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風物誌」鞏義,為什麼被稱作河南第一縣?

2019-07-15     林歌

河南有105個縣市,隨便一個縣市拉出來,都能說上一整天。而在這眾多的縣市中,最牛的又莫過於鞏義市。

作為"鄭洛工業走廊"的核心城市,鞏義綜合經濟實力曾連續22年位居河南省縣域榜首,而在每一屆的全國百強縣中,也都能發現鞏義的身影。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有著"中原第一縣"之稱的鞏義市。

鞏義原名鞏縣,始置於戰國時期秦莊襄王元年(即公元前249年),距今已有2200的置縣歷史了。

自1991年撤縣建市以來,鞏義曾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榮譽稱號。

2018年,鞏義更是先後入選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工業百強縣(市)等多個榜單,是名副其實的"中原第一縣"。

但很多人或許不知道,鞏義自古以來實力都很強。因地處古都洛陽與開封之間,又位於伊洛河與黃河的交匯處,曾有"東都鎖鑰"之稱,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而厚重的歷史,也造就了鞏義燦爛的文化旅遊資源。其中,僅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就高達100多處。每一處文物保護單位,都是鞏義過去實力的典型代表。

北魏——石窟寺

石窟寺開鑿於北魏熙平二年(即公元517年),是北魏皇家石窟最耀眼的尾聲,缺少了它,中國石窟的脈絡很難完整。

而北魏三大皇家石窟的另外兩個,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分別位於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和洛陽境內,足見鞏縣的歷史地位。

這裡保存著中國石窟唯一倖存的【帝後禮佛圖】,雖然與洛陽相隔不遠,卻有著不屬於龍門石窟的藝術價值。

北宋——北宋皇陵

北宋皇陵坐落在鞏義境內嵩山以北、黃河之南的黃土嶺上,很多人都為北宋皇帝為什麼把墳墓全部建在這裡而感到疑惑。

據史料記載,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定都汴京(即今開封),公元963年,便將陵墓選在了當時的鞏縣。

一方面是因為他準備遷都洛陽,所以把陵墓選在鞏縣;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鞏縣的風水好,南邊有嵩山、北邊有黃河,是風雨所會,陰陽所合,天地的中心位置。

明清——八大莊園

到了明清時期,鞏縣的經濟發展,就已經不是其他縣所能比擬的了。這一點,從當地遺留下來的八大莊園,便可窺見一二。

這八大莊園分別是康百萬莊園、張祜莊園、程家大院、泰茂莊園、劉鎮華莊園、牛狀元府、吳氏山莊以及劉家大院。

其中,康百萬莊園是山西喬家大院的38倍,是全國三大莊園之首。更因為接待過慈禧,並在慈禧危難之際捐獻一百萬兩銀子而受到"康百萬"這一皇封。

而鞏縣過去的經濟發展,也正是得益於其優越的地理條件。

眾所周知,歷史上很多重鎮、大戶,都是憑藉水運而興或者發家的。鞏義東邊的洛陽正是隋唐大運河的中心,而鞏義則是位於伊洛河與黃河的交匯處,水運四通八達,往東是古都開封,往西便是古都洛陽。

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年多年的康家,便是從經營飯館轉向水運後,逐漸發家的。

除此之外,鞏義還是華夏文明發祥地的核心地區之一,境內擁有裴李崗、仰韶和龍山文化遺址70多處。

可以說這座城市的一點一滴,都值得細細品味,又怎叫人不愛它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RODfA2wBmyVoG_1ZMs0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