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是我國的藝術瑰寶庫,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徵。中國寺廟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含金量很高,堪稱中華民族古代文明中最精華的重要組成部分。
「寺」最初並不是指佛教寺廟,從秦代以來通常將官舍稱為寺。漢代把接待從西方來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稱為寺,從此之後,「寺」便逐漸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稱。
在道教中,寺廟的稱謂很多:道教創立之初,其宗教組織和活動場所皆以「治」稱之。又稱為「廬」、「靖」、也稱為靜寶。後又有「仙館」、「觀」、「宮」、「院」、「祠」等稱呼。
儒家則稱之為「廟」、「宮」、「壇」,如孔廟、文廟等。伊斯蘭教稱之為「寺」,如清真寺等。天主教稱之為「教堂」。
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馬寺。
位於洛陽市老城東約幾公里,邙山南麓和洛河北岸之間。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
供奉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大昭寺。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大昭寺」意思是釋迦牟尼像的佛堂。為藏傳佛教寺院,坐落在拉薩市舊城中心八角街。
該寺院於公元647年由藏王松贊干布為文成公主建造,正值吐蕃王朝的鼎盛時期。
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式。
皇家寺廟——法門寺。
法門寺位於陝西省扶風縣,又名「真身寶塔」,始建於東漢末年恆靈年間,素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法門寺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
其佛塔被譽為「護國真身寶塔」,其地宮是迄今所見最大的塔下地宮,曾出土兩千多件大唐國寶重器,為世界寺廟之最。
科研最強——龍泉寺。
龍泉寺位於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北邊,鳳凰嶺自然風景區內,座落在北京西山鳳凰嶺山腳下,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始建於遼朝應歷初年。
龍泉寺凝聚了一批IT技術人才。禪興法師,清華大學流體力學博士;賢兆法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賢威法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賢啟法師,清華大學核能和熱能物理博士……
因為匯聚高水平人才、學誠法師、機器僧賢二等緣故,龍泉寺的名聲如雷貫耳,也因此被坊間冠名為「科研最強寺」。
濟公和尚——靈隱寺。
靈隱寺位於杭州西湖西北的飛來峰前,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家喻戶曉的濟公和尚就出在這裡。
據說印度僧人慧理來杭州,看到這裡山峰奇秀,認為是「仙靈所隱」之地,便建寺於此,並取名「靈隱寺」。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
飛來峰面朝靈隱寺的山坡上,遍布五代以來的佛教石窟造像,多達三百四十餘尊,為我國江南少見的古代石窟藝術瑰寶,堪與重慶大足石刻媲美。
雍和宮
雍和宮位於北京市區東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賜予四子雍親王,稱雍親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為行宮,稱雍和宮。
乾隆皇帝誕生於此,雍和宮出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為黃瓦紅牆,與紫禁城皇宮一樣規格。
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宮改為喇嘛廟,特派總理事務王大臣管理本宮事務,無定員。可以說,雍和宮是清朝中後期全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從飛檐斗拱的東西牌坊到古色古香東、西順山樓共占地面積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餘間。
藏學圖書館——拉卜楞寺。
位於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城西,是我國藏傳佛教(即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第一世嘉木樣阿旺宋哲大師創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
拉卜楞寺內藏有各類經卷6萬餘冊,分全集、哲學、密宗、醫藥、聲明、綴韻、歷史、宗教、傳記、工巧、數學、詩詞12類,成為藏書最多的寺院。
少林武術的發源地——少林寺。
少林寺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是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為安頓印度高僧跋陀落跡傳教而敕建的,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少林寺以武術稱名於世,在宋代已自成體系,史稱「少林派」。
1982年版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享譽海內外,但拍攝地並非嵩山少林寺。
紀念宗喀巴大師——塔爾寺。
位於湟中縣魯沙爾鎮,距西寧40公里。初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塔爾寺塔爾寺整個寺院是由眾多的殿宇、經堂、佛塔、僧舍組成的一個漢藏藝術相結合的輝煌壯麗建築群。
恆山十八景——懸空寺。
在中國眾多的寺廟中,山西恆山的懸空寺稱得上是奇妙的建築,這座懸空寺名副其實,建在懸崖峭壁上,懸在半空之中。
懸空寺建成於1400年前北魏後期,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曾入選《時代周刊》世界十大不穩定建築。懸空寺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恆山十八景中「第一勝景」。
中國歷史悠久,寺廟眾多且分屬不同的文化,完整地保存了我國各個朝代的歷史文物。在國家公布的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中,寺廟及相關設施約占一半,謂之「歷史文物的保險庫」,乃當之不愧。寺廟建築與傳統宮殿建築形式相結合,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民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