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吃了,會長胖的!」
「不要再貪玩了,會考砸的!」
誰都想改掉壞習慣,可意志力薄弱的人,卻總是重蹈覆轍。
所以大多數人不曾體會過,自律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01
唯有自律,能換自由
前不久《嚮往的生活》里,張鈞甯的出現讓人眼前一亮。
以前只知道她情商高,是學霸,沒想到她還十幾年如一日的保持著高度自律。
在這個以慢為主的綜藝里,嘉賓起床往往一個比一個晚。
而張鈞甯的作息,讓一眾嘉賓震驚。
早上第一個起床,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房間外做瑜伽冥想。
冥想結束,她毫無倦怠神色,元氣滿滿,挨個叫起來其他嘉賓。
組團晨跑,還擔當領跑,幫陳偉霆和彭昱暢兩個男孩子調整步頻與呼吸節奏。
不管是旅遊還是去工作,無論是晴雨還是寒暑,她都始終堅持著運動。
在劇組,在山區……無論多晚收工,多疲憊,也雷打不動保持運動。
前不久馬思純還在微博里曬過張鈞甯領跑的七公里慢跑。
除此之外,張鈞甯還自學了中醫的艾灸與藥膳,定期給自己做護理。
可你能想像嗎?
在愛上運動之前,張鈞甯曾經是一個一跑步就會肚子痛,呼吸困難的弱女子。
從25歲開始,她下決心堅持早起鍛鍊,保持一周四次。
張鈞甯曾經說:「當你猶豫的時候,你已經穿上跑鞋跑出去了。當你猶豫完了,你已經跑回來了,而且你不會後悔,會很開心,所以就去吧!」
起初是咬著牙硬撐,漸漸就習慣成自然,樂在其中。
如今的她,37歲還保持出道之初的少女容顏,似乎被歲月徹底遺忘。
健身房偶遇,連彭于晏見到她都會忍不住大呼:女神!
永遠不要小瞧一個堅持運動的人,她們的人生有無限可能。
就像張鈞甯,永遠積極樂觀,充滿力量。
她樂於去旅行,去跳傘,去做公益,體驗一切新鮮刺激,百味人生。
28歲堅持念完碩士,十幾萬字的論文她硬是以90.5的高分順利畢業。
平凡人的37歲,或身不由己的應酬,或煙燻火燎的囿於廚房。
而張鈞甯的37歲,卻依然活力四射與少女無異。
她用行動告訴了我們,唯有自律,能換自由。
02
唯有自律,能掌控人生
曾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招聘會上,兩名求職者同時迫切地應聘同一個崗位。
一個求職者能言善辯,似乎經驗豐富,把職業規劃說得天花亂墜。
而另一個乍看之下不如他的競爭者優秀。
而老闆最終卻選擇了那個看起來普通的員工。
HR不解,既然兩個人條件相當,為什麼不選經驗豐富的人?
老闆卻說:他西裝革履,但卻大腹便便,顯然沒有很好的規劃生活。
而另一個不善言辭的人,身材勻稱,狀態極佳,我更放心把工作交給他。
一個能保持體型的人,絕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人生。
這個夏天,李現是真真正正的火了。
從路人臉的胖小孩,到8塊腹肌的國民男神,他的變化不可謂不大。
如果你對他稍作了解,就會知道李現在爆紅之前,有過一段沉寂的時光。
而李現從沒氣餒,健身,看書,跑步,平時會很嚴格的控制飲食,管理身材。
明明愛吃甜食,卻戒掉了咖啡和可樂。
2017年,李現終於等到機會,擔綱男一號飾演《河神》中的撈屍隊隊長。
這部戲有十幾天都在水裡拍,對演員水性的要求非常苛刻。
李現為了還原角色,就專門學了2個月游泳技巧,還學會了潛水、水肺等,拍完戲順便拿了個潛水證。
拍完《河神》後,導演說:李現以後一定會成為腕兒的。
這話不是信口胡謅,而是基於對李現的高度了解後,才敢做出的判斷。
有人說機會面前人人平等,這話不完全正確。
在同樣的機會面前,自律的人,一定比自暴自棄的人更能把握機遇。
就像李現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堅持努力下的必然。
當你足夠自律,世界才是友好的,更多的機會才會湧向你。
03
自律是送給未來的禮物
我們這一代人,從小聽著臥薪嘗膽,聞雞起舞的故事長大。
都知道人生應該自律,也都羨慕張鈞甯和李現之流的高度自律。
但我們flag立了一遍又一遍,還是照樣晚睡,照樣懶,照樣戒不掉奶茶。
捫心自問,為什麼自律對大多數人而言,竟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前不久被文章《「高度自律30天後,我的生活徹底崩潰了」》刷屏。
文章里有個觀點非常觸動我,作者說:
「聰明人,從不是為了努力而努力。」
很多人見過王健林的作息表,他早上4點起床,飛行6000公里還有精力健身。
普通人別說4點起床,頭一晚熬夜到凌晨,第二天能起床就用盡意志力了。
對於王健林這種商屆大佬而言,廢寢忘食、超時工作不是他們在逼自己。
他們有明確的目標,充足的動力,所以才如永動機般根本停不下來。
普通人不是一口吃成胖子,就不要指望一天減肥成瘦子。
不是一天把人生荒廢,就不可能搖身一變成為高度自律的精英。
別好高騖遠把目標定的太大,只要一點點轉變,就能蛻變成更好的自己。
有一個著名的荷花定律,很好的詮釋了自律的意義:
在一個荷花池中,第一天開放的荷花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第二天開放的數量則比第一天多,是第一天的兩倍。
之後的每一天,荷花都會以前一天兩倍的數量開放……
到第29天荷花開了一半,直到最後一天,荷花才會開滿另一半。
也就是說,最後一天的速度最快,等於前面29天的總和。
你的努力,起初可能激不起太大的水花。
但假以時日,差距就會越來越大,最終使你和同齡人天差地別。
47歲的袁詠儀,48歲的莫文蔚,50歲的許晴,51歲的周慧敏。
有人20歲已經有了40歲的疲態,也有人無論是外表還是心態都青春無敵。
49歲的古天樂,54歲的郭富城,58歲的劉德華,64歲的周潤發。
有人離開校園就放棄身材管理,也有人本該叫大爺的年紀依然走路帶風。
人和人差距是怎樣一步步被拉開的?無他,自律罷了。
無論是早睡、學習、運動、戒煙戒酒……
這些很小的改變,只要堅持,終究會在某天成為習慣。
而習慣決定了人生的高度,自律成自然,最終會給你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像被問及如何若干年如一日保持狀態時,發哥的答案非常簡單:
「即使你已經80歲了,也可以擁有40歲的身體。怎麼做?堅持健身就好了。」
沒有誰能毀掉一個人,除非他自己不想前進。
你若堅持自律,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