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陽語中不但保存大量古漢語,還存在少數民族詞語及外來語言

2020-02-12   大潮汕灣視點


潮汕話屬於中國七大方言之一的閩方言,是閩方言中的閩南方言。潮汕話與普通話以及其他方言都有很大的差別,與同屬於閩南方言的其他次方言也有差別。也就是說,潮汕話不但與北方話、上海話、廣州話有差別,與同屬閩南方言的廈門話、泉州話、台灣話也有差別。像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台語歌曲《天烏烏》,潮汕人聽起來很親切,但還是有一些發音不一樣。

潮陽語是潮汕話的一種,又有自己的特色。《潮陽縣誌》中記載:潮陽語中保存大量古漢語,存在少數民族詞語及特殊的外來詞語。下面列舉一些例子供大家參考:

一、潮陽語保存大量古漢語

冥,與夜同音。「冥,夜也」(漢鄭玄箋)。

泅(游水)。「人有濱河而居,習於水,勇於泅」(《列子•說符》)。

薅,讀「考(kao)」,拔去田草。「薅,除田草也」(《廣韻》)。

營,遊行。童謠云:「正月人營燈」。

沃,作澆、淋解。「沃,灌溉也」(《說文解字•水部》)。

青盲(瞎眼)。「公孫述連征命,待以高位,皆托青盲以避世難」(《後漢書•李業傳》)。

大家,被媳婦稱婆婆。「棘妻許又寄語囑棘:君當門戶,豈有委罪小郎?且大家臨亡,以小郎囑君……」(南朝•宋沈約《宋書•孫棘傳》)。

新婦,讀「心富」,指兒媳婦。「郁父偉謂(郁婦)阿日:『新婦賢者女,當從道匡丈』」。(《周郁妻傳》)。

身,量詞。「王便夾道兩邊作菩薩五百身」(《佛國記》)。

擎,用手拿或端,如「擎箸」、「擎碗」等。「婢擎金澡盤盛水」(《世說新語•紕漏》)。

,讀「小」,瘋狂。「,思焦也,狂病」。(《玉篇•尤部》)。

(音汫),味淡。「,無味也。」(《玉篇·食部》)。

大人(指父親)。「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史記•高祖本紀》)。

衫褲,即衣服。「初定之時無衫褲,大歸娘子沒沿房」。(《敦煌變文集•不知名變文》)。沿房,即嫁妝。

洗浴,即洗澡。「令洗浴及浣衣服」(《博異志•隱隱客》)。

親情,即親戚。情,潮陽話讀;「或有親情,曲相勸喻,生意稍解」(唐•蔣防《霍小玉傳》)。吳組緗註:「親情,親戚」。

教示,教導訓示。「父兄相教示,求利不求名」(唐元稹《估客行》)。

眠床,睡床。「有眠床一張」(《南史·魚弘傳》)。

杯珓,占卜吉凶用具。「高辛氏廟有竹杯珓,以一俯一仰為聖杯」(宋•葉夢得《石林燕語》)。

頭腦,頭兒、首領的意思。腦,讀lo。「在京都開幾處解典庫,又有幾所綢緞鋪,專一放官吏債,打大頭腦的」(《拍案驚奇》)。「大頭腦」指大官員,與潮汕語同。

東司,茅坑。「定睛看時,卻是史大漢鸞跧蹲在東司邊」。(《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

生理,生意。「(宋敦)夫妻二口不做生理,靠著祖遺田地,見成收些租課為活」(《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

下頦,下巴。「(那人)面如傅粉,唇如塗朱,下頦上真箇一根髭鬚也不曾生……」。(《拍案驚奇》)。

此外,還有「眾生」(牲畜)、「新人」(新娘)、「家長」(經理)等等。

二、存在少數民族詞語

擺,讀pai,動量詞,如:先擺(那一回)、去過二擺(去過兩次)。今布依族語、壯族語、侗族語均稱「次」為擺(Pai)。

斗,量詞,如:去過一斗(去過一次)、行二斗棋(下兩盤棋)。今壯族語、侗族語、布依族語均以「次」為斗(tau)。

個,潮陽音讀kai,同於普通話的結構助詞「的」。

還有唔(不的意思)、啱(剛好、正好、準確)等等。

三、特殊的外來詞語

媽搭,為馬來語警察之意,引申為逮捕。

亞鉛,馬來語ayan的音譯,意為鐵絲、鉛線。

還有動角(手杖)、五腳砌(騎樓下的人行道)、朱律(雪茄)、「活達力」(活躍、有活力)、枝羅(千瓦)、背氏(軸承座)、士巴拿(板手)、羅喱(汽車)、司綠(蟲膠)、咕啤(咖啡)、目頭(商標)、花士令(凡士林)等等。

潮汕話屬於中國七大方言之一的閩方言,是閩方言中的閩南方言。潮汕話與普通話以及其他方言都有很大的差別,與同屬於閩南方言的其他次方言也有差別。也就是說,潮汕話不但與北方話、上海話、廣州話有差別,與同屬閩南方言的廈門話、泉州話、台灣話也有差別。像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台語歌曲《天烏烏》,潮汕人聽起來很親切,但還是有一些發音不一樣。

潮陽語是潮汕話的一種,又有自己的特色。《潮陽縣誌》中記載:潮陽語中保存大量古漢語,存在少數民族詞語及特殊的外來詞語。下面列舉一些例子供大家參考:

一、潮陽語保存大量古漢語

冥,與夜同音。「冥,夜也」(漢鄭玄箋)。

泅(游水)。「人有濱河而居,習於水,勇於泅」(《列子•說符》)。

薅,讀「考(kao)」,拔去田草。「薅,除田草也」(《廣韻》)。

營,遊行。童謠云:「正月人營燈」。

沃,作澆、淋解。「沃,灌溉也」(《說文解字•水部》)。

青盲(瞎眼)。「公孫述連征命,待以高位,皆托青盲以避世難」(《後漢書•李業傳》)。

大家,被媳婦稱婆婆。「棘妻許又寄語囑棘:君當門戶,豈有委罪小郎?且大家臨亡,以小郎囑君……」(南朝•宋沈約《宋書•孫棘傳》)。

新婦,讀「心富」,指兒媳婦。「郁父偉謂(郁婦)阿日:『新婦賢者女,當從道匡丈』」。(《周郁妻傳》)。

身,量詞。「王便夾道兩邊作菩薩五百身」(《佛國記》)。

擎,用手拿或端,如「擎箸」、「擎碗」等。「婢擎金澡盤盛水」(《世說新語•紕漏》)。

,讀「小」,瘋狂。「

,思焦也,狂病」。(《玉篇•尤部》)。

(音汫),味淡。「

,無味也。」(《玉篇·食部》)。

大人(指父親)。「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史記•高祖本紀》)。

衫褲,即衣服。「初定之時無衫褲,大歸娘子沒沿房」。(《敦煌變文集•不知名變文》)。沿房,即嫁妝。

洗浴,即洗澡。「令洗浴及浣衣服」(《博異志•隱隱客》)。

親情,即親戚。情,潮陽話讀

;「或有親情,曲相勸喻,生意稍解」(唐•蔣防《霍小玉傳》)。吳組緗註:「親情,親戚」。

教示,教導訓示。「父兄相教示,求利不求名」(唐元稹《估客行》)。

眠床,睡床。「有眠床一張」(《南史·魚弘傳》)。

杯珓,占卜吉凶用具。「高辛氏廟有竹杯珓,以一俯一仰為聖杯」(宋•葉夢得《石林燕語》)。

頭腦,頭兒、首領的意思。腦,讀lo。「在京都開幾處解典庫,又有幾所綢緞鋪,專一放官吏債,打大頭腦的」(《拍案驚奇》)。「大頭腦」指大官員,與潮汕語同。

東司,茅坑。「定睛看時,卻是史大漢鸞跧蹲在東司邊」。(《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

生理,生意。「(宋敦)夫妻二口不做生理,靠著祖遺田地,見成收些租課為活」(《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

下頦,下巴。「(那人)面如傅粉,唇如塗朱,下頦上真箇一根髭鬚也不曾生……」。(《拍案驚奇》)。

此外,還有「眾生」(牲畜)、「新人」(新娘)、「家長」(經理)等等。

二、存在少數民族詞語

擺,讀pai,動量詞,如:先擺(那一回)、去過二擺(去過兩次)。今布依族語、壯族語、侗族語均稱「次」為擺(Pai)。

斗,量詞,如:去過一斗(去過一次)、行二斗棋(下兩盤棋)。今壯族語、侗族語、布依族語均以「次」為斗(tau)。

個,潮陽音讀kai,同於普通話的結構助詞「的」。

還有唔(不的意思)、啱(剛好、正好、準確)等等。

三、特殊的外來詞語

媽搭,為馬來語警察之意,引申為逮捕。

亞鉛,馬來語ayan的音譯,意為鐵絲、鉛線。

還有動角(手杖)、五腳砌(騎樓下的人行道)、朱律(雪茄)、「活達力」(活躍、有活力)、枝羅(千瓦)、背氏(軸承座)、士巴拿(板手)、羅喱(汽車)、司綠(蟲膠)、咕啤(咖啡)、目頭(商標)、花士令(凡士林)等等。