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宣布取消本科招生,此消息引起了新聞傳播學界和業界的廣泛關注。
此事對新聞傳播教育有何影響?新聞傳播專業的意義是什麼?新聞傳播學科的方向在哪裡?在校學生應如何規劃新聞傳播方向的學習?
這些問題,均值得認真討論。時值傳媒和傳媒教育轉型時期,Remix教育將組織多場線上討論會。以下為第一場:
進入直播間的方式
掃描「remix計劃」二維碼,或直接在微信搜索「remix計劃」公眾號——關注「remix計劃」—— 進入公眾號並在後台回復「系列訪談」—— 即可獲取直播通道,進入直播間
分享主題
清華教改風雲與新聞傳播教育的明天
分享時間
5月28日(周四)上午10:00-12:00
嘉賓主持人
葉鐵橋 刺蝟公社CEO
嘉賓背景
杜駿飛,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網絡傳播研究院院長,教育部新聞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網絡傳播學會(中國新聞史學會網絡傳播專業委員會)創會會長,《中國網絡傳播研究》創刊人。社會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網際網路傳播、新聞理論。著有《瀰漫的傳播》、《網絡新聞學》、《深度報道原理》、《通往公開之路》、《政府網絡危機》等。
胡泳,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致力於在文化、技術和政治的交叉點中發現有趣的東西,特別是解放性的文化實踐,網絡和網絡社會理論,數字經濟與管理,以及人的主體性。著有《眾聲喧譁:網絡時代的個人表達與公共討論》、《信息渴望自由》、《網絡政治:當代中國社會與傳媒的行動選擇》等,譯有《數字化生存》、《人人時代》、《認知盈餘》、《知識的邊界》等。
潘忠黨,美國史丹福大學傳播學碩士(1985年),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校區大眾傳播學博士(1990年),現為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校區傳播藝術系教授。曾先後任教於美國康奈爾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主要研究領域為傳播的認知效果、政治傳播和中國的新聞改革。
張力奮,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英國萊斯特大學傳播學博士。曾任Financial Time副主編、FT中文網創始總編輯、英國廣播公司資深記者、資深製作人、新聞製作高級培訓師。曾獲亞洲新聞獎等國際獎項。牛津大學等校訪問學者、客座教授。著有《世紀末的流浪》(合著)、《黑白灰》、《歷史的底稿》、《中國領導力》(合編)等。
END
投稿、轉載、媒介合作聯繫微信號 | ciweimeijiejun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Qs41VHIBfGB4SiUwpCJ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