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醫生們都在買什麼保險?

2019-06-27   保險微課堂

開始今天的內容之前,先扒一個外人不知道的知識,那就是保險公司有很多專業的醫生,他們負責核保和理賠。

核保者,守門也,什麼樣的客戶需要體檢,什麼樣的客戶需要加費,什麼樣的客戶公司根本不能接要直接拒絕,什麼樣的客戶需要提供哪些資料或證明,都由他們把關。

理賠者,堵漏也,哪些病理賠最多,哪種事故屬於保險責任,該不該理賠,該賠多少,需不需要到醫院取證,都由他們說了算。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醫學和保險都有著深刻的理解,哪些產品該買,該怎麼買,懂地不能更多。

為此,特地走訪了某大型險企理賠部負責人,為大家揭秘,他們都在買什麼保險。

一定會買的保險是什麼?

重疾險,重疾險,重疾險,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理由也不用再問了,人家王石都說了,沒有為什麼,就是要買。

在保險公司這麼多年,越發意識到兩者都是拯救眾生的,只不過醫生用醫術治病救人,保險公司用金錢挽救家庭陷入經濟困境。重疾險的創始人心臟外科醫生巴納德博士不是說過嗎,醫生只能救一個人的生理生命,保險才能救一個家庭的經濟生命。

什麼時候買最合適?

我的觀念里,越早越好,原因有三個:

第一重大疾病發病率越來越年輕化,我剛接到兩個理賠案例,一起猝死,一起心肌梗塞,一個70後一個80後,都是年輕人。再告訴你個數字,保險行業重大疾病平均索賠年齡是42歲,而不是我們想像的60或70歲;

第二,買得越早越便宜,40歲的保費可能是20歲的1.5甚至2倍,而享受保障的年限反而短了;

第三,年齡越小身體越好越容易通過核保,30歲的人可能買70萬重疾險不用體檢,但是45歲的人可能30萬就要體檢了,如果想買高一點保額的,查這個查那個,麻煩不說,還真不一定能通過呢。

買多少額度夠呢?

我這有一張表,上面詳細列舉了一些重大疾病所需的治療費用,現實一點講,我認為至少要買50萬。我一個朋友的太太得了良性腦腫瘤,在某醫院ICU住了兩個月,花了70萬,聽說家裡已經開始賣房子了,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都不敢想像這事要是發生在我身上會怎麼樣,看病的錢,房子的貸款,小孩上學和家裡日常開支,後續康復的錢,真是個無底洞啊。

重大疾病所需治療費用一覽

這裡一定要和大家澄清一個觀念,那就是重大疾病保險絕不僅僅是看病的錢,還要考慮康復護理費用,和家庭收入損失的那部分錢。

我現在有重疾險70萬,專門防癌險30萬,後續還打算買中高端醫療險。多嗎?其實一點都不多,告訴你給秘密,業內有位到處給人講重疾險理念的大咖,他的重疾險保額是2000萬,呵呵……

誰最應該買?

你認為誰最應該買?肯定是大人,因為大人是家庭的經濟支柱。由此,衍生出正確購買保險的順序:

第一,一定是先大人後小孩,小孩出事,我們情感上是很受傷害,但是對經濟上沒有影響,只要家庭經濟支柱健康平安,那這個家存續的來源就不會斷,也就有能力繼續掙錢給小孩看病。

第二,先保障後理財,保險的保障功能一定是第一位的,而且這種風險轉嫁功能只有通過保險才能實現,理財儲蓄投資,都應該在你購買了充足的保障之後再考慮,而且從精算角度講保險的本質就是保障,購買保障型保險也最划算,理財型的不建議買,當然有錢任性的除外。

最後強調:不要帶有僥倖心理,認為自己和家人不會得大病,國家領導人受盡醫療資源的呵護都沒能逃脫疾病的魔爪,更何況我們普通老百姓呢?

沒有人因買保險而變窮,但卻有很多家庭因沒有足額的重疾保險而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趁時間尚早,身體尚好,趕緊投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