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蔡少芬與張晉在社交平台上以一條自拍小短片宣布懷上第三胎,得到不少網友的祝福,但也有粉絲表示擔心。畢竟今年即將46歲的蔡少芬已經屬於超高齡產婦,懷孕會有一定風險。
蔡少芬本人則開心回應,第三胎並不在夫妻倆人的計劃之內,是上天贈予他們的禮物,她的內心除了驚喜就是感恩。
這樣的選擇和回應,十分具有蔡少芬的風格。蔡少芬17歲當選港姐季軍,從此踏入娛樂圈。在娛樂圈中浮沉了將近三十年,她曾經為自己的人生做過數個重大的選擇。
每一個選擇,都面臨著失敗後寂寂無名的風險,但幸運地,她都選對了。
蔡少芬17歲參加香港小姐選舉,青春無敵的外形讓她成為當時的奪冠大熱門。在港姐前兩年,即蔡少芬15歲的時候,其實她就已經參加過無線的《Super Model》,年紀輕輕的蔡少芬,對於進入娛樂圈幾乎有一種執念。
17歲,對於很多少女來說,仍然是讀中學的年紀,過早地進入娛樂圈,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蔡少芬曾經在專訪中提到:「家人很欣賞我的美貌和智慧,他們自己想做明星,做不到,便把希望放到我身上。雖然兩度選美也是家人的意思,但說實話,我對選美亦頗有興趣,因為我很有表演欲,很喜歡看電影。」
但是進入娛樂圈並沒有表面看起來這麼光鮮亮麗。蔡少芬入行初期,頻頻接到負面的角色,走在街上被路人唾罵,「雖說這是因為角色深入民心,但對於年紀輕輕的我來說,那種壓力實在難以承受,是一種傷害,95、96年間,我的自我價值觀跌至谷底,覺得世上沒有人重視、疼惜自己,一度想自殺。」
後來的後來,蔡少芬才在另一個專訪中承認,「我始終覺得,十七歲選港姐,是一件很壞很壞的事情。」
入行的原因,蔡少芬曾隱晦地提過,是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水平。但是人人都知道,蔡少芬有一個嗜賭如命的母親,從小蔡少芬和哥哥跟著母親到處搬家,就是為了躲避上門的債主。
左一為蔡少芬母親
正是因為如此,才會傳出蔡少芬母親強迫她進入娛樂圈賺錢還賭債這樣的傳言。對於這個傳言,蔡少芬從來沒有承認過,反而在很多訪問中迴避這個問題。
唯一一次出面指責母親,是2000年,母親的賭債越滾越大,蔡少芬捱更抵夜拍劇的片酬都沒有辦法填補這個巨坑,才梨花帶雨地宣布斷絕母女關係,希望有關人士可以放她一馬。
但18歲的蔡少芬,依然天真地以為賭債這個洞,遲早能填上,於是便有了與劉鑾雄的一段緋聞。出道不久的蔡少芬,當年大張旗鼓地在酒店舉辦了一場十八歲的生日會,耗資過百萬,成為了她與大劉這段軼事的開端。
到底是戀情還是包養,當事人沒有提,局外人也不甚了解。只知道,在蔡少芬和大劉過從甚密的六年里,有傳大劉曾經幫蔡少芬母親還了近億元的賭債,而大劉贈予蔡少芬的物業,即使被她用來抵押再抵押,也依然沒有能夠填滿越滾越大的賭債。
甚至在蔡少芬和大劉斷絕來往後,蔡少芬母親還繞過她直接找到大劉要求幫忙還債。蔡少芬母親為了要錢還債,用過各種辦法,曾經令蔡少芬十分惱怒,但最後還是在結婚那一年,與母親重修舊好。
人生的前兩個重要決定,入行和還債,蔡少芬都在半推半就下做出選擇,為她的人生帶來幾場風雨,但回頭一望,斷絕母女關係、撇下還債包袱那一年,蔡少芬其實才27歲。
兩個不算很好也不算太壞的選擇後,蔡少芬終於完全以自己的名義做出第三個影響一生的決定——嫁給內地影星張晉。
遇上張晉那一年,蔡少芬剛剛踏入三十大關。這一場婚姻,如果以當時的眼光來看,真的為蔡少芬捏了一把冷汗。那時張晉才剛剛從幕後轉到幕前,只是一名默默無名的武打小生。
但蔡少芬已經手握「視後」的名譽,坐穩TVB一線花旦的位置。兩個人之間的差距,如外界看來正是最容易危及感情的差距——金錢和地位上的「女尊男卑」。
不過蔡少芬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在戀情尚未公開的時候,蔡少芬在接受採訪時曾經談到了理想丈夫的標準:「是一個很堅強、很成熟、很能應付難題的人……並能承受巨大的壓力。」
至於錢財方面,「一個家庭是由兩個人組成的,不是一個人,他有經濟能力,生活會過得輕鬆點,要是他沒有經濟能力,我會跟他一起承擔,最重要是他上進。」
現在看來,原來一字一句說的都是張晉。2014年,張晉憑藉《一代宗師》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一獎,此後也出演了不少口碑票房俱佳的電影,終於在影壇擁有了名字。
人人都說張晉熬出頭了,蔡少芬命格旺夫。其實是蔡少芬眼光好,心夠狠——可以一眼看中眼前這個男人是不是適合自己;並且能夠狠下心腸,不管外界的閒言閒語,決心要與這個一窮二白的男人綁定下半生——不是每個女人都能夠做到這一點,也因為如此,並不是每個女人都是「旺夫命」。
2010年,蔡少芬和張晉迎來了長女張楚兒,也是這一年,蔡少芬決定將自己的事業重心移到內地。
這個決定不可謂不大膽,誰都知道內地有個大市場,但當時去內地發展的香港演員沒幾個能夠熬出頭。能夠維持原來在香港時差不多的人氣已經是最好的結果,更多的是來到內地後一沉不起的香港演員。
但是這一次,蔡少芬又賭對了。2011年,蔡少芬憑藉《甄嬛傳》中「皇后」一角,在內地的電視劇市場上成功跑出,令不少內地觀眾都記住了這位曾經的「無線最年輕視後」的名字。直到今天,「皇后」這個角色還在為蔡少芬帶來名氣上的紅利。
後來,蔡少芬以參加綜藝和偶然出演電視劇的方式,保持一定的曝光量,不時還會在活動和節目上大秀與張晉恩愛的相處方式,引得不少網友十分羨慕。
自稱沒有御夫術的蔡少芬,也曾經透露過夫妻相處之道:「自己不要自驕自傲,我不會給自己處於一個不安全的狀態,或者生活美滿而飄飄然的感覺,反而要有危機感,對大家都好。」
一段美好的婚姻,除開選擇結婚對象時的幸運因素,更多的還是需要個人經營。蔡少芬自稱「叉燒芬」,但其實一點都不像一塊叉燒。
從17歲入行到35歲結婚再到37歲轉變事業重心,蔡少芬所做的每一個決定,幾乎都大膽得不同常人。有人說她命運多舛,但正正是前半生的歷盡滄桑,才會有後半生的「步步對」。
人人都羨慕蔡少芬過得幸福,但其實她卻用半生在述說,幸福並非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