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鑌
編輯 | 師燁東
進入7月下旬,低迷良久的北美院線終於迎來一劑「強心針」。
在最近一期票房榜單上,迪士尼特效大作《獅子王》以1.92億美元(約合13.2億元人民幣)無懸念登頂,帶動大盤環漲近108%。這也結束了北美略顯尷尬的一段下行期:在此之前,北美周末總票房出現連續5周的同比下滑,由此一度拖累暑期檔的整體收益。
《獅子王》以1.92億美元無懸念登頂
毒眸統計數據發現,截至上周,在《獅子王》強勁開畫的助推下,今年暑期北美票房跌幅收窄至1%。隨著《好萊塢往事》《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憤怒的小鳥2》等影片登陸北美院線,「保增長」也將成為北美這個暑期的重要目標。
口碑「災難」頻現,中美同此涼熱
在暑期檔開鑼之前,中美兩地都經歷了同比下跌:在北美,上半年票房產出僅為56.2億美元,同比跌幅達到9.4%;而在中國,上半年則錄得有統計以來首次負增長,在高速增長的銀幕增速前頗顯刺眼。
多部重磅續集被寄予了激活市場的希望,但從暑期前半程看這一趨勢並未有太大改觀。
在北美,《哥斯拉2:怪獸之王》首映比第一部《哥斯拉》低了48%,累計則「蒸發」逾9千萬美元;《X戰警:黑鳳凰》公映45天僅進帳6536萬美元,不僅相比前作《X戰警:天啟》下滑58%,更創下「變種人」系列近20年的新低;《黑衣人:全球追輯》首月累計不足8千萬美元,比威爾·史密斯擔綱的《黑衣人3》縮水逾1億美元;《安娜貝爾3:回家》於6月底「低空」亮相,吸金效率顯著落後於前兩部《安娜貝爾》和「招魂宇宙」的正傳作品;而照明娛樂的《愛寵大機密2》也難以倖免,首周末便面臨55%的跌幅,後續恐怕無力突破2億美元。
不及預期的口碑是造成「續集疲勞症」爆發的主因:在爛番茄網站上,上述影片中新鮮度(即媒體人均分)最高的《安娜貝爾3:回家》也僅有64%,而《X戰警:黑鳳凰》和《黑衣人:全球追輯》則分別低至23%和22%。
暑期檔影片評分偏低
暑期檔中最大的例外來自《蜘蛛俠:英雄遠征》,這部劇情承接《復仇者聯盟4》的續作開局強勁,北美僅用時三周便累計至3.19億美元,趕超《蜘蛛俠:英雄歸來》的最終成績(3.34億美元)可謂十拿九穩。事實上,該片的增長動力便來自於「漫威電影宇宙」的內在關聯性,而不僅僅在《蜘蛛俠:英雄歸來》的基礎上實現增長。正是由於「宇宙」的存在抬升了票房的起點,避免了其他系列越拍越低的困境。另外,《蜘蛛俠:英雄遠征》的整體品質仍屬上乘,這是實現有效成長的重要前提。
與此同時,這些好萊塢續集的低迷表現也「傳染」到國內,止步於9億線的《哥斯拉2:怪獸之王》已是個中翹楚,《X戰警:黑鳳凰》《黑衣人:全球追輯》和《愛寵大機密2》則屢創新低,直到《蜘蛛俠:英雄遠征》才實現翻盤。
迪士尼碾壓對手,獅門排名躍升
「強者恆強,弱者愈弱」的定律仍在北美持續得到印證。
繼4月底衝破10億美元大關後,迪士尼僅用兩個月時間便再進帳10億美元,截止7月21日,其在北美的票房市場份額達到驚人的36%。
這已是迪士尼連續第4年領跑:春季檔《驚奇隊長》和《小飛象》合力進帳5億美元,直接占到了迪士尼今年收益的1/4份額;隨後《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以破紀錄的成績奪冠,而《阿拉丁》和《玩具總動員4》也接連熱賣,再加上跨年貢獻不菲營收的《歡樂滿人間2》和《無敵破壞王2》,推動迪士尼北美總票房攀上20億美元。
而在全球,迪士尼也早早確立領先優勢:截至7月第二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27.9億美元)、《驚奇隊長》(11.3億美元)、《阿拉丁》(9.9億美元)和《玩具總動員4》(8.6億美元)都進入年度前5名,而由索尼發行、同屬「漫威電影宇宙」的《蜘蛛俠:英雄遠征》(9.7億美元)則占據剩下的名額。
截止至7月排名前五的影片(截圖來源:box office mojo)
由於旗下各大品牌同步發力,迪士尼和競爭對手的差距尤有拉大之勢:《小飛象》《阿拉丁》和《獅子王》從自家經典動畫改編而來,後續包括《沉睡魔咒2》和《花木蘭》都將上映,可謂采之不竭的「金礦」;而不論是漫威出品的《驚奇隊長》和《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抑或皮克斯製作的《玩具總動員4》,協力構築了迪士尼的整體「防護網」,讓這一優勢愈發不可撼動。
在迪士尼的「霸權」之下,華納兄弟和環球是與之抗衡的最大力量:前者出品的《大偵探皮卡丘》《雷霆沙贊!》《哥斯拉2:怪獸之王》和《樂高大電影2》的北美票房都落在1億至1.5億美元的區間內,《安娜貝爾3:回家》和《哭泣的女人的詛咒》則組成恐怖片「方陣」,未來仍具有穩定的市場號召力;而後者則藉由喬丹·皮爾執導的《我們》(1.75億美元)占據了迪士尼和「漫威電影宇宙」外的北美單片最高,新收購的夢工廠則交出了終結篇《馴龍高手3》,再加上《愛寵大機密2》和《玻璃先生》等新作,環球也牢牢占據北美發行商前三甲的位置。
環球也牢牢占據北美發行商前三甲的位置
而對於排名靠後的各家來說,情況就不那麼樂觀了:索尼依靠和漫威合拍的《蜘蛛俠:英雄遠征》翻身,但自家推出的《黑衣人:全球追輯》卻不幸「砸牌」;而曾連續7年在大片商中墊底的派拉蒙則反超20世紀福斯,其中音樂傳記片《火箭人》北美近億美元的收成當居首功;最後,被收購後的「老狐狸」卻接連獻出《阿麗塔:戰鬥天使》和《X戰警:黑鳳凰》兩顆「啞彈」,呈現出螺旋式下降的態勢。
在福斯下滑的同時,獅門影業的表現則引人注目:憑藉《疾速追殺3》(1.69億美元)和《黑瘋婆子的葬禮》(7326萬美元)兩部續集的貢獻,獅門在北美發行榜上躍升至第5位,排名超過派拉蒙和20世紀福斯。
新片紛至沓來,保增成主目標
展望暑期檔後半程,中美兩大市場或將呈現不同的軌跡。
先看北美。從第24周開始,北美陷入了連續5周同比下滑的窘境,縱使《玩具總動員4》《蜘蛛俠:英雄遠征》都成績亮眼,但仍無力挽救同期其他影片的低迷狀態,令暑期檔的同比跌幅放大至4.7%,面臨著票房不增反降的尷尬。
上一次北美暑期檔下跌出現在2017年:彼時雖有《神奇女俠》(4.1億美元)、《銀河護衛隊2》(3.9億美元)等超級英雄領銜,但包括《加勒比海盜5》《變形金剛5》《賽車總動員3》《神偷奶爸3》和《猩球崛起3》等眾多續集的下跌顯著影響了整體收益,最終令整個檔期收官縮水了14.8%。
目前「續集疲勞症」的表現似乎與兩年前有「異曲同工」之處,但上周這一趨勢終於得到扭轉:藉由原版動畫25載累計的情懷,《獅子王》在北美預售階段屢破紀錄,以1.9億美元的成績開畫,為低迷的影市點燃第一把火。
《獅子王》以1.9億美元的成績開畫
隨後昆丁·塔倫蒂諾執導的《好萊塢往事》、傑森·斯坦森聯手道恩·強森的《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遊戲改編新作《憤怒的小鳥2》將接連起映,預計單部影片在北美的票房潛力都在2億美元左右,能否藉此追上去年暑期檔的44億美元尚未可知。
而在國內,優質影片的供給不足可能是最大的「命門」:從《少年的你》(原定6月27日)開始,《八佰》(原定7月5日)、《小小的願望》(原定7月18日)和《刀背藏身》(原定7月19日) 接連撤檔。雖然這間接利好《掃毒2:天地對決》等其他國產片,但由此損失的「即戰力」仍難以估量。
多部影片接連撤檔
在《獅子王》之後進口片「軍團」便暫時退場,《銀河補習班》《哪吒之魔童降世》《烈火英雄》和《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等本土作品將扛過大旗;在《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於8月底亮相之前,國產片擁有了近一個月的市場「獨占期」,能否為暑期檔後半程注入動力值得期待。
橫跨大洋彼岸的兩大電影市場,不約而同將「保增長」列為階段性目標。2019下半年,院線端依然將在起伏中尋找向上生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