳不能輸出激勵脈衝,開關管停止工作,避免了開關管因過流損壞。

(2)軟啟動電路

TL494[4]腳外接的C16是軟啟動控制電容。開機瞬間因C16兩端電壓為0,所以TL494[14]腳輸出的5V基準電壓通過C16和R19構成充電迴路,在R19兩端建立一個由高到低的電壓。該電壓通過TL494的[4]腳輸入,通過比較器處理後使[8]腳和[11]腳輸出的激勵脈衝占空比由小逐漸增大到正常,避免了開關管在開機瞬間過激勵損壞,實現軟啟動控制。

(3)欠壓保護

TL494供電端[12]腳輸入的電壓低於7V時,它內部的欠壓保護電路動作,使TL494停止工作,實現欠壓保護。

6.常見故障檢修

(1)開關電源不能啟動

開關電源不能啟動,說明市電變換電路、自激式振蕩器異常,該故障檢修流程如圖13-7所示。

注意 開關管V1、V2損壞後,必須檢查TL494、激勵變壓器T2所接的元件是否正常,以免再次損壞。

圖13-7 開關電源不能啟動故障檢修流程

(2)開關電源能啟動,但不能進入他激式工作狀態

開關電源能啟動,但不能進入他激式工作狀態,說明電源控制晶片TL494未工作或驅動電路異常,該故障的檢修流程如圖13-8所示。

圖13-8 開關電源能啟動,但不能進入他激式工作狀態故障檢修流程

(3)開關電源輸出電壓低

開關電源輸出電壓低,說明蓄電池、開關電源異常,該故障檢修流程如圖13-9所示。

圖13-9 開關電源輸出電壓低的故障檢修流程

電動車控制器故障分析與檢修

控制器全稱是電機驅動控制器,它的作用就是驅動電機旋轉。它的性能好壞直接影響電動車的性能,所以它也被稱為電動自行車電氣系統的「四大件」之一,典型的控制器如圖13-10所示。

圖13-10 常見控制器實物外形示意圖

一、有刷電機控制器

電機控制晶片ST926401Y、時基晶片NE555、雙電壓比較器LM393構成的有刷電機控制器的控制電路,如圖13-11所示。其中,ST926401Y用於形成PWM脈衝和調速、剎車等控制,NE555用於PWM激勵信號的放大,LM393用於過流保護信號放大。(原圖的元件未標註符號,符號由編者加註。)

1.12V、5V供電電路

接通電源開關鎖後,來自36V蓄電池組的電壓通過保險管FU1進入控制器,經C10濾波後不僅為電機供電,而且經91限流,利用防反接二極體VD1和穩壓管VD4穩壓得到12.6V電壓。該電壓通過C7濾波後分兩路輸出:一路為IC2供電;另一路通過VD1為三端穩壓器78L05(IC4)供電,由它穩壓輸出5V電壓,通過C1濾波後為IC1、IC3和轉把內的霍爾IC等電路供電。

2.激勵脈衝電路

IC1(ST926401Y)[2]腳獲得5V供電後,它[15]腳內的振蕩器和R9等元件通過振蕩產生鋸齒波脈衝。該脈衝作為觸發信號控制IC1內部的RS觸發器等電路產生的激勵脈衝(PWM脈衝)通過緩衝放大後從[14]腳輸出。

圖13-11 ST926041Y+NE555+LM393構成的有刷電機控制器電路

3.電機驅動放大

電機驅動電路由驅動電路和功率放大電路兩部分構成。驅動電路採用了IC2(NE555)為核心,功率放大電路用大功率場效應管VT1(6HY413)做功率管。

IC1[14]腳輸出的矩形脈衝經IC2放大後從[3]腳輸出,再通過R15使VT1工作在開關狀態。VT1導通期間,蓄電池組提供的電壓通過電機繞組、VT1的DS極、R13到地構成迴路,迴路中的電流驅動電機旋轉。VT1截止後,流過電機繞組的導通電流消失,使繞組產生反相的電動勢。該電動勢通過泄放二極體VD3泄放到蓄電池,不僅避免了VT1過壓損壞,而且為蓄電池補充了一定的能量。

4.調速控制電路

調速控制電路由IC1和相關部件構成。在旋轉轉把時,轉把內的圓弧形永久磁鐵開始轉動,霍爾IC在磁場的作用下輸出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直流控制電壓。該控制電壓通過R6加到IC1[5]腳後,對IC1內的相關電路進行控制,改變IC1[14]腳輸出的激勵脈衝占空比。當[14]腳輸出的激勵脈衝占空比增大時,VT1導通時間延長,為電機繞組提供的驅動電流增大,電機旋轉速度加快,車速變快;若[14]腳輸出的激勵脈衝占空比減小使VT1導通時間縮短後,電機旋轉速度變慢,從而實現了電機轉速的調整。

5.剎車控制電路

該控制器的剎車控制由IC1(ST926401Y)[4]腳內部電路和剎把共同完成。該機的左、右剎把並聯接在一起,它們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過VD2接IC1[4]腳。未進行剎車控制時,VD2截止,5V電壓通過R4為IC1[4]腳輸入高電平,被IC1內部電路識別後使它[14]腳輸出正常的激勵信號,控制器正常工作。當使用剎把進行剎車時,剎把內的機械開關閉合,通過VD2使IC1[4]腳電位變低電平。該電平被IC1內部電路識別後切斷IC1[14]腳輸出的激勵脈衝,使電機停止轉動,實現剎車控制。

6.限速巡行電路

該控制器的限速巡行控制電路由IC1(ST926401Y)和限速巡行開關等元件構成。限速巡行開關未接通時,5V電壓通過R3為IC1[16]腳提供高電平電壓,被IC1內部電路處理後,使它[14]腳輸出正常的激勵脈衝,電動自行車工作在正常的調速狀態;限速巡行開關接通後,IC1[16]腳電位被拉低變為低電平,被IC1內部電路處理後,將[14]腳輸出的矩形脈衝占空比限制在一定範圍內,則控制器為電機提供的激勵電流被限制在一定範圍,使電動自行車在限速範圍內行駛。

7.保護電路

(1)過流保護

為了防止過流導致場效應管VT1過流損壞,該控制器設置了過流保護電路。該保護電路由IC1、IC3內的比較器B(IC3B)和取樣電路構成。

取樣電阻R13產生的取樣電壓通過R14加到IC3B的反相輸入端[6]腳,同時5V電壓通過R11和R12取樣後,為IC3B的同相輸入端[5]腳提供參考電壓。當電機運轉不正常等原因導致VT1過流,使R13兩端的壓降增大,通過R14使IC3[6]腳電位超過[5]腳電位後,IC3[7]腳輸出低電平電壓,被IC1[9]腳內部電路檢測後,使IC1[14]腳輸出低電平電壓。該電壓加到IC2[2]腳,使IC2不能輸出激勵電壓,場效應管VT1截止,電機停轉,實現了過流保護。

(2)欠壓保護

為了防止蓄電池過放電,該控制器設置了欠壓保護電路。該保護電路由IC1(ST926401Y)[6]腳內外電路構成。

蓄電池電壓放電未達到終止電壓時,蓄電池輸出的電壓通過R16、R15和R5取樣後,為IC1[6]腳提供的取樣電壓較高,該電壓被IC1[6]腳內部電路處理後,不影響IC1工作,IC1[14]腳輸出的激勵脈衝正常,控制器正常工作。隨著放電地不斷進行,當蓄電池兩端電壓達到終止電壓31.2V時,取樣電路為IC1[6]腳提供的電壓達到欠壓保護電路動作的閾值,IC1內的欠壓保護電路動作,使IC1[14]腳不再輸出激勵電壓,致使場效應管VT1截止,電機停轉,實現了欠壓保護。

8.常見故障檢修

(1)電機不旋轉

電機不旋轉,說明轉把、剎把、直流電機或控制器異常,該故障的檢修流程如圖13-12所示。

圖13-12 電機不轉故障檢修流程

(2)電機轉速異常

電機轉速異常,說明轉把異常或控制器異常,該故障檢修流程如圖13-13所示。

二、無刷電機控制器

由PWM控制晶片MC33033DW、半橋式驅動器IR2103、雙電壓運算放大器LM358構成的無刷電機控制器在電動自行車中應用的較多。其中,MC33033DW用於PWM脈衝形成、控制,半橋式驅動器IR2103用於信號驅動,LM358用於剎車控制和欠壓取樣信號放大,下面以圖13-14所示的奧文WML36-180G型無刷控制器為例進行介紹。

1.15V供電電路

接通鎖開關後,36V蓄電池盒輸出的電壓通過C1和C2濾波後,第一路為功率管供電;第二路為蓄電池欠壓保護電路供電;第三路通過防反接二極體VD15隔離,R1限流,C3和C4濾波後,加到三端穩壓器7815(IC6)的供電端,經它穩壓輸出15V電壓,經C5、C6濾波後不僅為IC1、IC2、IC3、IC4、IC5供電,而且通過取樣後為IC5提供參考電壓。

圖13-13 電機轉速異常故障檢修流程

2.激勵脈衝電路

該機的激勵脈衝電路以MC33033DW(IC1)為核心構成。由電源電路產生的15V電壓加到IC1[14]腳,為它內部的基準電壓發生器等電路供電。該內部基準電壓發生器產生的6.25V基準電壓不僅從[7]腳輸出,通過R10限流得到5V電壓為電機內的霍爾IC和轉把內的霍爾IC供電,而且為IC1內部的振蕩器、PWM脈衝形成等電路供電。IC1內的振蕩器得到供電後,與[8]腳外接的定時元件R9、C22通過振蕩產生鋸齒波脈衝,該脈衝作為觸發信號控制PWM脈衝形成電路(RS觸發器)產生3個高端驅動脈衝和3個低端驅動脈衝,低端驅動脈衝從IC1[1]腳、[2]腳、[20]腳輸出,高端驅動脈衝從[15]腳~[17]腳輸出。

3.驅動電路

該控制器的電機三相繞組驅動電路以三塊半橋式放大器IR2103(IC2~IC4)為核心構成。由於三路繞組驅動電路構成相同,所以下面以IC2構成的驅動電路為例進行介紹。

由IC1(MC33033DW)[2]腳輸出的低端激勵信號和[17]腳輸出的高端激勵信號經IC2內的緩衝放大器放大,再經半橋式功率放大器放大後從IC2的[5]腳和[7]腳輸出。當[5]腳輸出的激勵脈衝為低電平、[7]腳輸出的激勵脈衝為高電平時,[5]腳的低電平脈衝使VD2導通,致使功率管V2迅速截止,以免存儲效應引起V2因關斷損耗大而損耗,[7]腳輸出的高電平脈衝通過R2使功率管V1導通,V1導通後,由它S極輸出的電壓為電機繞組供電;當[5]腳輸出的激勵脈衝為高電平、[7]腳輸出的激勵脈衝為低電平時,[7]腳的低電平脈衝使VD1導通,致使功率管V1迅速截止,以免存儲效應引起V1因關斷損耗大而損耗,[5]腳輸出的高電平脈衝通過R3使功率管V2導通。V2導通後,電機繞組通過它到地形成導通電流,從而為繞組提供不同方向的驅動,使其產生磁場,驅動轉子旋轉,實現電機驅動。

圖13-14 奧文WML36-180G型無刷電機控制器電路

為了確保高端驅動管能夠正常工作,IC2還為高端驅動管設置了自舉升壓型供電電路。該電路由VD7、C13和功率管構成。功率管V1截止、V2導通期間15V電壓通過隔離二極體VD7對升壓電容C13充電,在C13兩端建立14.3V左右電壓;當功率管V2截止後,C13兩端存儲的電壓與來自蓄電池盒的電壓疊加後,就能為V1的G極提供高於它D極14.3V左右的驅動電壓。

4.相序控制和功率放大

為了實現換向,該無刷控制器的相序控制電路由MC33033DW(IC1)內的轉子定位解碼器、電機內部的霍爾IC構成。功率放大電路了採用了6隻大功率場效應管V1~V6做功率管。

當IC1工作後,由它輸出的激勵信號驅動電機旋轉。電機旋轉後,電機內的三個開關型霍爾元件產生位置傳感脈衝信號,它們通過C20、C21和C24濾除干擾脈衝後,從IC1[4]腳~[6]腳輸入到轉子定位解碼器,由該解碼器處理後就可確保IC1輸出的激勵信號相位的準確。輸出的激勵信號再通過驅動電路IC2~IC4放大後,就可按規定順序使V1~V6工作在開關狀態。之後,V1~V6就可為電機內的3個繞組循環提供激勵電流,使它們產生旋轉磁場,驅動電機旋轉。

5.調速控制電路

調速控制電路由IC1(MC33033DW)、轉把和相關元件構成。旋轉轉把時,轉把內的圓弧形永久磁鐵開始轉動,使霍爾IC輸出的直流控制電壓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發生變化。當調速控制電壓通過R3使IC1[9]腳輸入的電壓由低逐漸升高時,經IC1內部電路處理後,使IC1輸出的高端激勵脈衝占空比增大,致使高端功率管導通時間延長,為電機繞組提供的電流增大,電機的旋轉速度加快,車速變快,實現了加速調整。反之,若IC1[9]腳輸入的電壓由高到低時,使IC1輸出的高端激勵脈衝占空比減小,高端功率管導通時間縮短,為電機繞組提供的電流減小,車速變慢,實現減速調整。

6.限速巡行電路

限速巡行控制也是通過IC1(MC33033DW)[9]腳內部電路和限速巡行開關(短接線)來完成。當短接線接通後,IC1[9]腳通過R12和短接線接地,將轉把輸出的控制電壓分壓,IC1[9]腳輸入的電壓減小,IC1輸出的矩形脈衝寬度被限制在一定範圍內,控制器為電機提供的激勵電流較小,使電動自行車在限速範圍內行駛。反之,若不接該短接線,IC1[9]腳輸入的調速控制電壓不被分壓,電動自行車工作在正常的調速狀態。

7.剎車控制電路

剎車控制由剎把、運算放大器IC5(LM358)、IC1(MC33033DW)為核心組成的剎車控制電路完成。

該機的左、右剎把內的機械開關並聯接在一起,它們的一端通過VD10接IC5[3]腳,另一端接地。正常行駛時,剎車開關不接通,使VD10截止,此時IC5的[3]腳電位高於[2]腳電位,於是它[1]腳輸出高電平電壓,使VD11和VD12截止,不影響IC1[9]腳和[19]腳電位,控制器正常工作。當採用剎把剎車時剎車開關對地接通,IC5[3]腳電位通過VD10被鉗位到低電平,使IC5[3]腳電位低於[2]腳的電位,IC5[1]腳輸出的電壓變為低電平,使VD11和VD12導通,將IC1[9]腳和[19]腳電位變為低電平。該低電壓被IC1內部電路檢測處理後使IC1無激勵脈衝輸出,場效應管全部截止,電機停轉,實現剎車控制。

提示 MC33033DW[19]腳是使能控制信號輸入端。當[19]腳輸入低電平控制信號時[15]~[17]腳、[1]腳、[2]腳和[20]腳不能輸出激勵信號,只有該腳輸入高電平控制信號時[15]~[17]腳、[1]腳、[2]腳和[20]腳才能輸出激勵脈衝。

8.保護電路

(1)功率管過流保護

為了防止功率管V1~V6過流損壞,該控制器設置了由MC33033DW(IC1)[12]腳內部電路和R0等元件構成的過流保護電路。R0是取樣電阻,它接在場效應管V2、V4、V6的S極與地之間。由它對V2、V4、V6的D極電流進行取樣,取樣後的電壓加到IC1[12]腳。

電機運轉正常時,R0產生的壓降較小,為IC1[12]腳提供的電壓未達到保護電路動作閾值,不影響IC1的工作,控制器正常工作。一旦電機運轉不正常等原因導致場效應管過流,就會使R0兩端的壓降增大。當IC1[12]腳輸入的電壓達到過流保護電路動作閾值後,IC1內的過流保護電路便發出控制信號使IC1不再輸出激勵脈衝,場效應管V1~V6截止,電機停轉,實現了過流保護。

(2)蓄電池欠壓保護

為了防止蓄電池過放電,該控制器設置了欠壓保護電路。該保護電路由IC5(LM358)、IC1和取樣電路組成。

蓄電池輸出的電壓通過R19、R17取樣,再通過C25濾波後加到IC5[5]腳,為運算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端提供取樣電壓,同時15V電壓通過R15、R18取樣後加到IC5[6]腳,為運算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提供參考電壓。當蓄電池電壓放電未達到終止電壓31.5V時,IC5[5]腳電位高於它[6]腳電位,所以它[7]腳輸出高電平電壓,使VD13和VD14截止,不影響IC1[9]腳和[19]腳電位,控制器正常工作。隨著放電的不斷進行使蓄電池兩端的電壓降到31.5V後,經取樣使IC5[5]腳電位低於[6]腳上的參考電壓,於是IC5[7]腳輸出低電平電壓,使VD13和VD14導通,致使IC1[9]腳和[19]腳電位變為低電平,被內部電路檢測處理後使IC1無激勵脈衝輸出,場效應管全部截止,電機停轉,實現了欠壓保護。

9.常見故障檢修

(1)電機不旋轉

電機不旋轉,說明剎把、轉把、控制器或直流電機異常,該故障檢修流程如圖 13-15所示。

【說明】控制器的濾波電容C1、C2或功率管V1~V6擊穿會引起蓄電池盒內的保險管過流熔斷,產生整車無電故障。脫開控制器與蓄電池的連線後,測控制器端的供電線和接地線之間的阻值,若阻值過小,說明控制器內的功率管或濾波電容擊穿。V1~V6擊穿除了應檢查驅動電路、供電電路外,還應檢查電機,以免再次損壞。

(2)電機能啟動,但不能正常旋轉

電機能啟動,但不能正常旋轉,說明控制器、電機異常,該故障檢修流程如圖 13-16所示。

圖13-15 電機不轉故障檢修流程

圖13-16 電機能啟動,但不能正常旋轉故障檢修流程

(3)電機轉速異常

電機轉速異常,說明轉把異常或控制器異常,該故障檢修流程如圖13-17所示。

圖13-17 電機轉速不正常故障檢修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